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学生群体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心骨,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人权教育与开设人权法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 ,也是法科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国目前的人权教育大大落后于人权研究。应当加强人权教育 ,特别是通过开设人权法课程 ,整合法科学生知识结构 ,以培养其人文精神和护法维权的意识 ,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人才需要 ,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法制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佘俊凯 《法制与社会》2011,(18):232-233
大学是人才之摇篮,大学生是国家之未来。如今我国的法治建设正朝纵深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初步完成了有法可依的历史任务。在接下来的法治建设中,加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配套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此在现今条件下培养具备良好法律意识的大学生对我国今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从而形成有秩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认为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应具备最基本的两种法律意识,即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同时应通过构造法治之现实和构造法律之真实这两种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总体上缺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大学生头脑,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不仅对于我国的司法行政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我院作为司法部直属的唯一的普通高等警察院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现实路径应是:加强法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教(校);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培育法律信仰和树立法律权威至上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骨干,他们的宪法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宪法的贯彻和实施。他们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树立,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客观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成因,对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新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静 《法制与经济》2009,(22):126-127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骨干,他们的宪法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宪法的贯彻和实施。他们宪法意识的培养与树立,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客观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现状、成因,对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养新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总体上缺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大学生头脑,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路径是:加强法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教(校);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培育法律信仰和树立法律权威至上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法治社会构建的思想前提——法治意识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朝着文明方向发展的主流趋势.当前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存在培养机制不完善、受众群体分布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国家主导型下的模式和社会自发型学习的模式这两个方面进行培养.通过各种途径让公民自觉学习法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最终形成高层次的公民意识倒逼法治中国建设的局面,从而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和谐度.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宪法意识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撑.当前,大学生宪法认知水平较低,高校要加强宪法教育,改革宪法教育的方式方法,多形式宣传宪法,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宪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样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上文化多元化与价值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影响,其中一方面就表现在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信仰作为个体学习生活的一种内在动力,可以为个体发展指引方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既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任务在于培育大学生具有适应现代法治文明发展的法律素养,其内容包括法器物层面上的传授及法意识层面上的培养。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施要求教育主体依法治校,在教育的形式上注重养成教育,关注教育的实用价值,重视实践环节,并依托新的教育教学载体以实现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贯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把依法治国同党和政府自身建设、人民当家作主一道置于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加以强调。然而,要继续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就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顶层设计上,还应当看到作为顶层设计基础的底层架构。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公民及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法律得以信仰、法律权威得以加强的底层架构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中国当代法治语境下的公民及公民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它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本文指出受教育权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树立法治精神、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教育行政执法、畅通救济渠道、加强司法监督以保障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5.
马芳  杨帆  陈好芳  张友虎 《法制与社会》2013,(23):177-178,186
失地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近年来备受关注。失地农民权利意识淡薄集中表现在对自己的权利缺乏足够的认识,权利受到侵害后无法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受教育程度低、法律知识缺乏、维权的成本过高,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因素制约着其维权的行为,而对失地农民法律权利的保护,则主要是从加强法律知识宣传、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维权舆论环境,以及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这几个方面去考虑,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城市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法律信仰是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强大驱动力,法律信仰的缺失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大学生作为建设未来社会的重要群体,其法律素养关乎国家社稷.本文通过对西藏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寻求培养西藏大学生法律信仰的途径与方法,抛砖引玉,以期对大学生法律信仰危机的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法制教育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培养模式。随着我国法治理念的演变以及法治建设步伐的迈进,高校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大学生法治教育在内涵、目的和教育方式上均有别于法制教育,是法制教育顺应时代变迁所发展的趋势。法治教育主导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养成与提升,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与维护,有利于培育社会良好法治氛围,提升国民整体法律意识,进而为我国法治国家的构建奠定法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对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极为关注.受教育权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树立法治精神、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教育行政执法、畅通救济渠道、加强司法监督以保障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9.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宣传教育本身,而在于通过长期的法治实践逐步使全社会树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信仰,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依法维权。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同时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并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系统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逐渐觉醒,维权活动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但就整体而言,大学生维权现状并不乐观。学校应当根据现状引导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权益观,健全规章制度,构建大学生维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