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歌延安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您,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延安曾让几代人心驰神往,一看到延安的宝塔,来自铁道游击队故乡的我们,心中激动不已。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大哥在宁夏读大学时到过延安,听他讲延安的故事,我心中羡慕不已。三十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机缘,直到一天跟随青岛啤酒薛城公司红色之旅到延安,终于圆了一个宿愿,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延安     
黄健 《当代广西》2008,(16):56-56
渴望到延安参观学习,是梦寐以求的愿望。 2008年3月的一天,我终于如愿,开始了激动人心的红色之旅。 春天的延安大地上已经吐出青绿,梨花、杏花、桃花在绽放。我们驱车顺着高速公路行驶,来到延安宝塔山。依山路而上,两侧是青松翠柏,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座黄色的宝塔山时,心情十分激动。九层高的宝塔屹立在高山崇岭之巅,无论从哪个角度和方位往宝塔看,都是那么的雄伟和古朴。  相似文献   

3.
西望延安     
戴宏锦 《人民公安》2011,(13):55-55
延安,仍是一座精神上的富矿,这里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丰富宝藏。延安,红色圣地,革命摇篮。2011年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随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红色之旅”一行33人.前往红色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旅游大巴飞驰在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迎面扑来又迅速退后.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一头扑进了延安的怀抱。  相似文献   

4.
春天的延安     
黄健 《传承》2011,(16):4-5
延安,在电影《保卫延安》、诗歌《延安颂》等很多地方都有提起,贰元人民币上延安宝塔山的雄姿,延河水的湍流成为很多人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而延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永远在激励、鼓舞和鞭策着我们每个人。  相似文献   

5.
春天的延安     
黄健 《传承》2011,(6):4-5
延安,在电影《保卫延安》、诗歌《延安颂》等很多地方都有提起,贰元人民币上延安宝塔山的雄姿,延河水的湍流成为很多人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而延安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永远在激励、鼓舞和鞭策着我们每个人。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时,我知道了革命圣地——延安,听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很多革命志士、青年才俊为了新中国,纷纷奔赴延安,在这一方黄土地上挥洒她们的青春年华,我一直疑惑着,延安这片黄土地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当时自己在心中勾勒出一幅画:延安处处红霞万丈,特别是滚滚延河水边巍巍宝塔山上的宝塔,一定是金光闪闪的,充满了神秘,在那儿的人们都是喜气洋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去延安看看,去追寻我儿时心中的圣地。  相似文献   

7.
延安随想     
去年到延安参加会议,第一次来到这个神往了半个世纪的革命圣地。1937年,延安不过是一个万余人口的小县城,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8.
金秋十月,进修班学员赴延安考察,这是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时间虽短,但感受良多。 感受之一:在延安,触动中国共产党之魂 一是体验到党与人民格外近。在枣园,当听到一曲熟悉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时,大家情不自禁地与延安人一起打起了腰鼓,扭起了秧歌,放声齐唱革命歌曲,在延河畔,延安的大嫂拉着学员的手,讲着当年毛主席的故事,大家边听边记;在窑洞里,朴实的陕北汉子叙述往事,令学员们久久驻足于黄土高坡上那个平常的小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身着戎装的讲解员把学员带入中国革命关键的 13年,大家感叹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9.
郑学富 《春秋》2013,(5):15-17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每当读起贺敬之这情真意切、荡气回肠的《回延安》诗句时,总令人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对延安有一种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10.
难忘延安行     
难忘延安行唐志颖我孩提时代,就知道革命圣地─—延安。此次延安行,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在延安,我感受到了黄土高原的雄浑凝重,也感受到了陕北乡情的亲切淳朴,而让我感受最深的则是面对这片土地时,跃然于心间的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沉甸甸的责任感。站在凤凰山、枣...  相似文献   

11.
延安,是一个具有特殊时空含义的历史名词。从时间上来讲,它是指从1937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一直到1947年3月主动撤离延安的这个历史时段。从空间上来讲,它是指延安以及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延安,承载了一段非常重要的中国历史,“延安时期,黄土地上,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  相似文献   

12.
延安,一座北国边塞之城,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 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延安。站在巍巍的宝塔山上,俯视着青黄二:色染就的无边无际的群山和波涛滚滚的延河,望着那由嘉岭、凤凰、清凉三山组成的尽头,心里涌起了一阵雄豪威武、苍劲浩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行期达9个月,被人称为一次“小长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延安之行。行前,毛泽东数次电召刘少奇回延安,返回延安途中,毛泽东十多次询问其行踪,为其安全担忧。  相似文献   

14.
走近延安     
"风清清,天蓝蓝,我要去延安。先登宝塔山,再看南泥湾……夜无眠,星月远,我要去延安。先去杨家岭,再看青枣园……"伴随着2011年在全国唱红的歌曲《我要去延安》的优美旋律,我怀着朝圣般的虔诚走近延安。来到延安,人们最想看的是毛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黄炎,培等人为国共商谈问6题以私人名义飞赴延,安在延安期间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作了1多个小时的长谈其中与。毛泽东关于历史上兴亡周期率的对话意义深,远黄炎培返渝后出版的。《延安归来》一书记述了,这次延安之行。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是党的历史上学习氛围空前浓厚的时期,积累了宝贵的学习经验。掌握和运用这些经验,对于新时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重要作用。 一、延安时期开展学习的途径 理论教育常抓不懈。延安时期党制定了大量关于学习的方针政策,开展了学习竞赛和整风运动,进行了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功建设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1938...  相似文献   

17.
延安感怀     
秦川八百里,最美是延安。 三山鼎峙地,二水润家园。 革命之圣地,启承转合点。  相似文献   

18.
延安散记     
延安散记胡建峰7月下旬,有机会随党外专家考察团赴延安参观学习,多年的夙愿终得以实现。北方的7月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季节.出发时天就阴着,当我们沿着当年由包头到长安的古道向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进发时,雨便时断时续陪着我们,车行一路,...  相似文献   

19.
胡发贵 《群众》2013,(7):46-48
20世纪40年代初叶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一场广泛深入、严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创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成功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伟大的丰碑。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今年10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省委党校组织的到延安的体验式教学。我们一行学员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清凉山新华社遗址.听了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解.看了老区人民的街头表演.车上高唱延安时期的革命歌曲.所到之处.无不为延安人民对以毛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厚感情所感动.无不为老区人民弘扬延安精神奋发创新改变落后面貌的精神风貌所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