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领导人在位的时候,总是容易听到赞扬的。  首先,从权力的作用本身来看,领导者容易得到赞扬。领导者 (俗称“官” )由于拥有了领导管理的权力,就居于主动的地位;被领导者相应则居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有权和无权所造成的主动和被动,在阶级社会中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特别在中国,君主专制源远流长,后来发展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恐怖地步。既然权力有如此大的作用,无权者就既畏惧权力、仇视权力,但又崇拜权力、渴望权力;在背后、在心里诅咒领导者和权力,但在公开场合、在领导者面前又往往不得不恭维领导、恭…  相似文献   

2.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权力是人们各项权利实现的保障。在代议制的条件下(我国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们的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两权分离的。弄清楚政治权力的两权分离问题,对于保持国家政权的人民性,对于选择合理的政治权力运行模式,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政治民主化是政治权力两权分离的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岁月中,被强行垄断了的国家权力形成了个人权威至上的专制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下,皇帝或国王是社会一切权力的最高主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人民大众没有任何政…  相似文献   

3.
官与厨     
江南尘 《奋斗》2001,(4):55-55
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以厨子出身而成大气候者。一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嬖臣易牙(一作狄牙,即雍巫),他是出名调味师,备受桓公信用。管仲死前说他“杀子适君”,违反人情,不可重用,齐桓公不听。两年后,齐桓公病,易牙与竖刁乘机作乱,阻塞宫门,杀群吏,驱逐太子,立公子无诡为君,致使齐桓公断食而死。这是从厨子起家最终坏了大事一例。  相似文献   

4.
上官桀;本是汉武帝时未央宫的厩令;到武帝临终时已经成为受遗诏的辅政大臣。考察其发迹的历史,却是缘于一件因祸得福的小事。 一次.武帝生病.病愈后发现未央官的御马瘦了许多,这位酷爱马而多疑的皇帝顿时大怒道:“厩令是不是以为我不再需要马了”,于是找来上官桀要重治其罪。上官桀狡辩道;“听说皇上龙体不安,臣日夜忧惧,哪里还有心思喂养御马呢?现在皇上龙体大安,臣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言未毕巳泣不成声。武帝见状,怒气顿消,认为其忠心可嘉,不仅不治其罪!反而格外器重,逐步把他从一个厩令提拔为骑都尉、太仆,直至受…  相似文献   

5.
土皇帝     
梅桑榆 《唯实》2002,(12):79-79
皇帝这种珍稀动物在中国已绝种近百年 ,然而有个芝麻绿豆大的官职 ,便占“土”称“帝”的人 ,而今却多如驴毛。这些称霸一方的人被百姓称之为“土皇帝”。土皇帝虽然官职大小不等 ,级别高低不一 ,但却皮毛有异而骨子里相同 ,那就是在他治下的土地上 ,处处模拟皇帝 ,寻找当皇帝的威风、当皇帝的快乐、当皇帝的感觉 ,过一把皇帝瘾。皇帝金口玉言 ,土皇帝也说一不二 ,谁若敢于披他的逆鳞 ,开口说一个“不”字 ,绝无好下场。皇帝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 ,他也可以想治谁就治谁。虽不能像皇帝那样“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 ,但大点的家伙可以命令公…  相似文献   

6.
“舅舅”做错了什么 正月剃头,要“死舅舅”;小孩戴两个帽子,死的也是“舅舅”;据说有些地方吃馒头扒馒头皮,舅舅还要遭殃。这不禁让人要问,“舅舅”到底做错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渴望“诤言”董治顺诤者,直言规谏之谓也;诤言者,率直规劝之谓也。据《说苑·臣术》解释:"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按这个解释,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善谏敢诤者,才称得上忠良之臣;二是,谏也罢,诤也罢,都...  相似文献   

8.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到底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对于该问题的辩证回答,能够为当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个突破口。中庸之道、忠孝之义、法治精神、兼容并蓄的崇学精神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要继承与发扬,而与之对应的左右摇摆、两边和稀泥的做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治国理政中的人治色彩及固步自封的自高自大心态都是要摒弃的糟粕。  相似文献   

9.
据《三国志》记载,曾任常山太守、荆州剌史等军政要职的胡质,为官清廉,死后“家无余财,惟有肠衣书箧而已”。其子胡威,官至徐州刺史,“有殊绩,历三郡守,所在有名”。晋武帝曾问胡威:你的清廉比你父亲如何?胡威回答说:“臣不如也。臣父清唯恐人知,臣清唯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相似文献   

10.
《大清稗史》载: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帝当堂做了两张“纸阄”——名日“生死阄”: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两字.刘墉抽到“生阄”便可活命,抽到“死阄”便被处斩。其实这两张“纸阄”写的都是“死”字,因此无论抽到哪张,都难逃一死。刘墉上前抽出一张“纸阄”,看也没看,  相似文献   

11.
梁衡 《新湘评论》2008,(10):53-55
中国古代有一句为政格言:“文死谏,武死战”。国家的稳定全赖文武官员各司其职.各守其责。神武之勇,战功卓著,名扬疆场者被尊为开国功臣、民族英雄,如韩信,如岳飞。敢说真话,为民请命,犯颜直诔者为诤谏之臣,如魏征,如海瑞。进入现代社会,讲民主,讲法制,但个人的政治操守仍然是从政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在共和国历史上兼武战之功、文谏之德于一身并惊天动地、彪炳史册的当数彭德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有一句为政格言:“文死谏,武死战。”国家的稳定全赖文武官员各司其职,各守其责。神武之勇,战功卓著.名扬疆场者被尊为开国功臣、民族英雄,如韩信、如岳飞。敢说真话,为民请命,犯颜直谏者为诤谏之臣,如魏征,如海瑞。进入现代社会,讲民主,讲法制,但个人的政治操守仍然是从政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在共和国历史上兼武战之功、文谏之德于一身并惊天动地、彪炳史册的当数彭德怀。  相似文献   

13.
陈强 《先锋队》2014,(3):24-25
把挂在墙上的“死”制度转化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活”机制,就是要靠思想政治工作。人们说起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与计划经济相联系,其实思想政治工作在市场经济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加强金融企业诚信建设过程中,把挂在墙上的“死”制度转化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活”机制,就要靠思想政治工作。由此可见,在建设诚信金融的道路上,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作。面对利益格局大调整、  相似文献   

14.
国防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客,能唤起一个民族“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民族气节。历史上备受外国列强侵略的中华民族,要想在当今世界立于不败之地,就理所当然地要不断强化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  相似文献   

15.
赵萌 《廉政瞭望》2013,(12):62-63
“孩子,你还记得你结过婚吗?”“不记得。”“你丈夫死了,你现在成了寡妇。”“要作多久寡妇,爸爸?”  相似文献   

16.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主观上“想不想”的问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思想上要想。要分析哪些思想必须解放,哪些观念需要转变。二是具体问题上“敢不敢”的问题。解放思想着重是要解决具体问题,这就不能怕这怕那,而要动真的,来实的。三是实际操作中“会不会”的问题。解放思想也有个“会不会”、“善于不善于”的问题,“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说明我们还不大会解放思想,时常进入误区。四是客观上“可不可”的问题。解放思想也取决于各方…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览》2006,(6):54-54
1958年1月,湖南湘乡与醴陵两县开展对口赛,相继推出“大跃进”的新举措。10月,醴陵县用瓷泥在山头上制作了一条鼓舞人心的大型标语。为此,湘乡县委常委研究决定,在东台山制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塔子山制造“苦战三年改变湘乡面貌”18个字的两幅大型标语,要求规模和气势都要大大超过醴陵,初定两个字按60米见方设计,并决定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主管此事。  相似文献   

18.
“死”,是人生最终的一幕布景,而又是无上的乐境;所以人们有的惧怕“它”,有的愿意和“它”亲吻。 如果要评判一个人的死价值是比泰山还重,或比鸿毛还轻,就要先明白他致死的原因,和濒死的情境。因为那是人格表现的终极。  相似文献   

19.
朱国男 《求贤》2011,(9):50-50
一般来说,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等死”的、“怕死”的、“找死”的。 “等死”的员工.天天过着“不迟到.不早退”的“九五”生活.等着发工资,等着退休。他们多半奉公守法.是企业的忠实支撑者。对待他们.要以“关怀”的方式.采取合理的态度。大部分的工作.实际上都要依赖他们来完成。如果没有这些为数较多的“等死”员工.就没有人执行例行性的事务。  相似文献   

20.
商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主持了秦国的变法,对社会进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变法与人才思想紧密相连,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靠立法解决选拔人才,是他人才思想的独到之处。商鞅提出假贤问题,他认为不少已获得“贤”的名望和地位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才,而是靠花言巧计迎合君主骗取得来的名望。他说:“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臣则以言事君。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做臣子的是按君主的喜好来为君主服务的。君主重视法治,那些端直的贤才就靠近他,君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