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是,目前人类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迅速耗竭和环境器化的基础上。在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和唯一途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伊犁州水土流失的情况较为严重,伊犁州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由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探寻其定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他们从人的本质即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三重维度来探讨自由,分别得出的结论是:自由是指摆脱动物生存状态,摆脱自然奴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由是指消灭剥削压迫和宗教,按计划生产、按需分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是指满足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满足快乐劳动、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的精神需要。新时代中国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源泉和根本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看作是一切事物的前提和最终根本目的,从对人以外的世界的关注转到对人本身的关注上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观点。在社会物质生活方面,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居者有其屋"的文化传统,在确保每个公民有自己安居乐业所必需的住房面积的前提下,对超出部分征收累进税,以达到遏制过快上涨的房价,节约稀缺的土地资源,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树青  周晓理 《求实》2007,34(6):32-35
人有物质和精神需要,人通过自身的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关系实现这两个基本需要,确立了构成社会结构的三个要素,这就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政治管理;从社会系统学的角度,对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政治管理这三个要素的内涵作新的界定,为进一步深化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王德军 《学习论坛》2007,23(3):11-13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需要研究和认识人的“根本”。人的根本在于人的生存不同于物的存在,人是一种具有多样性需要的存在,人的生存是在自然物质存在基础上的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使人能够活着,还要满足人的社会政治需要和文化精神需要,使人能够活得有尊严和有意义,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呼唤四种文化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需要精神文化方面的支持。有四种有利于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的文化理念在我们的社会上是比较稀缺的 ,因此需要加以倡导 :一是超越功利的文化理念 ,二是宽容文化理念 ,三是合作的文化理念 ,四是平等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8.
建构当代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多方面艰苦的努力,但有三个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的: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思想、前提、灵魂和核心;二、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实践的要求,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最终的目的和归宿;三、必须吸收中外古今一切优秀思想成果。这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必需的资源和营养。  相似文献   

9.
稀缺     
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总会显得不足,因而我们说资源是稀缺的。稀缺并不意味着难以得到,而仅仅意味着,不付出代价就不能得到。稀缺是每一个人所面对的现实,即使是一个亿万富翁,他似乎可以拥有他想要的一切,但在他的字典里,仍然有"稀缺"这个词:他的时间是有限的,他可以得到一切,  相似文献   

10.
资源优化配置,是人类社会经济运动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本文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做粗略论述,以就教同仁。一、资源配置及其形式资源,是指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所有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资源配置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问题,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看,源于两个最基本的前提:一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目标函数的最大化。即人作为一种有思维的社会动物,其经济行为不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要追求其目标实现的最大化;二是资源的有限性。即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一定的生活方式总是要受到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物质文明水准的制约和影响,而这种制约和影响是决定性的。如果离开了生产方式,则整个社会生活都将解体。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恩选集》第二卷第82页) 社会主义作为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初级阶段,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建立了人与人平等互助的关系,并提供了对整个社会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一切社会活动,不再为少数人发财致富的私利服务。社会把所创造的财富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使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发展。而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确界定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在目前开放和转型条件下,我国政府应具有哪些主要职能,这是正确界定职能的前提。笔者认为:(一)转型期秩序稀缺的一  相似文献   

13.
杨晓平 《探索》2011,(3):166-170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第一篇檄文。在该文中,马克思首次对现代的政治解放、启蒙原则和市民社会作了全面批判,指出政治解放由于未能也不可能消灭自己的前提,即私有财产和宗教等,因此不是彻底的人类解放;启蒙原则所确立的自由人权由于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分离基础上的,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权利,因此绝非普世价值或人的自由;而市民社会由于资本金钱统治着一切,拜物教或利己主义成为基本原则或精神,因此也是一个彻底异化并产生出上述异化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录     
正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实事求是》2003,4(5):32-34
一、网络社会 :虚拟化的交往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种以二进制编码数字化方式虚拟社会正在形成 ,一种以虚拟化的交往手段为表征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马克思所理解的“交往”是包括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交往概念。① 考察人类交往发展史 ,我们可以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大体展示人类交往方式变化图景 :第一阶段 ,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或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交往 ;第二阶段 ,是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一切产品、能力和活动的私人之间的交往 ;第三阶段 ,是自觉联合起来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个人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阈下,结合当代中国转型发展实践,提出新时代贫困概念的三重内涵:人的自然性存在产生物质需要,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使人陷入生存困境,进而导致"物质贫困";人的社会性存在产生交往需要,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使人陷入关系困境,进而导致"交往贫困";人的意识性存在产生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使人陷入思想困境,进而导致"精神贫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仅要摆脱"物质贫困",更要在此基础上关注和解决人们的"交往贫困"和"精神贫困",唯此,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每一项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要保证党的一切工作都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利益多元化造成的利益摩擦和党群关系紧张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国家的相对贫穷。所以,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是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的首要任务。物质需要是人们…  相似文献   

18.
一、人们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都是直接间接为了物质利益……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理论界对马克思的"按需分配"理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诸如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只是一种空想;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为理想的分配制度,不需要研究按需分配理论;按需分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平均主义思想;按需分配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不能推动社会发展等,澄清这几个误区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推动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背景下,需要全面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刻内涵,人民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性需要,除此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并在此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方面的关系寻求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