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和培训全覆盖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黎平县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集中搬迁入住的实际,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建好岗位信息库,强化培训,多举措拓宽就业渠道,有效实现了搬迁群众稳就业稳增收。摸清底数,健全完善台账。明确第一书记、网格员和“一对一”帮扶干部,对所帮扶的搬迁贫困户人口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身体状况、培训就业意愿等基础信息进行登记,精准掌握劳动力已就业和未就业情况,收集好培训和就业意愿,健全和完善培训、就业台账表册并及时汇总报县人社局、县扶贫办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就业方案。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贯彻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乌鲁木齐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活动正是践行十八大报告精神的现实写照。加强创业培训可以更快更多地培养乌鲁木齐创业型人才,培训促创业,创业促就业已经成为乌鲁木齐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创业培训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要不断加大创业培训的力度,使其成为解决乌鲁木齐就业问题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3.
改变农民工命运并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促其成才,并使之制度化.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基本框架包括实施主体、操作工具、作用客体、目标等.建设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引导、协调城乡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多方协力做好农民工培训的服务等.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1,(10):39-39
今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开展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牧民转移就业援助行动,在促进城乡重点人群就业上取得突破。1至7月份,全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5%;通过各种就业渠道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06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81%。1至7月份,全区参加创业培训人数3.3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83%。其中,培训后创业成功人数2.3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0%;创业培训后带动就业7.9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9%。  相似文献   

5.
林育芳 《世纪桥》2008,(10):148-149
改变农民工命运并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促其成才,并使之制度化。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基本框架包括实施主体、操作工具、作用客体、目标等。建设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引导、协调城乡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多方协力做好农民工培训的服务等。  相似文献   

6.
吴亮 《党建文汇》2007,(4):10-10
就业,民生之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一话题纷纷建言: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让更多人实现就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级政府应将就业规划、就业投入、就业培训等全部纳入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并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考核“硬指标”加以执行。  相似文献   

7.
以培训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在对接市场需求中做响培训品牌,在传统产业开辟出一条农民工就业通道,这就是雅安市同记服装职业学校的发展之路。2006年以来,该校培养实用型、创业型人才2.5万余人,其中自主创业的大小老板1万多人,带动农民工就业达5万人。去年下半年以来,该校培训安置返乡农民工500多人,在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田嘉 《共产党人》2013,(6):38-39
正2012年以来,固原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与区内外用工企业对接,巩固和开拓转移就业基地,拓展就业岗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育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着力提升有组织转移就业的市场化水平,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基本情况(一)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目前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68.74万人,其中男性35.63万人,占51.83%;女性33.11万人,占48.17%。从业劳动力61.3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9.21%。其中男性32万人,占52.19%;女性29.32万人,占47.81%。  相似文献   

9.
社会知识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为学生就业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正是因为知识经济步伐的加快,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地上升,就业的成功量并不如期盼的优秀,市场就业的保有量并不可观。高职学生的就业率虽然可比本科学生,但就业质量和岗位层次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他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简略探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对于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的重要性及如何搞好技能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0,(6):F0003-F0003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就业再就业工作在旗委、政府和市就业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伊金霍洛旗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措施,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及就业引导性培训,  相似文献   

11.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待业,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抓住当前农民工返乡待业这一时机,引导和组织农民工接受就业和创业培训,接受职业教育,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2.
贵州速度     
《当代贵州》2012,(5):10
贵阳市城镇新增就业8.54万人 2011年贵阳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4万人,就业技能培训2.65万人。全市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75亿元,扶持455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3.56万人,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06,(12):15-15
【储备型就业】 意大利,发展职业培训——储备型就业。意大利十分重视和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培训通常分为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和在职进修3种形式。为适应不同求职者对进修的不同需要设培训机构,根据培训者的不同需要确定不同的培训方法,如讲课、专题讨论会、全日制、工读交替制及函授教育等。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13,(14):4-5
正2013年,西吉县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创业和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各项方针政策,以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就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生态移民培训工作。上半年,全县农村、城乡和生态移民培训完成2499人,完成任务87.4%。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完成1185。其中:创业园区培训200人,完成任务100%:城镇劳动力培训434人,完成任务72.3%。涉及的培训专业及人数为:刺绣200人,电工329人,电焊工  相似文献   

15.
马任  朱起义 《学习月刊》2013,(20):86-86
武汉市研口区荣华街集贤里社区党委坚.持以创业促就业为根本目标.以党员结对帮扶为核心、以政策落实为前提、以平台建设为保障、以就业援助为重点.通过成立社区“党员创业帮扶团”.为辖区居民提供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创业专家指导、政策扶持等各项服务.社区“党员创业服务超市”的服务项目不断得到拓展.服务内容不断得到深化.服务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以来.社区新增就业岗位100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人.困难群体再就业20人: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3人.农民工培训25人:创业培训14人.创业成功21人.创业成功带动就业91人,小额贷款2人。  相似文献   

16.
《学习月刊》2010,(14):109-109
“就业乃民生之本”,抓好培训是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沙洋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围绕就业抓培训.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县就业培训工作形成了结构逐步优化、资源布局比较合理、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鉴定范围不断扩大、培训质量不断提升的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7.
海东地区抓住农村劳动力和农民工冬闲的有利时机,变“冬闲”为“冬忙”,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筹措资金,整合各种培训力量,迅速掀起冬季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热潮。春节前.全区计划培训农民1.5万人,春耕前,农民工培训达到2万人以上。在对农民工培训过程中,全区上下严格按照“阳光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工陆续返乡。针对这一现象,江苏省丰县采取措施,积极支持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或返乡创业。再培训。为了帮助众多的返乡务工人员就业,丰县成立了就业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及时掌握本县内企业运营情况,农民工返乡动态情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把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广辟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3年来,全县先后有9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256人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20.
陈宁 《学习月刊》2014,(8):108-109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党的十八大首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总方针,进一步明确了创业的关键性地位。结合恩施市实情,我们积极探索围绕市域经济建设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就业政策为主线,优化就业服务意识,强化技能创业培训力度,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策略,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