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天 《中国律师》2014,(12):27-27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黄金水道功能提出了增强干线航运能力、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合理布局过江通道等七方面要求。该《意见》的出炉标示着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进长江海事法治建设,提高国内海商海事法律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国际海事欺诈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海事欺诈由来已久,它与国际贸易和海洋运输几乎同样古老。随着贸易及航运的发展繁荣,海事欺诈也日益蔓延与猖獗。尤其是70 年代初期以来,海事欺诈案频频发生,其诈骗数额之巨,牵涉面之广,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障碍,对各国商业、航运、保险、金融行业构成了严重威胁。反欺诈已成为各国专家学者共同专注的难题。本文就国际海事欺诈的现状、危害及表现形式进行了详尽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海事欺诈的有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打造精品航运海事,实现陕西航运海事发展的新跨越。目前,陕西航运海事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需要清醒的认识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理清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明确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航运和外贸事业的发展,国内及涉外海事、海商案件日益增多。为及时审理这些案件,行使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1984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在沿海主要港口城市设立了海事法院。12年来,海事审判从初创开始走上了成熟与发展的道路,在审判实践中海事法院造就了一批懂法律、懂航运、懂外语的优秀法官。通过大量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审判经验。按法律的规定,海事审判的程序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但海事案件的当事人举证、质证、法院的调查取证与其他民事、经济案件相比,有其显著的特殊性。特别在当前庭审改革中,海事审判方式要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事法院审判在三十年的实践中促进中国海事海商法律不断发展完善,海事法院公正透明的司法审判不仅为中国航运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而且使中国逐渐成为亚太海事司法中心,赢得了全球的认同和赞誉.提出应进一步提升海事审判“软实力”,为建设海洋强国和经济腾飞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海事强制令是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是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特殊规定.它具有强制执行性、法定性和程序性等特点,与民事诉讼中的保全等程序有着联系,但它在解决航运中某些具体问题方面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研究海事强制令的独立属性及功能,明确它与保全制度的界线,发挥它在纠正违法和排除妨碍等方面的作用,并且坚持正当性程序的要求,是理解和适用、完善和发展海事强制令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贸易与航运形势低迷,产生了大量的海事海商纠纷,给海事审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6月25-26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海事法院院长工作座谈会,会议议题之一就是研讨海事审判工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与措施。会议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刘贵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组织保障:海事审判体系的健全 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渐渐打开,国际贸易和海上航运业随之迅速发展,海事海商纠纷亦日益增加,许多港口城市的人民法院开始审理海事海商案件,亦有很大一部分海事海商纠纷,通过港监进行行政调解。当时的纠纷解决模式比较滞后:普通人民法院的法官对航运实务不太了解,对航运外语、航海技术更谈不上专业,这样的司法实践,势必带来审判工作的诸多困难;港监作为航运业主管部门虽然有航运专业优势,但往往使得案件的处理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无法作为疏导海事海商纠纷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首先从诉讼管辖基础理论之角度对民事诉讼管辖和海事诉讼管辖的划分标准进行了评述,认为远期运费协议纠纷由海事法院管辖具备理论上的合理性;其次从比较法之角度考察了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法中对远期运费协议纠纷是否属于海事请求的认识,提出明确中国海事法院对远期运费协议等航运金融衍生品纠纷的管辖权具有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海事领域纠纷不可避免地增多,提高这类案件的审判质量与效率,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成为摆在大连海事法院面前的惟一选择。用公正取信于当事人一家韩国造船厂按照约定完成了俄罗斯某公司所属渔船的维修改造工作,但这艘渔船未支付任何费用便驶离该船厂。不久,当韩国企业得知渔船在大连港停靠时,便将俄罗斯公司起诉至大连海事法院。这起双方当事人均非本国的涉外海事案件,在我国审判实践中难得一见,能否受理?如何审理?检验着大连海事法院的司法水平。依据法律对管辖权的有关规定,大连…  相似文献   

11.
2014上海航运法治论坛围绕着自贸区航运政策、自贸区航运税收制度、无船承运业务监管、自贸区航运保险业发展的法治保障、自贸区仲裁规则以及自贸区海事纠纷的司法实践等问题深入讨论了航运法治问题,将国家的航运中心战略和自贸区战略结合起来,为创新航运政策、拓展中心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1月15日至16日,天津海事法院和天津市律师协会共同举办的“WTO与中国海商法律制度研讨会”在天津远洋宾馆拉开帷幕。研讨会邀请了上海海运学院院长和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天津海事法院院长;英国著名的冼基利律师事务所律师以及国内海商法专业律师作为主讲人,分别就加入WTO对我国进一步开放航运市场的要求和影响及我们的应对措施、提单法的新发展、信用证欺诈的特点及反欺诈的措施、巴拿马船舶登记和管理的法律制度、伦敦仲裁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的介绍、航运企业的资产重组与风险规避、中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讲解…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海事请求保全制度的概况和存在的法规脱节、操作性较弱等问题,指出作为民事财产保全措施的一种特殊形式,应形成自己特有的适应海运需要的海事请求保全特别法,提高立法层次,与航运国际公约及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是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法律,推动了中国航运和贸易的发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性.推进海商海事法律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是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运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大宗散货经过海上运输经常会发生短重,承运人对大宗散货发生5‰的短重是否免赔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并不相同,海事国际惯例在中国海事司法中认定与适用不一.分析出现这种适用不一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268条第2款的内涵进行正确解读,在中国海商法语境下将海事国际惯例作为法律渊源在司法实践中予以适用,是作为海洋大国和航运强国的中国充分尊重海事国际惯例的重要体现,也是积极发挥海事国际惯例解决海商事纠纷功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论述了在我国海域发生油污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其次,较详细阐述不同情况下对责任人船舶的扣押问题.本文对我国航运、海事司法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广州海事法院成立于1984年6月1日,是我国最早成立的6个海事法院之一,因地处经贸和航运经济高度发展的广东,其管辖地域范围之大、所受理的海事海商案件类型之广泛、当事人对海事司法服务要求之强烈,在全国海事法院中都极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刘怡如 《中国审判》2009,(10):44-45
为了更好地发挥法学研究和司法审判为宏观决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的作用,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良好法治环境,由上海海事法院、上海市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和上海市船东协会联合主办的“航运金融法律论坛”日前在上海海事法院召开,来自政府航运、金融主管部门、法院、海事仲裁、科研院校、航运单位的领导、专家、法官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各海事法院:为适应我国航运经济发展和海事审判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现对大连海事法院、武汉海事法院、北海海事法院管辖区域和案件范围作如下调整:一、大连海事法院的管辖区域范围:南自辽宁省与河北省的交界处、东至鸭绿江口的延伸海域和鸭绿江水域,其中包括黄海一部分、渤海一部分、海上岛屿,以及黑龙江省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与海相通可航水域、港口发生的海事、海商案件。二、武汉海事法院的管辖区…  相似文献   

20.
白河县地方海事处,以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理念铸写了海事事业的辉煌,赢得了省、市领导和全县人民的高度评价,先后被评为省、市航运海事系统"文明执法"先进单位和"最佳单位",及"文明地方海事处"、"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