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國最顯著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經济上層結構建筑在農業的基礎上。泰國的外匯主要來自出售農産品。劳动人口中約有85%从事農業。这种对農村經济的重大依賴,使泰國对于可能擺在農業面前的任何問題,那怕是十分微小的問題,也不能不加以注意。类似这样的一个問題就是我們農村經济的貧困。这个問題有时当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問題。我國農民有相当大一部分过着經济上称为边际生存的生活,这是一个公認的事实。他們当中有許多人却生活在勉强維持生活的水平下面。  相似文献   

2.
土地改革是經济發展的主要因素,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亞洲許多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其經济大都建筑在農業上面。因此,經济發展自然应該从这个農業基礎上开始。泰國(而且也是亞洲几乎所有國家)在農業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是土地改革問題。人們觉得,如果土地問題能够得到解决,就大有助于農業部門的改善。我們在着手考慮泰國所能進行的各种土地改革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土地改革”一詞的意义。有些經济学家和農藝学家曾把这一詞的解釋說成是一种改善土地所有者和佃戶之間的关系的企圖。另一派則認为土地改革是土地所有权的重新分配,目的在使无地的人獲得土地。第三种解釋則認为土地改革是擴大農業信貸,以期到达改良土壤肥力的目的。总之,“土地改革”一詞  相似文献   

3.
苏联国家計划委員会經济科学研究院集体编著的“苏联和美国的經济竞賽”一書并不是一般地論述苏美經济竞賽問題而是針对着美国資产阶級經济学家的謬論展开分析和討論的批判性著作。目前苏美經济竞賽問題已經成了全世界各阶  相似文献   

4.
南洋問題資料譯叢是厦門大学南洋研究所所發行的定期刊物之一,自1957一月起創刊第一期,嗣后每四、七、十月發行各一期。这个刊物和-般國际問題刊物旨在報導和宣揚的性質不同,它的任务是选譯外文(包括南洋各國、苏联和資本主义國家的語文)有關南洋各國的經济、政治、文藝、歷史、地理以及國外学者对于南洋華侨問題的学術論著和統計資料等藉供本所和國内有關机構的参考。因此,本譯叢發表的譯件,並不就是南洋研究所的見解,代表南洋研究所各  相似文献   

5.
缅甸联邦的农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緬甸的農業改革,为几十年來对農業方面嚴重經济情况斗爭的結果,因此要適当詳細地說明这些情况为何引起以及農民問題何以發生。 1869年苏彝士运河一開辟后,由于大米对外貿易的擴張,發生了一个巨大的發展——就是下緬甸大米种植的特殊擴張,引起三角洲地區的開墾,並使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济为貨幣經济更進而为工業經济所代替。隨着这个發展的同時,發生有下列的農業問題:(1)農民負債;(2)土地讓与或是農民土地損失到非農民手里;(3)外地地主、地主及外國地主等制度的産生:(4)租佃期限及其地租、負債和租佃地享有权保証等問題。  相似文献   

6.
緬甸于1948年獲得了政治独立后,和印度一样,走上了消滅殖民主义的苦难遺跡的道路,走上了建設新國家的道路。但是緬甸是在比印度更困难的条件下着手創建民族經济的。本來就已落后的緬甸的農業和工業,在日本佔領年代就已陷于完全的衰落狀态。为了恢復这些部門,1948年通过了实际上沒有实施的國家的二年經济發展計划。1952年8月緬甸成立了專門會議,这次会議討論了建設「新緬甸」問題,並以「皮多塔」会議的名称載入史册。这  相似文献   

7.
缅甸社会经济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緬甸人民進行独立斗爭,是为了緬甸取得完全的独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在爭取國家完全独立上最为迫切、最为首要的要求,卽在政治上取得独立,所謂國家的完全独立,除政治上独立之外,还应包括經济上的独立。緬甸在經济上的独立,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緬甸独立之前),整个緬甸經济被五、六家英國大公司所壟断、所操縱。战前在緬甸的外資  相似文献   

8.
越南新西貢日報1956年10月8日西貢消息:1956年10月4日,吳庭豔接見了一个由文化、經济、敎育等界人士和各帮帮長十人組成的華侨代表团。在这次接見談話中,吳庭豔談到越南共和國政府已制定並頒布了对華侨的政策,内容大槪包括如下三點: 一、國籍問題,華侨在越南領土上居住已享有一切权利,因此也必須尽他們的义务,这种义务不僅是納税那么簡單而且还要在精神方面担負义务。  相似文献   

9.
1月25日到31日,第二届全非人民大会在突尼斯首都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三十个国家五十个政党和群众团体的一百四十多名代表。会議針对当前非洲形势,就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加强团結和反对新殖民主义等問題进行了討論,并通过了关于爭取非洲独立的总政策、关于非洲經济發展問题、关于非洲統一問題、关于阿尔及利亞問題等一系列的重要决議。会議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将大大鼓舞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斗爭。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七年一月四日,緬甸联邦共和國成立滿九年了。緬甸的擺脫殖民地枷鎖和宣告國家的独立是具有巨大歷史意义的事件。緬甸联邦的成立完成了緬甸人民反帝,爭取民族解放的長期和頑强的斗爭。緬甸走上了独立國家發展的廣闊道路。在緬甸宣告独立和成立共和國之后,國家面臨了与消滅嚴重的殖民地災难把國家經济从外國附屬中解放出來以及建立民族經济有關的巨大而複雜的任务。在殖民地的緬甸,絕大部分的工業是輾米業和礦業。一九四○年總計有1027个合財產調查的企業,九万个工人。在这些企業当中  相似文献   

11.
導言:緬甸的經济發展,在許多方面和爪哇的經济發展不同。爪哇的荷蘭殖民政府保护当地原住民的土地权,而緬甸的英國殖民政府则奉行一种自由主义政策,这种政策最后導致了空前的土地集中。不断增長的人口压力是爪哇經济發展的顯著特点,而緬甸則依然是一个拥有大片農業荒地的國家。政治上和經济上的依賴,在緬甸造成典型的殖民地冲突,这种冲突具有社会上和种族上的特征。由于当地原住民和印度移民間的緊張局面,情况更为复雜;这些印度移民是受英國殖民政府的鼓励來參加下緬甸肥沃平原的开發的。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前夕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經济和政治”一書,是苏联世界經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十位同志的集体創作。这本書是在著名的英国問題專家依·米·列明的主編下写成的。这是一本用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系統地闡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經济和政治的重要变化的巨著。叙述的事件直到1958年夏季止,引用的材料有的到1958年9月。这本書  相似文献   

13.
自帝國主义在越南發动的殖民地战爭停止以來,已經三年了。在这时間內,越南民主共和國在恢复和發展其國民經济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越南劳动党所領導並团結为國民联合战綫的越南人民忘我劳动的結果,是苏联,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会主义陣营其他國家大公無私的友爱援助的結果。三年以前,越南民主共和國面臨巨大的困难。殖民地的和半封建的制度以及十五年破坏性的战爭,遺留給國家落后而殘破的經济。越南國民經济的主要部門-農業-被摧殘了。荒廢的耕地面積为144,000公頃。几乎全部巨大的灌溉系統都被損坏。由于軍事行动的結果,几千个農村遭受了蹂躪。法國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4.
1959年11月6日是苏联科学院院士瓦尔加同志八十寿辰。这位杰出的学者一生致力于世界經济与国际关系的研究,著作丰富,其中“帝国主义經济与政治基本問題(第二版)”一書,是他論述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經济、政治等问题的重要著作。此書于1953年初版,1957年修正后再版问世,  相似文献   

15.
这个編寫于1955年10——11月間的文件,当时是以兩篇論文的形式發表于法國的“經济与政治”什誌上的,在这次重版前,作者曾作了某些修正。但我們却不可能要求作者使所有材料都符合目前的实际。因为这正如在执行經济改革(使越南經济改造为人民經济)的人們与編寫材料的人們之間一个無止境的赛跑一样。一定的脱節是难免的。但越南外文出版局認为这对于这一專題的研究並無多大的妨碍。以下的篇幅僅僅槪要地介紹了1955——1956兩年規划的輪廓。最近1956年的國家計划已根据原规划所訂的指标又作了確定,補充,某些方面加以增訂。如果說1956年計划僅为兩年規划的一部分的話,这一部分却是标誌着越南國民經济進入計划階段有决定意义的一部分。同样地,第四期和第五期土地改革运动也已先后發动,并已解放了或正在解放着前些被封建或半封建所有制統治着的廣大新地區。……越南民主共和國外文出版局原註  相似文献   

16.
本書是苏联科学院世界經济与世界政治研究所六十多位經济学家和統計学家的集体著作。它是在瓦尔加院士的主持下编成的。全書分为三编。第一編以过去十几次爆發危机的历史为根据,对資本主义經济危机和周期问題作了总的論述,特別是对于1929年的大危机作了非常細致的分析。这一部分是由瓦尔加亲自执笔,在全書里所占的篇幅,虽然不到七分之一,而且其中絕大部分还是統計圖表,文字論述不过三十五、六页,但对許多重要的理論問題都有精辟的闡述,是值得細讀的。例如,关于危机的爆發必然日益頻繁、周期的年限必然逐漸縮短的趋势,这書远  相似文献   

17.
我們認为,印度尼西亞目前在經济、財政方面所处的地位仍和过去的殖民統治時代一样,这意味着印度尼西亞在世界經济關係中所处的地位是: (一)外國资本的投資埸所; (二)原料的生產國; (三)先進的資本主义國家的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和 (四)廉价劳動力的來源。讓我提供一些說明这一見解的依据。根据美國“紐約怀特工程公司”1953年一月關于印度尼西亞經济情况的報告:战前投在印度尼西亞的外國資本總額達21億美元(战前美元),这尚未包括非直接投资的外國资本,  相似文献   

18.
一最近一个时期,美國官方人士在一系列重要言論中一再提到所謂“国际关系中的法治”、“遵守国际法”和根据法律来建立“世界秩序”的問題。美国总統艾森豪威尔在本年1月9日的国情咨文中說,他的目的“是要在今后两年內加紧努力以便做到在国际問題上的法治”。不久前死去的美国前任国务卿杜勒斯本年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討論的虽然大部分是以不屬南洋范圍的印度为例,但它的研究方法及一些意見对于研究南洋各國的政治經济情况是有参考价值的,因为南洋各國和印度共有东方國家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們認为革命是为了解放生産力,那么,每当談到越南革命就必須把土地問題放在一个主要的地位。如果我們認識到,我國根本是一个農業國家,農民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那么,越南革命正如中國革命一样,在实質上也是農民革命。土地問題並不是什么新提出來的問題,而是老早就提出來的:在封建統治時期,土地問題表現在千百年來此起彼伏的農民暴動上面。在这个階段中越南的階級斗爭歷史过程,在越南民族与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之間的斗爭的同時,主要的是農民与封建地主之間的斗爭。土地問題沒有得到解决,農民革命不成功,那是因为越南社会还沒有新的生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