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读往来     
首先感谢大家能给我这个机会,谈谈自己一年来阅读《检察风云》杂志的体会。说实在的,我服刑多年,在监狱组织的各种读书兴趣活动中,看了不少书刊,但还没有像《检察风云》这本杂志这样能吸引我。因为《检察风云》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从其他角度去分析,都有很多吸引读者的地方。它不仅向人们宣传了法律的尊严,而且向人们阐述了做人的道理。对我们服刑人员更有其特有的宣传作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学习《检察风云》的第一个体会。关于法律面  相似文献   

2.
高杰  李健锋 《法制与社会》2014,(16):118-119
2012年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在强化法律监督,借鉴司法实务经验的基础上,将再审检察建议法律化、程序化,使其成为与抗诉并列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方式。对再审检察建议规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在司法实务中仍然要不断地思考,在现有法律制度架构下积极寻找应对之策;同时,我们要恰当地处理好再审检察建议和抗诉的关系,优化二者的配置组合,使其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法律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3.
曹小航 《检察风云》2013,(18):70-73
为了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丰富检察文化活动,上海市检察官文联和《检察风云》杂志社联合筹办"检察之光"主题征文比赛。经过广泛发动和精心组织,已征集到一批优秀作品,于本期起在本刊"检察之光"专栏陆续刊登。我们希望通过本征文栏目,让读者朋友更多地了解上海的检察工作,认识一个个鲜活的检察官,了解他们怎样用自己的行动来"守护公正",并感受其中透射出的理想精神之光、法律至上之光和道德人文之光。  相似文献   

4.
刘哲伟 《检察风云》2022,(20):20-21
<正>通过诉讼化模式听证,检察机关有效行使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实现精准监督,促进矛盾化解。在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听证诉讼化模式下,听证参与人员的范围及权利义务成为实践中关心的重点。检察听证:审慎建立约束性程序听证从英美法的审判程序中借助了一些原理,这个词的英文不是典型的法律词汇,是从司法中衍生出来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用到这个词。  相似文献   

5.
公正执法是检察理念的核心要素,维护人权是检察执法的本质要求,保障发展是检察执法的重要使命,程序正当是检察执法的基本路径.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检察执法中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方圆》2022,(4):72-73
"每一个实务问题的解剖,都表达了我们深刻的自省;每一场讲座的全情投入,都表达了我们对法律的无限崇尚;每一次守候和倾听,都表达了我们对文明与法治的渴望."这段深情"告白",不仅是亚布力检察院为检察文化品牌"司法云庭荟"的宣传短片内容,同时也传递着我们亚布力检察人对检察工作的一种热忱和信念.  相似文献   

7.
2020年底,一部反映新时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律权威的电视剧——《巡回检察组》进入大家的视野,"巡回检察"也成为热门话题。我和同事们在单位食堂吃饭时,总会热烈地讨论这部电视剧的内容,有时还会为了剧中的故事情节争得面红耳赤。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这部剧,是因为剧中的"橙州地区人民检察院"和我们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江北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江北院")一样,都是刑事执行派出检察院。  相似文献   

8.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通过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依法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民事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与适用范围,为检察机关进一步开展民事诉讼活动监督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这一背景下,民事诉讼中的检察建议势必会呈现出新的特点,检察建议的内涵、性质、运用方式等相关问题亟待我们重新审视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国检察权具有全面的法律监督属性,但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所行使的实质上是一种检察司法法律监督,属于狭义的法律监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全面的检察法律监督,没有准确反映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能的法律定位,现阶段更有必要在司法权优化配置的视域下重新审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能的回归问题。鉴此,应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全面复原、充分发挥、及时回归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能,树立"大检察"格局,这既有法理依据、宪政基础,也有司法实践的诉求。途径是:扩大检察机关的外部法律监督权能、加大检察监督力度、提高检察人员素质、提高检察人员待遇,以实现司法公正效率,树立检察机关的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10.
黄成 《法制与社会》2013,(12):150-151
关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内涵,学术界对检察机关给出的解释提出了诸多质疑,检察机关仅能诉诸国情,而这些质疑的悬而未消必然会阻滞我国检察理论的发展,进而增加检察制度改革的风险与成本。本文在阐述了比较解释"法律监督"内涵的可能性后,主张通过历史解释与比较解释的方法,用大陆法系国家的"国家权力之双重控制"来解释我国检察权"法律监督"功能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检察官,一个庄重而响亮的称呼。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我感到无比光荣!在这个法治时代,法律赋予了我们神圣的职责,我们平凡的工作背后,是崇高的事业,神圣的使命!我们肩上挑起的,是人民群众诚挚的托付和殷切的期待。我们要用毕生的心血捍卫法律的尊严,用双手奏响公平与正义的时代最强音,我们要以信念之火,让法律在现实中熠熠生辉。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职业,每一种职  相似文献   

12.
一、2005年检察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2005年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上,贾春旺检察长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理论研究的目标,这就是:“建立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体系,为完善检察制度、强化法律监督、推进检察事业创造良好的理论环境,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这个目标为我们开展检察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围绕这个目标,贾春旺检察长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研究任务。2005年以来, 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围绕贾春旺检察长提出的五个方面任务进行了许多研究,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现行宪法关于"法律监督机关"(第134条)与"检察权"(第136条)之规定呈现出机关定位与权力定性的非对应性,此迥异于"一府一委两院"之其他国家机关,凸显了检察院的独特宪法地位,其蕴含的是法律监督机关的多重宪制功能。法律监督机关之宪法定位规约了检察权行使方式和检察制度的变革路径,检察权行使方式和检察制度的变革丰富了法律监督的内涵进而强化了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检察机关正是在这一良性互动中走上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行法律监督之路。新时代法律监督机关应在其宪制功能与规范内涵指引下,全面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提升对行政权监督的质效,在法律监督新格局中切实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4.
法律服务像医院一样有"急诊"、"内科"、"外科"、"专家门诊"等之分,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像上医院求医问药般地"对症求诊".这种"法律服务门诊"是最近发生在北京市通州区的新鲜事,据称"法律服务门诊"一开业就"顾客盈门".(参见<检察日报>2月24日的相关报道).无独有偶,清华大学在海淀区消协设立"清华法律诊所",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参见3月10日<检察日报>的报道<法律诊所走进中国>).这两件新鲜事昭示着社区式法律诊所和学院式法律诊所将在中国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5.
检察官相对独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孝清 《法学研究》2015,(1):137-153
法学界一般认为,"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中的"独立"是指检察院作为整体的独立,而非检察官独立.但实际上,检察官相对独立具有检察制度内在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必要性:它是检察院整体独立的基础,是"检察一体"的前提和防止"检察一体"弊端的重要措施,是检察官法律地位、活动原则、司法规律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检察官相对独立是依法独立,是党的领导、人大监督和"检察一体"下的独立,是"独立"与"受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各级刑事申诉检察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以"案结事了"为目标,以强化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时代是法治时代,是人权时代。以人为本,尊重、保障、维护和实现人权,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法律人的社会使命。检察机关行使检察侦查权,如何做到既能有效打击职务犯罪,又能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是法治建设和人权保障事业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立足于法治和人权保障,探索人权保障与检察侦查权的内在关系,分析我国行使检察侦查权过程中人权保障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而对现有诉讼模式下人权保障的完善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修改后民诉法使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得到了全面强化。为了使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法律监督权真正落到实处,使之产生理想效果,笔者认为,检察监督工作应当在《决定》精神的指引下,把握好六个"度"。第一,把握好民事检察监督的"高度"。其一,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我国法治体系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检察制度的宪法和宪政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和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探索,在吸取我国历史上政治法律制度精华,总结文革的深刻教训,借鉴人类司法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具有鲜明特点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我国检察制度的宪法和宪政特色与西方各国检察制度相比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我国检察制度具有独立的宪法和宪政地位;二是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和检察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在人民检察院检察监督方面增加了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使得检察建议这一在实践中已经被广泛适用的监督方式终于有了法律上的"名分"。但是此次立法对检察建议的规定过于原则性,对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适用程序、具体规则等方面缺乏细致的规定,因此需要对检察建议的适用作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以期达到预想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