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佚名 《新湘评论》2013,(18):51-51
一个姑娘和一个汉子成了家,姑娘的口味清淡,汉子无辣不欢。 姑娘常去父母家蹭饭吃。一天,姑娘的父亲做的菜成了些,母亲一声不响拿来水杯,夹了一筷子菜,将菜在清水里荡一下后再入口。忽然,姑娘从母亲细微的动作里领悟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彭学明 《学习导报》2014,(12):60-61
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出山村,乡亲们问我哪里去,北京城里看亲人。/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上北京,你要问我是哪来的客,湘西古丈种茶人。/桑木扁担轻又轻,千里送茶情意深,香茶献给毛主席,都说我是幸福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讲述的是湖南湘西古丈县几位茶农给毛主席寄茶叶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1958年清明节前。那时,漫山遍野的茶叶吐着新芽、泛着新绿,古丈县古阳镇思源桥村(原红星大队)的几位年轻的土家族茶农,也像春天的新茶发着新芽、漫着新绿。他们怀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的深厚感情,精心炒制了十斤一芽一叶的明前茶,湘西人叫社茶,寄给了毛主席,还特别在茶叶里夹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以表达土家族儿女对毛主席的爱。  相似文献   

3.
刘原 《廉政瞭望》2014,(3):80-80
有天我上班时,看见一个年轻姑娘面带老年痴呆症的神情,唇间似笑非笑,像落单的鬼魂般飘在人行道上。我心底忽然泛起了小小的涟漪,这种表情已经久违几十年了。当我年少的时候,姑娘们都喜欢学《窗外》里的江雁容,把自己搞得很梦游的样子.偶尔朱唇轻启.  相似文献   

4.
憧憬     
正那天很冷,为了完成手头工作,我比平时早一些到了办公室。不远处的柏油路上,如水的送花车辆和人流来回地穿梭着。一辆小四轮拐了进来,驾驶员是一位年龄不大的小伙儿,坐在拖斗里的是一位年纪更轻的姑娘。车子停下了,小伙麻利地跳了下来,快步来到拖斗前伸出双臂半迎半抱地将姑娘接了下来。两人相视一笑,走到台阶边上。因为天气很冷,姑娘轻跺着脚,小伙子微笑着拉过姑娘的手一边轻轻地搓着,一边轻声地对  相似文献   

5.
有一年,应邀去参加南涧彝族自治县的火把节。彝家姑娘特别爱花,她们头上插着,衣上、鞋上、挎包上绣着大朵大朵盛开的鲜花,每一位婀娜多姿的姑娘,都是丰姿绰约的一树花。成千上万个花一样漂亮的姑娘有说有笑地走在街上,那人头攒动的大街,就成了花潮汹涌的长河。我跟着南涧县图书馆专门陪伴我的韩露姑娘正要投身到这长河里漫游,忽听见月琴垮琮和节奏强烈、整齐的脚步声。韩露兴奋地说:"走,打歌去!""打歌是什么呀?"我问。"打歌是彝族传统的民间歌舞活动",韩露边解释,边拉着我加入到了彝家男女那欢歌狂舞的行列中。她  相似文献   

6.
似水流年昨日也曾有辉煌1954年2月7日,我出生在一个茅草苫顶、泥土做屋的农民家庭。在数着颗粒下锅吃饭的苦难岁月里,我渐渐地长大了。中学毕业后,我回乡参加生产。在农村,无论多么苦、多么累的活,我都抢着干。在严寒酷暑中、在泥里水里熔铸了我坚强的性格。乡亲们都夸我是庄稼院的好后生,并推举我担任生产队长。经过几年拼搏,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喜事成双,我又把一个漂亮的姑娘迎进家门,随着一双儿女的出世,小家庭荡漾着欢歌笑语,我无比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知道兵团,缘于上大学时读过的一本书。1995年,我在湖南湘潭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书,书上介绍一个美丽的上海姑娘来新疆旅游,迷路后得到一位兵团小伙的帮助。后来上海姑娘爱上了兵团小伙,并留在兵团幸福生活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因此成了我心驰神往的地方。通过书本、电视对新疆、对兵团的了解我越发觉自己迷恋  相似文献   

8.
退休后,我一直赋闲在家,对社区里的事情从来不闻不问。因为在我看来,社区里的事情都是一些大妈大婶们管的,很没意思。一天,我正在家里待着,忽然听到楼下吵吵嚷嚷的,从窗户探头。一看,只见一堆人围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姐,正在那儿讨论着什么。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姐就是我们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文琴。  相似文献   

9.
那一盏灯     
毛磊 《党建文汇》2008,(1):51-51
35岁时,医生说,车祸导致我颅腔内的淤血压迫视神经失明,如果血肿消除,就可以恢复视力。住院期间,孤独与恐惧让我格外地思念丈夫与孩子们。直到有一天,护士通知我将有一位新病友与我做伴——琼。这个声音甜美的姑娘,时刻关注着我的心情。漫漫长夜里,她常常为我唱起圣歌。她说:“芭芭拉,暗夜沉闷漆黑。只要你用心感受,就会看得见那盏心灯。”  相似文献   

10.
读湖     
艾琳 《共产党人》2008,(17):110-111
蓝天白云下,是一片碧绿喜人的瓜的世界,瓜的海洋,一个个硕大可爱的大西瓜在绿秧中探出大半个身子,泛着诱人的光亮。一位身穿艳丽民族服装的回族姑娘抱起十几斤重的大西瓜,脸上笑得像一朵牡丹花一样。这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宁夏中卫香山乡的万亩硒砂瓜园里出现的一个动人心弦场景。  相似文献   

11.
正有天我上班时,看见一个年轻姑娘面带老年痴呆症的神情,唇间似笑非笑,像落单的鬼魂般飘在人行道上。我心底忽然泛起了小小的涟漪,这种表情已经久违几十年了。当我年少的时候,姑娘们都喜欢学《窗外》里的江雁容,把自己搞得很梦游的样子,偶尔朱唇轻启,  相似文献   

12.
那是入朝后的第一个春天。我刚从前沿阵地归来。回到驻地大秀洞——一个离前线只有三四十里的小村庄。这天是两个多月来难得的一个休息日,我们几个女兵兴高采烈地端着脸盆到村后山下的一条小沙河里去洗衣服。  相似文献   

13.
2012年7月加日晚六点半,荣昌县新世纪广场。骄阳西下,被炙烤了一天的广场弥漫着湿热的空气。广场一角的书摊前,一个独臂姑娘坐在一辆电动轮椅上忙碌着。姑娘弯下腰。右手艰难地把摊上的书摆放整齐。  相似文献   

14.
严农 《党史天地》2008,(2):16-20
一个扎着两条羊角小辫的姑娘.捧着一簇鲜花.来到人民大会堂门口。 “小姑娘,你找谁?”门卫亲切地问。 “我找侯希贵委员。”小姑娘有点怯生地回答。” “他正在里面开政协会呢!”门卫指指里面。 “我在这儿等着他。”  相似文献   

15.
八月末,太阳仍然不依不饶地从云层里跳出来对大地一阵猛烤,人们在佩服其犟劲可佳的同时只好尽量躲着她再满天下去找纳凉的地方了。就是这样的一个下午,我忙不迭地拭着汗又着腰悠闲而专注地站在操场边的一丛树荫下,因为,在树荫旁边的烈日下有我的一班新弟子正在接受教官的严格军训。“您是九连的老师吧?”一个温柔而又谦逊的声音牵引着我的视线,一个中年妇女正笑盈盈地望着我,“我是陈一的妈妈,昨天我也来看过孩子们搞军训。”  相似文献   

16.
在位于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火车西站北五路136号的兵团六建二分公司社区里,居住着这样一个非常奇特的家庭:母亲名叫王江利,是一个未婚姑娘;但她却是一个14岁维吾尔族少年的母亲!这又是咋回事呢?故事发生在1996年12月的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这天,长期在外奔波打拼的王江利总算是有了一次和朋友们相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等到那千里雪消融/等到那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来……/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来……/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相似文献   

18.
黄禹康 《世纪桥》2009,(10):32-36
千里寻妻泪沾襟 1960年10月,时任共和国副主席的董必武千里迢迢来到江西瑞金。此次故地重游,主要是为了寻找失散20多年的妻子。在瑞金时,他同陈碧英有过一段美满幸福的夫妻生活,两人感情甚笃,长征时夫妻分离,此后再也没有听到陈碧英的音讯。说着,董老眼含泪花,动情地说:“这是个很好的姑娘,救过我的命。她比我小了20多岁。她要是活着,还不满花甲,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她。”  相似文献   

19.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将军的这首《囚歌》,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20.
老支书救难女赵树玲去年十一月一日,天还未亮,山东单县李新庄乡赵庄村退休老支书王景长就起来装满一筐鸡蛋,准备到城里去。当地骑自行车到徐寨南边的柏油路上时,朦陇中看见从北边公路上跑过一个姑娘,她一把拉住车子,气喘喘他说:「老大爷,快救我,我是被人拐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