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1世纪初亚太地缘政治变局与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印加速崛起的牵动下,亚太经济实力不断上扬,发展前景看好,正在成长为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亚太崛起与中国崛起同步,并互为依托,既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地缘战略机遇,也给中国带来了诸多地缘战略挑战。中国应在充分考虑亚太崛起对中国战略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制定21世纪地缘战略,在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及坚持和平发展战略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各种地缘战略挑战,以保障中国实现战略崛起。  相似文献   

2.
垄断资本走向全球化阶段后便逐步孕育了国际货币权力,国际货币权力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历史产物.进入新世纪以来,欧元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使美元全球性货币权力难以为继,争夺国际货币权力成为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的主要原因.美元、欧元和人民币这三大货币权力板块之间的两条夹缝成为地缘政治冲突的重灾区,国际货币权力的走向成为未来地缘政治冲突乃至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转型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3.
自冷战结束以来,在快速而深刻的全球化背景下,随世界政治结构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调整,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关系发生重大改变,表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新特征。全球化打破了以往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的地缘政治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同时,国家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依赖日渐加深,地缘政治的全球整体性进一步加强,世界地缘政治面貌展现出新的姿态。  相似文献   

4.
西方地缘政治思想的百年演进包括早期发展和多样化复苏两个阶段。其演进状况启示中国的地缘战略必须具有全球观念和立体观念的宽广视野,把目标定位于维护安全、促进合作与增进公益,把科技力的提高作为根本保障,把亚太地区作为关注的首要区域,并坚持陆海兼顾、各有侧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西方地缘政治思想的百年演进包括早期发展和多样化复苏两个阶段,其演进状况启示中国的地缘战略必须具有全球观念和立体观念的宽广视野,把目标定位于维护安全、促进合作与增进公益,把科技力的提高作为根本保障,把亚太地区作为关注的首要区域,并坚持陆海兼顾、各有侧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30年代毛泽东对中国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研究和80年代邓小平、江泽民等对国际关系与形势的分析表明,我国领导人重视从地缘政治角度探索国际关系与世界战略问题.近年来,国际政治学界出版了一些关于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的论著,由于未明确界定"地缘政治"之概念,导致人们对其理解不一,在此谨对地缘政治之含义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及其对华地缘政治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对华政策时好时坏,曲折多变,具有友好与敌对兼备的两面性特征。这种矛盾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对华地缘政治观念。坚持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的人认为,中国是一支可能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强大的地缘政治力量,而坚持对中国采取接触政策的人则认为,应立足于全球战略均势和亚太安全结构以积极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与陆地地缘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一个陆地国家,尽管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海洋地缘政治从来就不是政府要考虑的事情。原因也不难理解,那就是中国从来就没有计划要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只有一个国家要成为海洋国家的时候,海洋地缘政治才会变得重要起来。而中国要成为海洋国家,只是近来的事情。尽管中国不可避免也必须成为海洋国家,但从海洋国家的历史看,这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目前这个阶段,有两个相关的问题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第一,中国要成为海洋国家,首先必须培养海洋意识。海洋国家首先是一种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中国数千年里是陆地国家,具有浓厚的陆地意识和陆地文化,要培养一种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需要艰苦的努力。第二,这种新的海洋意识和文化的需要并不是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没有为人们提供符合现实和理论需要的地缘政治概念,根本原因在于对地缘政治的本质界定不清。把地缘政治定性为理论或分析方法之类的解释,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地缘政治理论建设。认识地缘政治的本质必须站在物质层面,从地理环境与人类政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现实关系去探究。剖析地缘政治的根本属性,会发现它具有鲜明的空间性和竞争性本质,它是政治行为体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控制和利用,来实现以权力、利益、安全为核心的特定权利,并借助地理环境展开相互竞争的过程及其形成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任何国家都存在于特定具体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地缘政治因素始终作用于一国的对外政策。就中国而言,冷战后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美国对华地缘战略的调整以及中国独有的地理条件都在深刻影响着本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1991年7月华约解散,但作为与其对峙的组织北约在冷战后多次东扩。其目的就是极力削弱俄罗斯。它是“冷和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美国对俄罗斯发动的地缘政治中的“冷攻势”,它将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及俄罗斯的地缘战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俄将推行新的地缘战略来减轻其后果。  相似文献   

12.
地理因素是影响一个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由此产生的地缘政治斗争成为国际关系的永恒主题。面向新世纪,全球性的地缘政治竞争与合作已经展开,给各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美国正以各种方式遏制或试图遏制中国,使中国地缘政治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前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从宏观地域分布角度来看,冷战后主要集中于“破碎地带”,其中伊拉克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的中心。从微观地缘特征来看,国际恐怖活动的一些环节往往有较强的环境选择倾向。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和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方面,恐怖主义虽然没有改变总体战略格局,但改变了美国的安全战略,促进了大国关系的调整。恐怖主义活动和国际反恐斗争也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其中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的核心部位,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特征。这一属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朝鲜半岛如今的分裂状态,也使得周边大国都十分关注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并密切关注着朝鲜半岛统一问题。因此,影响统一的因素相当复杂,而寻求实现统一就必须同其地缘政治命运抗争。  相似文献   

15.
自2 0 0 2年1 2月1 2日朝鲜宣布重新启动核计划,朝鲜半岛问题再一次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东北亚各国的困惑和担忧。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一、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价值自1 9世纪中期以后,由于朝鲜半岛所凸显的独特地缘政治属性,便成为东北亚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朝鲜半岛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介于中、俄、日三大国之间。从全球角度看,朝鲜半岛是北太平洋最有战略价值的地区。朝鲜半岛地处大陆与海洋的交接部位,作为由大陆向海洋延伸、过渡的特殊地理部分,具有独特而显著的地缘战略特征。按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学界,地缘政治可谓是一个热门话题,各种论说让人应接不暇,但深层的学理探究似乎远不能胜任地缘政治理论建设的客观需要。因此,当我读到时事出版社以“专家纵论”专题推出的陆俊元教授的专著《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一书时,即深深地为其丰富的理论含量、积极的创新和精湛的阐论所吸引。全书立意新颖,逻辑严谨,述论有据。从地缘政治的根本性质、内在规律,到地缘政治的形态与结构,作者对地缘政治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积极而审慎的思考与探索。全书主线突出,前后环环相扣,读来引人人胜。书中关于地缘政治的界定、对地缘政治规律的分析以及对地缘政治研究方法的创新等重要篇章,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所创造的地缘政治神话直接塑造了特定社群对其他国家形象的想象,深刻影响国家认同、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在后现代的军事—工业—媒体—娱乐网络中,大众文化产品一方面向民众传播政治精英的地缘政治想象,另一方面向决策层反馈流行话语中的大众地缘政治想象。大众文化产品塑造他者的方式具有多元性,其他者形象的生成机制可以理论化为非人化、奇观化和性别化三种模式。与之相应,西方娱乐工业往往依赖一些固定模板,批量生产类型化的他者,以维持自我身份叙事的稳定性。其传播过程则具有隐蔽性,往往不会立时得到地缘政治对手的回应,遂成为西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手。今天的大众地缘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仍以西方为中心,西方流行文化的全球传播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隐蔽地对外传播深藏于其中的地缘政治想象。因而,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大众文化的地缘政治功能,重视大众文化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8.
地缘与人类文明联系紧密,陆基机制孕育了农耕文明,出海机制催生了海洋文明。中国“出海”内驱力失却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封闭性及地缘政治的习惯作用等,而出海机制的成功构建是中国未来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外高加索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而且蕴藏有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9.11"事件后,美国携北约进入该区域,俄美两国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争夺加剧,其背后不乏出于控制里海能源和管道走向的战略考量。俄罗斯力求维持传统优势,力图获得对关键能源设施的控制权;美国则竭力重塑地区能源格局,将能源问题与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和地缘政治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试图打破俄罗斯对中亚能源的垄断。俄美两国针对外高加索地区的能源政策,以及两国间围绕油气运输路线所展开的外交博弈,表明俄美"管道外交"受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与战略利益的驱使,必将对该地区形势、俄与美欧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 ,欧亚大陆依然是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中央舞台 ,并且还出现了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新态势”。欧亚大陆内部的地缘政治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形成了新的地缘政治组合体 ;美国仍然把欧亚大陆视为全球战略的重要地区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欧亚地缘格局中 ,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战略选择。这种新态势所形成的各种力量的互动 ,反过来又直接影响未来的世界地缘政治格局 ,因此 ,准确把握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变动的新态势 ,是中国驾驭未来、振兴自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