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用缺乏已危及社会生活秩序和金融安全等众多方面.处于转型阶段的我国,在市场上出现大量的经济失信行为和现象,严重限制了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使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加大,效率降低.失信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快、更有效地改善市场信用环境,各地工商部门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积极实践,尤其是在加强信用公示、制裁失信行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构建文明交通信用体系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交通出行行为与信用关联,能够有力约束交通参与人行为并提升其素质,创建文明交通环境。因历史的原因,我国文明交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与试点阶段,并未全方位地开展。文明交通信用体系建设需坚持法治化、标准化、审慎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失信主体、失信标准、失信信息、联合惩戒等内容的明确则是该体系建设和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信用的经济价值与我国失信惩罚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一直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项突出问题,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完善的惩戒机制是保证社会信用体系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借鉴美国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的经验,当下我国需要在六个方面制定和推行使"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收益"的惩治制度,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核心机制,失信联合惩戒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功能,对于营造诚信的社会经济环境意义重大。实证分析显示,囿于全国性法律的暂时缺失,地方立法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出现对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本身的规制缺位、失信行为的种类划分标准参差不齐、失信主体的救济措施缺失以及失信联合惩戒体系互异等现实难题。对此,应当以合法原则、后果与行为相当、必要限度以及责任自负为基本遵循,通过明确区分标准,将失信行为分门别类,完善立法设计,建立失信主体救济机制以及加强法律控制,对相关法律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推进社会信用法律出台,构建统一的失信联合惩戒体系等举措,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推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以来持续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2014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2016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2018年6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应用导向、立法先行,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李克强总理强调,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让失信者在全社会寸步难行;要加快建设重点民生领域的网上信用体系,用好"互联网+"平台,更大增进群众福祉。2018年1月10日,《青岛市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实施意见》印发实施,在城市管理领域引入信用监管制度,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通过半年多来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2018年7月9日至10日,青岛市2018年城市管理领域第一批一般失信行为25人名单,先后在青岛电视台、青岛早报、青岛都市报和青岛日报等当地主流媒体公布。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15)
正近年来,在越来越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环境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公众对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满意度有了提升,中国社会的整体信用环境也在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政府、人际、企业三大信用领域受到了公众的最广泛关注。如今,一个个"老赖"被曝了光,一家家不诚信的企业受到了重罚,严厉的惩戒真的来了,你还敢失信吗?  相似文献   

7.
一、为政以信:社会信用的基石 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基.个人失信,害在数人;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而政府缺乏信用,则德治难行,权威不立.因此,打造"信用政府"则是构建信用中国的关键.政府失信,对整个社会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极大.现今的信用危机与一些政府行为的失范有密切关系,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要从政府做起.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以技术创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22)
<正>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机制。当下,联合奖惩在行动,各地直面"执行难","2017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本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77.8分,比上年增长了3.7分,虽然有所进步,但在企业信用、人际信用等方面,仍有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诸多问题待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枫 《小康》2011,(8):61-63
这个夏天,公众频频被与失信有关的事件刺痛神经。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刊采访的业内人士、学者、律师给出了各方说法和疑问  相似文献   

11.
失信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抓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失信惩戒措施有被滥用的趋势。信用有边界、失信惩戒制度的适用也有边界。为此,应将失信惩戒进一步法治化,通过立法、司法、执法活动厘清其制度边界,有效遏制信用惩戒泛化的乱象,使失信惩戒机制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社会信用危机事件,反映了我们社会信用秩序正在发生畸变,主要表现是:在政治领域,权威信用弱化;在经济领域,市场失信泛滥;在生活领域,人际信任淡薄.重塑社会信用,成为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9日,在吉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吉林省社会信用条例(草案)》正式进入一审。"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营商环境,制定信用条例十分必要。"常委会委员赵暘认为,虽然近年来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信息采集和使用不规范,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失信惩戒执行难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当前我省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安徽"建设是富民强省、增创我省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培养市场主体良好的信用意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信用立法和失信惩罚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发展等都是打造"信用安徽"的重要途径.故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征信服务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快建立并完善我省企业信用数据库,同时鼓励和推动商业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调研背景】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以技术创新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和总结杭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陈玉光 《桂海论丛》2002,18(4):38-40
信用危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陷阱,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期道德上的缺位、信用观念的弱化和信用体系的残缺、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及我们对各种严重失信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所造成的.欲使中国经济走出信用危机的陷阱,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二要加强对企业或法人经济行为的道德监察和监督;三要尽快建立起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制度约束失信行为;四要健全立法,严肃执法,强化对各种经济败德行为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加大对婚姻登记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快推进婚姻登记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民政部等31个部门签署《关于对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  相似文献   

18.
<正>杭政办函[2015]6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社会法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5年5月20日杭州市社会法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管理办法为加快推进“信用杭州”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得益、失信受限”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  相似文献   

19.
完善信用体系立法能够保障诚信褒奖拥有制度指引,失信惩戒有法可依,但推动信用体系立法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20.
正宁政发[2016]7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精神,推进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就我区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工作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