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宋 《党政论坛》2010,(6):53-53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钱学森的精神,那就是"争"和"让"。 钱学森的"争",是争先的争,争光的争,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史飞翔 《各界》2014,(9):84-85
1955年9月17日,冲破重重阻挠,钱学森携夫人蒋英及两个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10月8日上午,钱学森踏上罗湖口岸。一上岸,钱学森仿佛重新换了一个人似的。当时,一帮记者围着钱学森。其中一个香港记者用英语向钱学森提了一个问题。钱学森当时就说:“我想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讲中国话。”这时,这位记者解释道他只会讲广东话和英语。钱学森说:“我想普通话在中国用得很普遍,你是中国人,应该学会讲普通话!”从那一刻起,钱学森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楚东 《瞭望》2003,(18)
对旅游业来说,今年的“五一”节“淡”局已定。“非典”证“五一”长假变短了,原已预定的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纷纷取消或退团,即使是本地游,一些重点疫区也不再可能是旺市。  相似文献   

4.
“钱学森之问”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雁飞  王庆玲 《学理论》2010,(24):254-255
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反映出了中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切中了中国教育问题的要害。高等学校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重任,面对“钱学森之问”必须深刻反思,进一步增强深化教学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之问"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是钱学森2005年3月29日与身边工作人员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提出的问题,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6.
汪长明 《党政论坛》2012,(3):35-37,1
钱学森同志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标志的钱学森精神是钱学森科学人生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对国家、对事业、对科学、对时代深沉的爱,饱含着一位人民科学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超凡的人格魅力,值得永远学习、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理论视野》2009,(11):8-8
《新京报》2009年11月12日刊登张鸣的文章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刚刚远去,“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8.
钱学森同志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9.
还是前年的炎夏时节了,老一辈革命家、原中顾委委员吴亮平百年诞辰座谈会在沪举行。我因发表过吴老的访问记,应邀与会。会后,在茂名路的汉庭饭店,吴老的一位晚辈,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2)
"两弹元勋"、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对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十分关心,积极宣传"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倡导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用大成智慧"培养创新型人才,并嘱托中国人民大学要注重研究世界社会形态问题,对人民大学寄予了厚望。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煤矿作业环境复杂、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文化水平、认知能力、心理情绪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甚至由此造成事故,给职工个人和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也直接影响和网扰着企业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2)
钱学森精神中,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士人"文化传统对钱学森人格的塑造。在梳理钱学森精神的基础上,总结出钱学森对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传统的继承,分别是理想精神的高扬、精英意识的弘扬以及家国情怀的凝聚。在继承的基础上,钱学森的一生极大地发扬了这种传统,从而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正>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给一个家庭留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生活方式,往往比留下金钱权力更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家风与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0)
"钱学森问题"的本质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高等教育"行政化"、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宽松化"以及高等教育"功利化"、缺乏理想主义是导致钱学森问题的原因。因此,教育体制"去行政化",严格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强化培养教育理想主义,淡化功利化思想就成为解答"钱学森问题"的必选答案。  相似文献   

15.
卢晓静 《学理论》2012,(21):205-206
针对钱学森之问,文章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创新的环境;学校教育过程机械化、评价单一化;学习目的功利化;缺乏高素质、真正敬业的教师。因此,应从创造创新性的环境,呵护人的好奇心,教育评价多元化以及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四个方面着手。除此之外,更应注意重在落实,不让钱学森之问继续问下去。  相似文献   

16.
淡的意味     
李国文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高山无语,深水无波。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连的执著,是内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作为做人的一种准则和风格,它是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致。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  相似文献   

17.
少华  周敏 《各界》2010,(5):89-92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因病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的一生是壮美而传奇的。作为“两弹一星”的元勋,钱学森在科学领域的成就自不待言。而作为一个丈夫,他与妻子蒋英之间的相濡以沫、琴瑟和鸣更是谱写了一段动人的人间佳话。  相似文献   

18.
展涛 《理论参考》2010,(5):52-52
"培养模式创新"将是未来10年中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创新的难点与关键。我们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可能的选择。从大学自身来讲,培养杰出人才有三个方面是关键的,或者说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经济研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新尝试。我国两位不同领域里的著名科学家的这次对话是偶然的,但是他们所涉及的问题却包含着某种必然性——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使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在不断加强。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逐渐深入到社会科学之中,成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着愈来愈直接的影响。因此,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独立解决现代社会所提出的任何复杂课题。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我们,期待着两大科学频繁而有效的“碰撞”。相信这种“碰撞”将迸发出人们预料不到的巨大的创造能量。  相似文献   

20.
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之地"。它首先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及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并为社会精神文化的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大学在科学研究、培养人才之外,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