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上的演讲在离开律师岗位两年半之后,能够有机会参与中国律师论坛这样大型而热烈的活动,和曾经的同仁们交流,非常高兴,也倍感荣幸。作为一名具有近18年执业律师经历的法官,借此机会我想谈谈对律师和法官职业关系的一些理解与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法官与律师,同属法律职业,同受法律教育,同操法律语言,同循法律思维,共同支撑着国家的司法大厦!以我的经验,绝大多数律师,希望所遇到的法官,学识渊博、刚正不阿;绝大多数法官,希望所遇到的律师,睿智敬业、明辨是非。这是律师与法官建立良性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法律职业者共同…  相似文献   

2.
新书推荐     
《检察风云》2011,(20):7
法官的修炼作者/田成有出版/中国法制出版社法官代表着正义,承载着一个国家成为法治国家的希望与理想。在绝望与希望,毁灭与重生,失败与成功之中,是参与者,更是建设者,要有所担当和贡献,共同寻找希望。引导民众对法律的信仰,培育民众对法律的信心,推动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柏峰在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季节里《,中国审判》带着广大读者的期盼和祝愿问世了,借此机会,我代表天津法院全体法官和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国审判》能够立足审判工作的现实需要,密切读者、编者与广大法官的联系,及时反映广大法官的呼声,不断提高办刊水平,使《中国审判》真正成为广大法官和社会各界喜爱的高质量、高品位的法律新闻期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值《中国审判》创刊之际,谨此表示热烈的祝贺!顺应科学发展之需,顺应依法治国之需,愿《中国审判》站在党和国家工作…  相似文献   

4.
父亲与法官     
正我的父亲为人诚实,工作起来很勤奋。他有一次向法官解释了为什么他希望免去他参加陪审团进行义务工作的原因。"法官大人,我的小食品杂货店是维持我妻子和8个孩子生活的惟一支柱。如果我来做陪审员,我就必须停业,这是我无法承受的。""琼斯先生,要是别人都像你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审判》2014,(7):37-38
从书法官职业12年了,我听到最多的一个称呼就是“刘法官”。当事人一句“法官”,虽然再普通不过,却常常让我觉得沉甸甸的,也让我不断地思考和反省:老百姓来到法院,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法官?基层法官每年都要审理三四百件案子,如何才能在每个案件中让当事人感受到公正、放心?  相似文献   

6.
一这套译丛是一个很长过程的积淀。我从 1 993年开始翻译波斯纳的著作 ,这就是1 994年出版的《法理学问题》。此后多年也读了他的不少著作 ,但是这位作者的写作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因此至今没有或没有能力读完他的全部著作。但是自 96年起 ,鉴于中国的法学理论研究的视野狭窄和普遍缺乏社会科学 ,缺乏人文学科深度 ,也鉴于希望中国的法官了解外国法官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素养 ,我一直想编一部两卷本的《波斯纳文选》。在这种想法指导下 ,也为了精读 ,我陆陆续续选译了波斯纳法官的一些论文和许多著作中的一些章节 ,包括《超越…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法官。我的法官生涯迄今为止是8年。8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重要的是,在这8年中,我亲历着中国法治的进程。为此,我付出了我的青春、热情.智慧和心血,我得到的是平和、宽容、阅历和悲悯。每一天,都要面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每一天,都会看到人性的丑恶与善良。常常是在为审结一起案件而欣慰的同时,又陷入法理与情理的纠缠之中——那种莫可名状的心痛,那种无可奈何的惆怅。总是在想:法律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法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作为法官,我除了选择法律,似乎别无选择;倘若有一天,我不再是法官,我会选择什么?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创办的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经过近两年的筹备,现在开学了。我代表国家教育委员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需要,加速培训既有较高的理论和法律专业知识水平,又有较强的审判工作能力的高级法官及其后备人才,经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创办了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法治进程的向前推进和法官地位的日益隆起,法官这一职业已开始被社会重新定位和审视。作为纠纷的最后解决者,法官有其与众不同的价值,并由此成为司法公正的载体,所以,社会希望法官具有高于常人的道德和情操,希望法官有过人的自律意识也成为必然。然而在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没有改革之前,在司法公正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仅仅要求法官出于内心的道德操守自律,难道不是近似于苛求吗?  法官也是世俗中人,不可能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这个商品价值观念已经无孔不入的时代,独独要求法官出淤泥而不染,到头来只能是一句空洞…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枪决前的愿望法官:“你就要被枪决了,最后还有什么愿望?”犯人:“我希望穿上一件防弹背心。”80岁的小偷法官:“被告,您干的这件事简直令我们难以置信,您怎么会在80岁高龄的时候去偷别人的汽车呢?”被告:“法官先生,您当然无从了解,在我年轻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汽车呀!”拒不交代在法庭上,法官在审问窃贼:“你老实交代,你是怎么打开那个保险柜的?”“这可不能告诉您,法官先生,”窃贼说,“因为本庭上在座的说不定就有想吃我这碗饭的。”诚实的贼“你声明你偷东西是因为你快要饿死了,”法官问小偷,“那么你为什么不拿吃的,却偷光了钱柜呢?”“因…  相似文献   

11.
黄晓云 《中国审判》2012,(10):12-14
有这样一群法官,她们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路上,还用慈母般的爱心,让一个个失足少年迷途知返,让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看到希望。她们就是孩子们的"法官妈妈"。法庭上的成年礼"挽救一个失足的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无数幸福的家庭才能构成和谐社会。给未来增加一份光明,是我神圣  相似文献   

12.
首先,我代表法官学院的兼职教授,也代表北京大学法 学院衷心祝贺国家法官学院成立五周年。 几年前,当法官学院准备或刚刚成立的时候,北京地区的法学教育界似乎有一些误解和非议,似乎是法官学院也要办本科教育,要同法学院争夺生源,要瓜分教育市场。甚至当时我也有这样的怀疑。如今五年过去了,误解多少已经化解,非议也逐渐远去。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仍然存在:法官学院应当如何办?什么是法官学院的特色?今天的中国是市场经济的社会,教育虽然还没有完全但也已日益产业化了,因此,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没有自己的产品优势,就很难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 如果从中国文革后正式恢复法学教育起算,已经25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国有知识产权保护?""2001年,我通过最高法院组织的选拔考试、雅思考试和伦敦大学的面试,获得了去英国留学的难得机会。初见教知识产权法的教授,当得知我是一名从事知识产权审判的中国法官时,教授有些不以为然,耸了耸肩,无奈地摇摇头对我这样说。""那一刻,我的心被刺痛了。那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我,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体,在中国百姓面前,我代表着国家司法机关,代表着公平和正义,在外国人面前,我代表着中国司法的尊严和中国法官的形象。"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姜颖,优雅谦和、睿智知性。2012年3月28日上午,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玉臻读了第一、二期《中国审判》,感到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读性,宗旨明确、文风纯正、栏目新颖、内容丰富。希望更加关注现实、追趋时代、创新理念、面向未来,在当代众多的政治法律类期刊中独树一帜。★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维山《中国审判》的创刊,是人民法院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标志着中国法院在繁荣法院文化、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代表全区各族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中国审判》立足国情,着眼全局,关注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法院建设,创出风格,办出特色,作…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一位法官朋友进行了一个长时间的通话.虽然,我和他的谈话是从"祝贺"开始的(我刚从朋友处得知,他新近得了个宝贝儿子),但是,我给他打电话的主要目的是,想听一听,他作为一个法官,对中国目前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有什么看法.也不知道怎么地,聊着聊着,就偏离了主题,居然聊到了他今后的打算.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最近提出法官要有‘平民意识’,很受启发和教育。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法官绝不能高高在上,而应俯下身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最基层去,了解老百姓的司法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希望大家在工作中真正树立‘平民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尽力为当事人服务,切实对当事人负责,虚心接受当事人的监督,努力让当事人满意,以展示汉江法院法官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7.
黑丁 《法庭内外》2007,(11):13-17
2007年8月30日,坐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被告人席上的吴功阳真诚地向法官表白说:“我感到自己确实是犯法了,给国家、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我认罪,希望自己良心上得到一定的宽慰。我愿意接受法律的惩处,但希望能够得到轻判。”  相似文献   

18.
韩勇 《山东审判》2001,(2):42-48
四、关于我国法官制度改革的设想 建立符合审判工作规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官管理模式,造就一支体现专业化要求的高素质法官队伍,不仅是我国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根据我国情和目前我国法官制度的现状,借鉴西方法治国家法官制度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法官制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编者接:本文是一本书的精彩节选。作为第一位为美国联邦法官做助理的中国人,本书作者乔钢良先生以亲身经历亲切地叙述了法官助理工作,深入分析了联邦法官曾审理过的一些极富争议的案件,使他担任法官助理的经历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对案件的叙述引人入胜且富有启迪。每一个案件都生动地展现了美国司法和法律教育制度的独特之处。为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教授默顿·米勒教授为乔钢良的书作序,并给予极高评价。他说:“西方社会以法治国来解决争议和防止争端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我希望类似钢良这本书的读物能加…  相似文献   

20.
英国司法制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彬 《山东审判》2003,19(2):91-93
“中英联合培养中国青年法官”项目由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与英国政府合作,面向全国法院系统选拔青年法官赴英国伦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攻读法律硕士学位的学习,该项目共分五批,自1998年至2002年每年选派六名法官,目的是加强中英司法交流,培养中国的青年法官。经过层层选拔考试,作为来自山东省法院系统的代表,我有幸成为这一项目第四批中国青年法官中的一员,与其他五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官一起,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