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书写党的历史的前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表现在一直能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对待自己的历史,能客观认识、叙述和评价自己的历史进程,坚信自己历史方向、历史使命的正确性,坚持弘扬自己一贯的奋斗精神,充分肯定自己的历史成就、历史价值,不断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勇于善于修正自己的历史错误,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充分体现了这种历史自信,是党的高度历史自觉产生的历史成果,既是严谨的历史篇章,也是鼓舞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以更高的历史自觉与更大的历史勇气开创未来的政治纲领。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19,(4)
培养历史思维,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善于向历史学习,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无论是对民族、国家、政党还是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必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高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真正从学习历史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精神营养。学习和运用历史思维关键在于担当实干,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吸取历史智慧,进而抓住历史机遇,强化历史担当,作出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一项重要的精神密码就在于始终坚持并不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从内涵实质来看,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主要由坚持历史自觉的朝气、坚持践行真理的志气、坚持敢于斗争的骨气和坚持人民中心的底气四方面构成。党先后制定的三个历史决议,通过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探索历史规律、在顺应历史趋势中捕捉历史机遇、在澄清历史选择中实现历史使命等主题,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历史主动精神的百年历程。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需要以历史意识为根本涵养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规律为遵循深化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总结为方法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自信为导向升华历史主动精神,从而更好地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历史传统和独特政治优势。党在百年奋斗中淬炼的历史主动精神,其形成与发展具有严密的逻辑,是理论逻辑、政治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体。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过程中,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牢牢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和趋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赢得历史主动,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征程上必须继续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坚定的历史自信、强烈的历史担当,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和掌握历史主动中继续伟大的历史创造。  相似文献   

5.
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认识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并没有消解其客观性,历史认识主观性是获得客观的历史认识的重要条件。历史认识具有主观性,但主观性并不等于主观随意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尤其是认识主体的形上观念并不一定会消融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是从事历史认识活动的先决条件,客观的历史认识只有在正确的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6.
由于当代和历史的共通性与共同性、内在联系、历史会影响当代以及当代也会变为历史等诸多原因,可以认为“当代即历史”或“任何当代都是历史”。为此,在当代行政学、扩展了的公共管理学研究中,有必要纳入历史研究路径,发展系统的历史行政学、历史公共管理学子学科。发展历史行政学等,既是发展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和世界意义上的中国公共管理学派的需要,是发展中国当代公共管理文明和治理文明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的需要。历史行政学等对历史的研究维度有作为资料的历史、方法的历史、透镜的历史、对照的历史、参考的历史、当代因素的历史、文明延续的历史和超越对象的历史等多个维度;并且需要从研究团队、教学教材和学生培养体系以及学术共同体等基本路径入手。但是,历史行政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绝不能简单复古,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且超越历史,必须坚持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必须坚持久久为功及切忌一哄而上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彰显了我们党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是增强"四个自信"的思想武器,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重要遵循,是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的最新教材。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至此,我们党百年历史中形成了三个《历史决议》,它们虽然诞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但都对我们党所处历史阶段有着正确的认识,总结出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三个《历史决议》不难发现,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体现出三大逻辑: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逻辑、运用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总结历史经验的理论逻辑、推进伟大事业中总结历史经验的实践逻辑.通过从三个《历史决议》中把握百年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三大逻辑,不仅能够使我们深入认识和理解党的百年历史,更能够使我们运用百年党史经验推进新征程上伟大实践夺取更大胜利.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延续的精神纽带,青年健康成长的人生指南。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民族,都注重青年的历史教育。但是,当前否定、歪曲历史,历史娱乐化,以及对历史教育的忽视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青年历史教育。为此,应加强青年历史教育,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牢记历史教训,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10.
历史意识是人们自我意识觉醒、自我认知深化的体现,对夯实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创新发展的根基、拓展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是历史意识的根本,历史情感、历史智慧汲取意识和历史批判意识是历史意识的现实表征。推动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需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核心指导地位,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培育历史情感,增强历史智慧汲取和历史批判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课题。运用演绎的方法,辨析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分歧,界定了"历史"的含义,区分了历史决定论与自然决定论,指出了历史决定论是将一般决定论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承认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就是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唯物性、辩证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那么,历史虚无主义则意味着,传统历史哲学所悬设的历史的终极目标的失落,进而是历史哲学被历史编纂学所取代。在历史编纂学兴盛的今天,唯物史观也被部分学者误解为旧的历史哲学而加以拒斥。这就引起了当前中国语境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运动。本文在梳理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以2014年梁柱与杨天石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几个回合的争论为切入点,重新反思了"何谓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以期为当前轰轰烈烈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厚植历史自信,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历史自信”重要命题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方位开创新的历史伟业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包括我们党对历史出场、历史成就、奋斗精神、历史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历史方向等方面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四个自信”,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巩固人民对党的拥护和支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  相似文献   

14.
胡越 《重庆行政》2019,20(1):94-95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5.
康有为的历史哲学思想不仅包括其独树一帜的公羊三世说和大同社会的历史理想 ,也具有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共性思想即历史变易论和古今之辨的历史发展观 ,其历史哲学思想在中国近代历史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康有为思维体系中的主流思想内衍生出的历史哲学成份 ,分析康有为的历史哲学思想的内容、特色和历史地位 ,并试图以此为一侧面展示出中国近代历史哲学思想的变易进化性、鲜明时代性、中西融合性和继承发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海登·怀特从语言层面质疑传统的历史再现论,他的理论对传统的历史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有力地挑战了传统的历史真实观念,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历史与语言的关联问题.他对历史真实性的挑战主要在三个方面:历史话语的虚构性,历史叙事的阐释性和评判历史再现标准的不稳定性.怀特并不否认历史叙事的真实性,但最终也没能解决历史再现中的真实性问题.他的理论为人们重新认识历史话语的性质提供了许多启示,也有助于文学叙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揭示历史素质的内涵出发,厘定历史素质的相关因素,指出历史素质是主体(人)经过教育和环境的,陶而形成的能够历史地对待客体的一系列品质、修养和能力,并对历史知识、历史意识、历史行为能力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从而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可供操作的历史素质系统。  相似文献   

18.
海登.怀特从语言层面质疑传统的历史再现论,他的理论对传统的历史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有力地挑战了传统的历史真实观念,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历史与语言的关联问题。他对历史真实性的挑战主要在三个方面:历史话语的虚构性,历史叙事的阐释性和评判历史再现标准的不稳定性。怀特并不否认历史叙事的真实性,但最终也没能解决历史再现中的真实性问题。他的理论为人们重新认识历史话语的性质提供了许多启示,也有助于文学叙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20,(1)
领导干部历史素养由历史观、历史知识、历史鉴识、历史经验等结构组成。在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多读经典史书,增长历史知识和历史鉴识;在正反对比中学习,正确看待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走过的道路;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来看,有关历史,涉及到四个重要问题:到底有没有客观的历史?到底有没有历史规律?历史有无意义?到底什么是历史?历史的真相就是人性的真相,它有它的客观性,当然不是绝对的客观性,而是渗透了主观性的客观性。历史有规律,但不是自然规律,而是自由的规律。历史学就是人学,研究历史就是研究人。人是怎么来的?怎么发展的?又要发展到哪里去?历史学的意义在这里。历史就是人,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是有历史的,而动物是没有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