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在交警行政执法过程中,对"电子警察"执法和"交通协管员"贴罚单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对此,在"电子警察"执法过程中,应制定"电子警察"的证据标准,改进和完善告知制度,建立健全申述制度,完善交通违法信息查询机制,扩大"电子警察"执法处理点范围,制定规范的"电子警察"数据纠正制度,对交通技术监控执法主体、交通违法信息的采集、录入、处理程序等给予明确规定,并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安装点公开告知,科学设置.在完善"交通协管员贴罚单"上,关健是要在提高交通协管员的业务素质上下大工夫.  相似文献   

2.
日益增长的汽车数量与交管部门执法警力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电子警察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有效的化解了这一矛盾.然而,电子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却出现了有执法权主体不执法,无执法权主体乱执法,隐蔽执法、违法、违规执法等情况.文章从电子警察测速的执法特征入手,分析交管部门执法过程中不合法、不合理执法的成因,结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法规从执法层面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促进交管部门规范执法.  相似文献   

3.
交通违法处罚的目的是通过处罚的手段达到更有序的状态,作为行政处罚中的一种,应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违法处罚应符合《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无论现场执法还是非现场执法,其处罚程序均要公正、公开,并体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依靠“电子警察”执法有利有弊。应区分行政处罚的手段与目的,人机结合,杜绝以罚代管。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既是行政执法机关,同时也被赋予刑事侦查职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为行政证据司法化提供了依据,同时也给公安机关执法取证工作提出了挑战。实践中,因公安机关采用不当手段或违反法定程序非法取证,导致可能转化为刑事证据的行政证据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因此,需要以规范公安机关执法取证行为为基点,提升行政证据司法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规范森林公安机关对林地案件统一执法,提高执法办案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一套标准、规范、高效、合法的林地案件现场勘查证据采集软件及信息系统,已成为规范化执法的必然要求。林地案件现场勘查软件的开发应用,能够更高效、精确地为执法办案提供优化服务和信息化数据支撑,同时为林区治安管控提供基础数据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健全,人民群众对规范执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自新的律师法实施后,更加顺畅了律师与犯罪嫌疑人的会见渠道,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借助律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律师获取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证据会比以前更多,这给审讯与证据固定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面对挑战刑侦工作要拓展求证途径,要注重从情报信息入手,从七个方面寻找犯罪证据突破口供。  相似文献   

7.
治安部门的现场执法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治安行政管理行为。行政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得治安管理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对证据的收集、确认、使用不像刑侦部门那样规范。对于广大民警来说,需要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和学习证据方面的法律法规,靠证据说话,否则会授人以柄。治安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给以行政(治安)处罚,而处罚的核心就是要用证据证明案件的事实,并以此作为处罚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安部提出"证据战"的要求之一,是用最严格的规范办理命案。命案侦查取证是分析命案案情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是判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只有做好命案的侦查取证工作,才能为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才能实现"多破案、快破案、办好案"的目标。转变"以侦查为中心"为"以审判为中心"的执法理念,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命案侦查取证工作,是实现"多破案、快破案、办好案"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9.
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是公正执法的前提条件,科学证明是准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本途径.公安机关是间接地通过各种证据材料来认定案件事实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刑事执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更加强调证据裁判和直接言词原则,对侦查取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公安机关近年来发现、获取、解读刑事证据的能力逐渐提高,取证的规范化程度也有较大提升,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公安机关应将刑事案件的证据审查纳入执法管理范畴,尽快制定、完善刑事证据收集工作指引,建立以办案部门主责的证据审查责任制,充分发挥法制、预审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新型侦检关系和侦辩关系,从执法源头和办案过程的不同环节强化证据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用作定案根据的证据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有效提升刑事办案质量。  相似文献   

11.
据现有材料,不能排除公安机关在佘案办理中存在严重侵权行为。公安执法工作中侵犯人权的问题屡屡发生,有执法思想偏离本源、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执法定势难以纠正、执法监督存在缺位等原因。公安执法要加强人权保障,必须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形成合理的执法观念,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更新执法思维、行为模式,切实加强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12.
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执法犯法、执法权力滥用和执法腐败等现象,引发人们对警察执法的极大关注.这不仅对警民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而且还引发了人们对警察的信任危机和对法律的信仰危机.因此,必须加强对警察执法的约束.法律控制和道德约束是保证警察依法执法和公正执法的两个重要维度.就伦理维度而言,我们可以通过注重警察个体道德修养、加强警察伦理制度建设、改革警察道德教育模式、完善警察道德评价机制、实行警察道德激励机制、健全警察道德监督机制、优化警察执法道德环境等途径,来实现对警察执法的道德制约.  相似文献   

13.
执勤执法用语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执法形象和执法效果。针对不同执法环节,建立刚性的执勤执法用语的模式规范,是把规范执法具象化的有效方法,是提高人民警察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效途径,但如果模式规范制定得不科学、不合理,反而会给民警执法带来困扰。在制定执勤执法用语的模式规范时,必须遵循效率原则、易表达原则、易理解原则及互动原则。  相似文献   

14.
论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侵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案件的多发,不仅使正常的警务执法活动受到干扰,更危及到法律的尊严。现有的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障体系,特别是其法律保障亟待加强。构建系统、明晰的警察职权保障的法律体系,完善警察职务防卫权的立法,对侵犯警察执法权益的行为加大制裁力度,是加强法律保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警察执法的精髓是以国家强力抑制罪恶,保护人追求公平、正义的天性。警察面对家暴无从下手的原因在于:警察对介入家暴的执法理念不明确,机构设置与现实需要有差距,缺乏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正确的理念才能产生正确的理论,以指导正确的实践,做正确的事,乃实现"和谐"最简便的途径。应思考警察执法行为的限度,有明确的执法理念,设置相应的机构,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这是警察干预家暴的必要保障,也是支撑这项警务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6.
警察格斗是警察在执法战斗中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它既属于警察体育的范畴,又属于警察技能应用学科。警察格斗技能的提高,是建立在格斗教学基础之上的,只有紧密结合社会治安状况、公安工作发展方向,警察格斗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为公安执法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7.
警察拥有广泛的执法权,警察执法行为的使用是否正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危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对警察执法的制约,防止警察执法权力滥用及执法不公和执法腐败等现象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道德约束作为一种重要的权力制约方式,是对警察执法进行制约的最后一道防线。进一步完善警察权力的道德约束机制,不仅能够弥补法律调整的不足,而且对于警察在执法中真正做到依法执法和公正执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大量的数据研究和对一线民警的实际调查来看,公安机关在处置非暴力违法犯罪过程中,容易发生袭警的是盗窃、吸贩毒、抢夺等案件。有效处置非暴力违法犯罪嫌疑人,需制定全国统一的、有法律强制力的装备配置、执法语言和执法动作方面的具体规范;加强警察执法枫关法律的普法教育;切实保障各项警务技能训练;研制和配备强有力的非杀伤性警械,并进行严格训练。  相似文献   

19.
新的历史时期,公安边防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新形势、新任务给公安边防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当前公安边防派出所整体执法水平与公安边防工作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针对面临的主要问题,公安边防部门应认清形势,解决问题,做好新形势下边防派出所的执法执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警察执法战斗是以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过程。信息战已经成为一种作战样式应用于具体执法战斗中。研究警察执法战斗领域的信息战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信息战的概念及其特征,其次要明确其在战斗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信息战作战能力的措施有:确立信息工作发展目标;明确信息内容,使警察作战指挥及文书规范化;建立信息工作系统;加强警员信息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