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意识.从自然环境上来看,康拉德小说中的人物大多背井离乡,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地域之中,从社会环境上来看,康拉德小说中的人物大多与社会相脱节,内心世界不为人所知.用拉康的主体理论,从语言、自然、社会等方面对康拉德小说中的孤独意识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其小说意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小说创作继承的民族传统,主要来自明清世情小说、晚清谴责小说和民国社会小说,表现在描写世态人情、写实性、结构散漫性、全知视角、含蓄笔法和通俗性等方面。其小说的艺术优长和缺失,包括狭窄的婚恋题村、平实琐碎的生活细节、松散随意的结构、说书人的叙述角度、微妙的隐喻和暗示以及通俗小说趣味,都源于她对上述中国旧小说传统的继承。旧小说成就了张爱玲的小说风格,也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了其思想价值和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3.
张芙蓉 《金陵法律评论》2006,(2):133-138,160
清代女性的小说通俗文学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女性身份和女性意识的产物。与西方女性小说比较,可以更加清楚地观照其特征。清代女作家虽然已经具有了呈现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价值的冲动和愿望,但在与男权文化的抗争时却表现得软弱无力。这既与女作家身处的时代社会有关,又受制于她们自身对男权文学陈规的顺应和屈从。对韵文文体的社会文化含义的深刻认同、女性自我意识的遮蔽、人文精神的缺失、审美功能的淡化,构建了清代女性通俗文学写作的悲剧性情境。  相似文献   

4.
田军 《法制与社会》2011,(27):222-225,229
礼仪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必须表现于教育活动之中。教师礼仪虽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特定的交往领域要求特定的准则和形式,但与礼仪密切相关,是礼仪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和现实表现。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履行职责、与人交往和维护形象等方面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化、正规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环境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某些违反特定行政法规并造成某种严重后果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或者将某些违反特定行政法规的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是国家刑罚权扩张的一种表现。环境犯罪的规定便是其表现之一。然而在人与环境关系日趋紧张的现代社会,这种做法无疑更好地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本文关于环境犯罪的定义、客体以及归责原则的研究,正是建立在这种价值判定之上。但同时也隐喻了一个问题:肯定环境刑法的预防功能却可能导致刑罚权的扩张,这是现行法律体系所不能解决的矛盾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不可能脱离一定的时代、社会而单独存在。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人的生活,就必须进行这种体现大背景的环境描写。九十年前,恩格斯指出,《城市姑娘》因为环境描写没有能够正确地表现时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不是那样典型”,因而未能“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致使这篇小说不能归为“充分的现实主义作品。”由此可见,环境描写对展示时代  相似文献   

7.
城乡结合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其特定社会环境下滋生的复杂社会问题,具有特定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应发挥学校、政府、家庭乃至社会的不同作用,采取不同措施对其防范和治理。  相似文献   

8.
一、法人犯罪主观要件的特点 法人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法人代表人、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法人成员,在法人意志支配下,以法人名义和为了法人利益,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或不履行法人应尽的义务,过失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的行为。其特点表现为: 1.意识的整体性。法人属于一种特殊的整体,其整体成员在群体生活中对所发生的整体事件有着共同的反应和共同的意识,这种心理关系形成整体的气氛。不良的整体气氛就会导致法人犯罪。法人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司法法治的思考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证司法腐败植根的社会生活、市场环境及其表现、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司法改革近期的目标模式———司法法治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蔡守秋当代环境法的发展可以分为紧密联系的两个领域:一是当代环境法律的发展,二是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前者表现在环境法的体系日益完备,环境法的调整机制日益健全,环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等方面。后者表现在当代环境法学已经和正在...  相似文献   

11.
王洋 《犯罪研究》2002,(5):72-73
就人类活动而言,法律主要表现为规范、引导和限制人的行为;自由则是满足人行为的自主与自为。两者之间似乎是一对矛盾,我们怎样认识和理解这对矛盾呢?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认识自由行为的主体——人和自由行为的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看成是“真正的社会联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真正共同体”。同时,全体的人又总是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阶层和阶级,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段。因此,那种用超社会、超阶级、超时代的观点来界定人的自由概念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骑士传奇是西欧中古时期历史文化的产物,由分封制所造成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现实是其产生、发展的基础。所描绘的种种爱情故事,虽然显得荒诞离奇,然而总是与骑士制度有着种种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人性的肯定。散文体骑士传奇是西欧近世小说的先导,至少从叙事形式和技巧方面为欧洲近世小说提供了范式。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产物,中国中古以后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体制,特别是唐代以来实行的决定中国知识阶层命运和思想状况的科举选官制度,是才子佳人小说创作产生和长期延续的基础。即使是那些耽于幻想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所描写的虚幻恋爱婚姻故事,也多少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阶层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清代前期中、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兴盛的小说史意义,则在于巩固了《金瓶梅》发轫的以长篇小说描写现实生活的新传统和确立了长篇小说由文人独立创作的新格局。西方和东方这两种文学现象是基于两种社会体制所导致的历史文化的差异,从而证明了制度文化对文学的巨大影响,也提醒我们不能脱离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古代的小说。  相似文献   

13.
论经济制度及其宪法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人们仅仅从经济基础的一般意义上说明经济制度是有失偏颇的。经济制度是一种法关系,是国家意志的产物。它源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又反作用于它。经济制度是国家所确立和维护的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结构。它表现为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组织模式及行为规范。纵观世界各国宪法在对本国经济制度的认定上都有此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认本国基本经济关系,它是统治阶级对既成经济关系暨行为模式的认可;二是确立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原则和权力,它是国家对现实经济关系的引导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陈芳芳 《法制与社会》2011,(36):185-185
马克思认为,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生产力的要素和生产关系的体现者。中国的发展,说到底是人口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维持经济的发展以保障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要保持农村人口的适度数量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想表达的不是律师职业整体的社会理想,这方面的内容在官方话语中早有定论,且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与律师个体的实际生活经验与感受也不一定相符。我所思考的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律师个体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识与希冀。 辞去公职,成为执业律师,除了在财富积累、个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能够保持一点合理想象外,  相似文献   

16.
作家主体意识在作品中的渗透与显现,并非为浪漫主义文学所独有。高尔基的小说创作便是一例。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成功地绘制了一长列现实主义的人物形象画廊,真实地反映了两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俄国社会生活;而在艺术地再现被自己感受过的世界时,他又努力表现这种感受本身。这就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社会风俗画的特点和“无可争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以某种职业为依托.职业环境和工作职责需要从事某项职业者必须具备特定的职业素质,而法律职业者的基本素质是法治能否实现的关键.为此,就必须加强法律职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一支公正清廉、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执法、司法队伍,这样,才能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证券法在中国近现代法制史上虽然是昙花一现,但它毕竟产生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是中国利用法律手段规范调控证券市场的第一次尝试,其中不乏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一、清末证券立法的特点 纵观清末证券立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股票发行市场的立法简单、疏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论刑事法律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刑事法律关系杨兴培人们在其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各种社会关系。当这种社会关系一旦进入某一特定的法律规定领域并为该法所调整,就成为某一特定的法律关系。在法制社会中,几乎每一种法律都无不规定和调整着某一特定的法律关系。然而,在我们现有...  相似文献   

20.
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代表的古代家庭小说注重人物性格塑造,好以深细的笔法叙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力图通过主人公的传记生活来展现家庭的命运史.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该类型小说借鉴历史纪传体形式,巧妙灵活地运用合传、单传和类传等形式;传体诸形式之间的特定配置,建构了整个人物的组合系统,从而为深入细密地刻画人物性格创造了条件.小说所叙述的家庭历史走势也正是通过人物的纪传形式获得深入的显现.同时,家庭小说还充分吸收了编年形式进入纪传,并在"五体合一"的意义上灵活地运用了纪传形式,这就使家庭生活的审美幻象获得更高的逼真性.史学的纪传形式通过小说艺术的创造性转换,最终成为体现小说的历史意识和人物塑形意识相统一的重要形式因素.这对家庭小说类型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