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生物学特性测定及随意扩增的DNA多态性(RandomAmplif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中国旋毛虫猫分离株进行了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中国的猫分离株SW为Trichinelanativa种,而非T.nelsoni种。  相似文献   

2.
鹦鹉热衣原体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衣原体 (Chlamydia )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微生物。衣原体与细菌的相似之处 ,表现在二者都具有RNA和DNA ,都具有由肽多糖构成的细胞壁 ,含有核糖体、多种活性酶和质粒 ,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 ,有的菌株有噬菌体 ;另一方面 ,衣原体又表现出与病毒相似的某些生物学特性 ,二者都能通过细菌滤器 ,都不能自身合成ATP ,只能从它们寄生的宿主细胞内获取 ,并在细胞内繁殖。动物衣原体病主要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感染所致。鹦鹉热衣原体能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症候群疾病 ,如母猪流产、死产、产弱…  相似文献   

3.
从采自发病或死亡小鸡的肝、脾、肺和腹水等病料中分离到4株衣原体。将分离物接种7日龄鸡胚卵黄囊,能致鸡胚规律性死亡;该分离株对磺胺嘧啶(SD)具有抵抗力,碘染色不着色,鉴定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毒力测定对鸡胚致死毒价为10-10ELD50/0.4ml。用该分离株对健康小雏做人工感染试验,可发生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同时对分离毒株形态特征进行了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发现的动物衣原体──Chlamydiapecorum于维军,朱其太(中华人民共和国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222042)衣原体屑(chlamydia)的成员,在C.pecorum作为新种之前,已公认的有3个种,即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  相似文献   

5.
以旋毛虫(Trichinelaspiralis)国际标准虫种作对照,利用随意扩增的DNA多态性技术对国内的部分旋毛虫分离株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经5条引物的单扩增及复合扩增结果显示,中国的旋毛虫猪株为T.spiralis,犬株为T.na-tiva,猫株为T.nelsoni。  相似文献   

6.
(一)衣原体的种类及其所致疾病 以前,根据衣原体的抗原结构、细胞浆内包涵体形态,对磺胺及D-环丝氨酸的敏感性,以及其所致疾病的不同,可分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和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最近Grayston等(1986)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分离到一株衣原体,命名为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TWAR。并曾认为是鹦鹉热衣原体中的一个亚种,但后来根据原体形态特征(ChiEY.等,1987)、单克隆抗体(MAb)检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REA)技术及DNA-DNA杂交检查结果(Campbell LA.等,1987)在1989年确定为衣原体的一个新种(Grayston JT.等,1989),这种衣原体迄今仅从人类分离到。  相似文献   

7.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在自然界分布广泛,通常存在于节肢动物及哺乳类动物的细胞内,对人类及动物均有致病性。近年来美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均有动物感染衣原体的报道。现就收集到的资料作一综述,供参考。 病原学 衣原体(Chlamydia)在生物分类学上属立克次氏体纲(Rickettsiae)衣原体目(Chlamydiales)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的一个属,根据其生化特性、毒素以及细胞壁抗原的不同,衣原体属(Chlamydia)又分为两个种,即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和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前者可以引起人的沙眼病、包涵体结膜炎、性  相似文献   

8.
犬埃立克体病是由埃立克体 (Ehrlichia)引起犬的急 (慢 )性传染病 ,也是一种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埃立克体主要侵害人和动物的各类白细胞和血小板 ,蜱是该病原体的主要传播媒介。到目前为止 ,已从自然感染病犬体内分离到 4种埃立克体 ,即犬埃立克体 (E .canis)、尤因埃立克体 (E .ewingii)、扁平埃立克体 (E .platys)和立氏埃立克体 (E .risticii) [1] 。利用PCR技术还从患非典型犬埃立克体病的病犬体内扩增到人单核细胞和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的DNA[2 ] 。此外 ,人工接种法证实犬还可感染马…  相似文献   

9.
动物衣原体疫苗邱昌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是一种多宿主性病原微生物,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家养和野生哺乳动物、禽类及两栖动物。在临床上引起支气管肺炎、结膜炎、肺炎-肠炎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宁夏地区一些奶牛场的繁殖牛群常发生以流产、产弱犊为特征的疾病,且发病数量和流行范围有增加和扩大的趋势。经兰州兽医研究所衣原体课题组协助,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psitaci)感染所致。笔者用从流产乳牛分离的衣原体试制成鸡胚卵黄膜...  相似文献   

11.
猪衣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蒋武成黎满香王吉祥唐跃平1)赵君存2)钟应林3)(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动物衣原体病(Chlamydiosis)是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引起禽类、哺乳类、节足类及其它动物疾病的统称。...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到一编码血吸虫副肌球蛋白C端蛋白的DNA克隆,并把该DNA进一步亚克隆到pTrcHisA载体上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33ku,它和纯化的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成虫副肌球蛋白一样,都能被抗曼氏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说明该重组抗原具有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的抗原性,可被进一步应用于血吸虫病的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13.
新版Bergey's系统细菌 学手册(1989)将衣原体属分 为三个种:鹦鹉衣原体种、沙 眼衣原体种和肺炎衣原体种。后两种衣原体主要感染人。鹦鹉衣原体是一种侵袭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由致病潜力不同的鹦鹉衣原体群组成,具有宿主范围广、致病性不同的特点。目前,Bergey's系统细菌学手册将鹦鹉衣原体不同分离株统归在一个种内,还没列出其亚种或型别的划分。实际上,鹦鹉衣原体种间存在着血清学、病原学和生物学差异,只是由于目前对亚种或型别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所以还无完整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个型别划分标准。但是,从流行病学和研制有效疫苗的目的出发,了解鹦鹉衣原体种的型别特异,对现掌握本病的流行规律,以及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14.
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病毒 (bovineviraldiarrhea mucosaldiseasevirus ,BVDV)、边界病病毒 (borderdiseasevirus ,BDV )以及猪瘟病毒 (classicalswinefevervirus ,CSFV )在黄病毒家族中构成了瘟病毒属 (Pestivirus)。瘟病毒是能够引起畜牧业严重损失的重要病原。这些具有囊膜的病毒粒子内包含长为9.5~ 12 .3kb的单股正链RNA ,其基因组包含有长的开放阅读框架 ,在病毒或细胞蛋白酶的作用下 ,通过共翻译或翻译后修饰途径产生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在细菌学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 ,毒力岛 (pathogenici tyisland)即为其中之一。毒力岛是指编码细菌毒力基因簇的分子质量比较大的染色体DNA片段 ,其特点是两侧一般具有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 ,通常位于细菌染色体tRNA位点内或其附近 ,不稳定 ,含有潜在的可移动元件 ,其基因产物多为分泌性蛋白或表面蛋白 ,有的毒力岛还可编码细菌的分泌系统(如Ⅲ型分泌系统 ,typeⅢsecretionsystem ,TTSS)、信息传导系统和调节系统。毒力岛的G +C含量与宿主菌染色…  相似文献   

16.
通过药物驱除、死亡后剖检等方法对西宁动物园的藏野驴(Equuskiang)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从3头藏野驴收集虫体3978条,经鉴定隶属于2纲、3目、4科、9属、19种,另有盅口属一未定种(Cyathostomumsp)。检获的虫体中,鼻形杯环线虫(Cylicocyclusnassatum)2118条,碗状盅口线虫(Cyathostomumcatinatum)704条,分别占总虫数的53.24%和17.70%,为本动物的感染优势虫种。其中鼻形杯环线虫的口囊、雄虫交合伞及伞肋、雌虫尾部等呈多形态变异;普通马圆形线虫(Strongylusvulgaris)的内外叶冠数与文献记载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六省(区)部分大、中型猪场的1102份猪血清检测结果,猪群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河北省为52.71%,陕西省为40.91%,甘肃省为16.50%,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7.44%,河南省为28.00%,湖北省为31.88%;另外,对湖北省某地3个万头猪场中不同年龄猪群检测猪衣原体抗体,仔猪的平均检出率为9.26%(6.67%~10.53%),生长肥育猪为45.28%(35.00%~64.71%),母猪为64.91%(47.37%~85.71%);从母猪流产胎儿病料和哺乳期肺炎死亡仔猪肺中分离出3株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aci),其中2株流产株(HB1和HB2)的ELD50均为1×10-13,肺炎株(HB3)为1×10-12。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23kD抗原大亲水区多肽和载体pGEX表达蛋白的基因重组抗原(H-S.j.23/pGEX)免疫CBA小鼠,制各抗血吸虫2skD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血清,并用该免疫血清作为探针筛选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从3~4×10 ̄4个cDNA噬菌体克隆中共钩取到三个阳性克险,其分子量分别为600bps、700bps和1050bps,并进一步把700bps的克隆基因连接到pGEM载体上进行部分双链DNA序列分析和PmalP载体上进行蛋白质表达。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Coronavr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主要损伤雏鸡的呼吸道、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20.
霉形体 (Mycoplasma)是软皮体纲 (Mollicutes)霉形体目(Mycoplasmatales)中的一类原核微生物[1] 。霉形体及霉形体病的研究 ,始于 1898年Nocard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灶中分离出该种病原体 ,至今已愈百年 ,但早期由于诸多因素 ,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 1962年Chanock及Hayflick在人工培养基上分离肺炎霉形体获成功后 ,霉形体的研究得以迅速发展。资料报道 ,截至 2 0 0 0年分离出的霉形体达 160种 ,遍布世界各地[2 ,3 ] ,对人类及牛、羊、猪、鸡等的危害较大。同时实验动物及细胞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