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约翰内斯堡专电.1996年12月10日,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在沙佩维尔签署了南非多党制宪议会历经两年多艰难谈判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宪法。这是民主新南非政府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制定的第一部民主宪法,被誉为新南非的“出生证书”。新宪法的签署标志着南非已从法律上彻底地将种族隔离制度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从而迈进了宪法民主的新时期。曼德拉在签署新宪法后说,新宪法所包含的公正平等和民主自由原则是广大南非人民,尤其是占人口总数3/4的黑人群众300多年来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主自由解放斗争目标的最高体现。新宪法的颁布揭开了南非历史的新篇章,标志着南非“始于种族隔离最黑暗时期解放斗争时代的结束”。新宪法赋予公民以完全的人权、平等、民主和自由,是绝大多数南非人意志的最高法律体现。但回顾历经5年的制宪进程,应该承认,新宪法的最终诞生是  相似文献   

2.
举世关注的南非政治改革进程正处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7月2日南非多党制宪谈判会议正式确认1994年4月27日为南非历史上第一次不分种族的大选日期,通过选举产生的制宪议会将制定新宪法结束南非白人少数延续300多年的种族主义统治。这是南非白人政党和黑人政党经过一年多的制宪谈判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为实现一个民主新南非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自确定多种族选举日期一个多月来,政治暴力事件、流血冲突急剧增多。据报道,已有700  相似文献   

3.
约翰内斯堡专电南非26个政党、团体和黑人家园等的代表团4月1日在约翰内斯堡郊区的世界贸易中心举行了一天的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多党谈判委员会,讨论有关制宪原则、国体、成立制宪机构和起草过渡宪法等重大问题,并在两周左右时间以后向多党会议提交报告和建议。多党会议将在适当的时候提交多党首脑会议讨论并作出决定。这次会议还谴责了南非城乡频繁发生的暴力行动。这次会议使停滞了11个月之久的南非多党谈判又  相似文献   

4.
南非总统德克勒克最近在开普顿宣布,将在3月17日举行仅有白人参加的公民投票,就以下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你是否支持总统1990年2月2日开始的、旨在通过谈判制定新宪法的改革进程继续下去?”德克勒克这一引人瞩目的举动,使南非处在前进还是倒退的紧要历史关头。 德克勒克政府是1989年8月的“白人选举”中获胜上台执政的。1990年2月2日,德克勒克宣布了一系列缓和国内种族矛盾的重要措施,从而开始了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民主改革进程。自那时到1991年6月,除了旧宪法以外,德克勒克政府先后宣布,从法律  相似文献   

5.
南非3月17日举行白人参加的公民投票,以裁决德克勒克总统的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和制宪谈判能否继续进行。结果,有68.7%的白人投了赞成票。执政的国民党击败了顽固坚持种族隔离立场的保守党以及其他白人极右势力,取得了公决的胜利,从而清除了南非政治改革的重大障碍。这一事件将作为南非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而载入史册,因而受到南非广大黑人和多数白人以及国际社会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杨叶红  刘峰 《学理论》2008,(8):17-20
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及其四次修正案肯定了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成功经验。这三十年宪法发展呈现出鲜明特征:它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更新宪法观念、自觉推动下大步向前的;它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变迁,并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改革开放;它以完善实体内容为目标,呈现出“重实体、轻程序”的特点。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宪法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宪法必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完善,从“改革宪法”走向“宪政宪法”。  相似文献   

7.
晨曦 《瞭望》1990,(21)
哈博罗内专电 5月2日到4日南非政府和非洲国民大会举行了340年白人统治史上第一次异乎寻常的谈判——一次“打破坚冰的谈判”。 由于人们事前普遍预料这次谈判可能是一场“鸿门宴”,对其积极进展尤有大喜过望之感。双方对谈判气氛、过程和结果均表满意。曼德拉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了”。德克勒克说,这次“重大突破”是“向和平的新南非前进的一步”。 在长期种族隔离政策的统治下,只知用枪口对话的敌对双方终于面对面地坐到同一张谈判桌前共商和  相似文献   

8.
宪法监督是随着宪法的产生、实施而出现的,迄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综观宪法监督发展的历史,呈现出监督机构专门化、监督制度完善化的发展趋势。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的地位,它是诸法中最具权威性的法典,也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具权威性的社会规范。宪法及其实施的状况是衡量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制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世纪之交的中国,要充分发挥宪法应有的作用,就必须首先完善宪法运行机制。我国几十年的宪法实践告诉我们,“书面宪法”并不等于“现实宪法”,再好的宪法,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监督体系和制度,也无非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只有健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才能使我国宪法真正得到贯彻实施,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保障宪法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9.
关于美国制宪时期宪法性质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而制宪者对"民主"、"共和"等概念的滥用更使这场争论变得扑朔迷离.通过不同语境下"共和"的内涵探析,使纯粹共和、反联邦党人的共和与麦迪逊的复合共和观得以疏理与阐释.基于对纯粹共和与反联邦党人的共和观的反思与批评,复合共和观力图保持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平衡.本文分析了美国宪法创立复合共和制的历史逻辑及其宪政意义,以期为其他民主国家宪法的完善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8,(49)
978年3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1978年宪法),“文革”时期一度陷入停顿之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全面恢复。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制定首批完善国家组织、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法律,即选举法、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  相似文献   

11.
制宪权属于人民,但由现实政治实体行使,它是人民制宪权与政治实体制宪权的对立统一.中国制宪进程肇始自1908年清末制宪,走过了风雨百年,依据制宪权的行使方式,其间经历了君主制宪、议会制宪、国大制宪和人大制宪四种制宪模式的探索,走出一条与西方社会控制型制宪迥异的国家控制型制宪进路,反映了社会与国家、人民与当政者、宪政主义与国家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国人民将不断探索和发展有中国气派的民主制宪模式.  相似文献   

12.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这是现行宪法进行的第三次修改,也是宪法在国家指导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所进行的重大修改。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的颁布和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有力的宪法保障。比较我国历次制宪、修宪的立宪例和经验,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的基本特点如下:第一,在思想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宪法关于国家指导思想的规定。现代国家的宪法,都基于特定的宪政理论而制定,…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亦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俄文中是同一个词组。在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为单一、完整的制度的概念,系由勃列日涅夫在1968年3月第一次提出的,以此反映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成熟性的社会关系。1977年苏联颁布的新宪法首次对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体制作了全面的说明,这一概念就作为国家根本法的调整对象被肯定下来。《苏联宪法》第九条规定:苏联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方针,是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4.
约翰内斯堡专电11月17日晚9点30分,南非多党谈判委员会经过将近10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过渡时期宪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当夜即提交多党首脑会议讨论通过。根据现在仍然有效的旧宪法,这一宪法草案不久将提交在开普敦举行的现任议会批准方可生效。南非21个党派的领导人,包括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和执政的国民党主席、国家总统德克勒克,17日下午就聚  相似文献   

15.
晨曦 《瞭望》1990,(34)
哈博罗内专电 南非的和平脚步比人们预期的要快。如果说5月初的首次谈判只是“打破坚冰”,那末8月6日的第二次谈判表明“航道已经疏通”。 举世皆知,7月下旬,就在这次谈判开始前夕,南非政府据警方报告指责南非共产党图谋在非国大支持下用武力推翻政府,要求把非国大决策人之一、南非共产党总书记斯洛夫排除出非国大谈判代表团。警方并以此为由逮捕了数十名非国大和南非共成员。非  相似文献   

16.
10月28日,日本自民党鼓噪已久的“新宪法草案”出笼。次日,日美“2 2会议”公布驻日美军重组“中间报告”。上述内政外交的双管齐下,表明日本军事大国化已进入体制“攻坚”阶段。最近日本有媒体以“恍若隔世”形容国内修宪环境的历史变化,“新宪法草案”的公布则印证了这种变化。回顾二战结束后,由于现行宪法“第九条”禁止日本拥有“战争权”和军队,右翼势力一直难圆近代军事大国的“辉煌”梦。冷战结束后,日本社会陷入严重困境,经济长期低速,政局动荡,犯罪增加。  相似文献   

17.
冯坚 《瞭望》2003,(51)
12月13日结束的欧盟首脑会议经过激烈谈判,未能就制宪问题达成一致。这让会前抱乐观态度的大部分欧盟民众和欧洲媒体感到了有些失望,也给对欧洲一体化持怀疑态度的悲观主义者带去了不小慰藉,但给欧盟领导人的恐怕就是一针“清醒剂"了。他们需要在阵痛之后认真地反思:欧盟制宪究竟是否成熟?制订的宪法能否给欧盟带来团结和力量?欧盟到底应当走向何处?无论这次挫折是福,是祸,它毕竟是欧盟历史上少有的坎坷,也定会在欧盟今后的一体化建设中留下“印痕”。  相似文献   

18.
11月22日,日本最大的执政党自 民党在纪念建党50周年的大会上,正式 公布了新宪法草案。此举不仅标志着日 本政坛的修宪议程正式启动,也意味着 其国内长期存在的“护宪”与“修宪” 之争进一步升温,开始进入对决阶段。 同现行日本宪法相比,自民党新 宪法草案可谓“啵”、“立”分明。 所谓“破”主要表现在践踏和平主义 理念,删除被视为“和平宪法灵魂” 的“第九条”。在草案中,现行宪法 前言中表达日本国民和平与非战愿望 的表述被大部删除:“第九条”虽然  相似文献   

19.
约翰内斯堡专电.凡在南非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印象:这里工作最辛苦的是黑人,这里生活最艰难的同样也是黑人。但实践证明,正是这样一个占南非人口总数近80%的庞大劳动群体,支撑着南非今天的繁荣,椎动着这个国家的民主进程。多年来,“黄金之国”、“钻石王国”和“面包篮子”等形象化比喻,一直是用以赞美南非富庶的特用代名词。然而,在这些美誉的背后却浸透着无数黑人的汗水和血泪。自1994年5月南非第一次多种族大选取得成功以来,历经300多年殖民统治和种族歧视压迫的南非黑人,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参与国家各个领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为了迅速提高黑人参与社会活  相似文献   

20.
12月4日,是新《宪法》颁布10周年纪念。国内各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十年来,新宪法在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宪法》颁布1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就新《宪法》10年来所发挥的作用、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维护宪法的严肃性以及宪法的修改等有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项淳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