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邓欣倩 《江淮法治》2010,(20):22-22
近年来,我们的生活似乎与“涨价”结下了不解之缘。房价是不必说了,一涨再涨,已经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头等问题。今年以来,各类商品的涨价潮越发汹涌,食品涨价了,服装涨价了,出租涨价了,银行收费涨价了.景点门票涨价了,煤气、水、电、油等,无一不在疯涨。有人戏称,除了工资没涨,其他都在涨。对于消费者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由政府指导或定价的商品价格,哪怕是些微小的上涨都会非常敏感。本期,我们就来说说“涨价”这个关乎民生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昨天色子涨了一毛,今天烧饼又涨了一毛,你说,我喜欢吃的这馄饨什么时候涨呀!”在早餐摊儿前,我身边的一位老大爷半开玩笑地问摊主,显然他是这里的常客。虽然他和摊主已经极熟了,还是对涨价表示了不满。  相似文献   

3.
谁瓜分了中国的名山大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雅华 《检察风云》2005,(10):64-65
自2004年底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关于调整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纷纷涨价。于是,旅游景点门票涨价的多米诺骨牌倒下了第一张,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跟进:故宫涨得,凭什么我们就涨不得?旅游景点门票大涨价,似乎是市场经济使然,门票也是调节旅游经济的杠杆。然而,透过门票,人们在思考:中国的名山大川的门票涨价,谁说了算?涨价的理由名山大川旅游景点的门票涨价的理由大致是一个版本,异口同声,无非这么三条:一、为开发旅游景点,借了银行的钱,要还贷。二…  相似文献   

4.
冷眼 《检察风云》2010,(23):75-75
蔬菜涨价了,黄豆、花生、食用油……涨声一片。其实,物价飞涨早已是必然的事情,看一看最近几年我们都做了些什么,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相似文献   

5.
近日,澳优、雀巢等部分洋奶粉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其他部分品牌洋奶粉也准备涨价。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持续走高,全国上下正在控物价、保民生,而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达60%的情况下,仍顶风上调价格,原因在于这些洋品牌掌握了国内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说涨就涨,底气十足。洋奶粉顶风涨价近年来,洋奶粉价格涨幅惊人。据海关总署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奶粉41.4万吨,增长67.8%;平均价格为每吨  相似文献   

6.
油荒袭来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留给国人一个心慌的集体记忆。这不,电荒、水荒刚刚有所缓解,油荒就来了。王女士是北京一家媒体的工作人员。8月12日下班前,她接到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丈夫打来的电话,让她马上把车加满油,因为他听说第二天汽油又要涨价了,而且那消息还说得有鼻子有眼,说93号无铅汽油每升涨4毛钱。王女士开始还有点将信将疑,因为距上一次汽油涨价才过了仅仅半个多月,心想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一次涨价吧。不过,她随即想起了各地正在闹油荒的新闻和所谓国内外汽油价格“倒挂”的报道,也就确信无疑了,并随即将这一消息转发给几…  相似文献   

7.
赵也初 《检察风云》2008,(23):64-65
我国房地产商品化的历史不长,前期的渐起渐落已成历史,对于是否已形成规律性周期.学界尚无定论,而房价真正大涨的是在进入本世纪以后的七八年中,大部分地区涨幅都在三倍左右.在此期间,政府频频出台调控政策企图压低房价,国家层面的就有国务院几个部委联合发文,央行、财税总局用加税、加息等调控房价,结果是"你调你的,我涨我的",民间戏称"调控变空调".我们不能说谁不服从调控,只能说市场不买账.……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一轮“集体涨价”的消息中,包括“北京市护理费拟涨10倍”。  相似文献   

9.
1996年听证会制度确立,至今已走过了10个年头。价格听证制度在国外虽然比较普及,但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中国消费者协会4月26日表态说,价格听证制度要防止走过场。“逢听必涨”,听证会“四宗罪”中消协和甘肃省消协专门邀请相关人士对我国价格听证制度进行研讨时认为,我国现在的绝大多数价格听证会存在“逢听必涨”等四类问题。一、绝大多数价格听证会是“逢听必涨”,但其涨价理由常常让人难以信服。某些公用事业、公共服务业一边要求提高收费价格,另一边却在支付巨额工作餐费、给予管理层高薪、为工作人员提供业内特殊福利待遇。其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涨价"成为一个很耳熟能详的名词。不管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公园、茶馆,人们口中最常听到的谈资便是什么什么又涨价了:粮食涨价、肉涨价、油涨价、房涨价、方便面涨价、奶粉涨价、豆制品涨价、液化气涨价……涨价的影响正悄悄地渗透到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账单也在随着这些物品的上涨而跳跃到一个个新的数字。在一片涨价的浪潮中,政府制定了各种措施力挽狂澜,安徽省也出台了《安徽省价格条例》,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们期待物价在各项政策和法律的影响下,能够稳定和回落。  相似文献   

11.
苏维埃国家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小农国家,农业和农民是制约苏联发展的根本因素。列宁对这一国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其标志就是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正确的理论。研究列宁的农民问题理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70%的大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春节过后,北京出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年前火热的新房市场“静悄悄”,但有关二手房坐地涨价的消息不断,中介也“火上加油”,不分黑天白夜发送手机短信,催人卖房、买房,告知“税费要涨、房价要涨”。北京二手房市场果真一夜之间大火以么?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生活》2010,(3):M0001-M0001,3
今年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使得煤电气等能源格外紧张,让久违了的限电限气现象重入我们的生活。异常的气候所导致的能源紧张,让我们不得不面对重新调整能源、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体系的问题,一系列的涨价似乎不可避免。最近,围绕着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资源类产品的涨价问题,各地相继举行了一系列价格听证会。舆论除了对“逢听必涨”这个现象颇有微词外,对听证会程序上的瑕疵似乎意见更大,“作秀”、“被代表”、“走过场”等质疑声不绝于耳,在一些地方的听证会上还发生了抗议、扔水瓶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11,(1):58-58
法官: 前不久,我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了:小区物业公司突然宣布,物业费每平方米上涨3角。物业费的标准在合同中写得清清楚楚,怎么能说涨价就涨价呢?小区内议论纷纷,大家态度不一致,行动也不统一,有的已按涨价后的标准交了物业费,更多的人则跟我一样,拒绝承认物业费上涨。因涨价后的标准执行不了,物业公司宣称要停止服务,我们也不愿逆来顺受,事情便僵持下来。我想问一下,事先约定好的物业费能不能涨价呢?  相似文献   

15.
市场篇 部分农产品受灾价格上涨 八角:货源短缺借机涨价 4月15日,在广西高峰天然香料物流中心,不时见香料商互相讨论行情、议价计货.米自河池的批发商程胄透露,令年八角收购价一直在涨,由年初的24元/公斤一路涨到32元/公斤,后又回落至28元/公斤."八角短期内仍会是高价."程胄坦言,"大部分批发商没有炒八角,每进一批货都迅速清空,涨价是供需问题,在北方市场大量需求下,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对于海南省乐东电机厂下岗女工林美凤来说.2002年9月3曰是一个噩梦开始的日子。这一天。邻居杨大姐风风火火地跑来告诉她:“定安福园的墓穴这几天卖疯了.你快去看看吧。买墓穴就跟买房子一样。等涨价了再抛出去。”杨大姐说完.拉着林美凤就直奔定安福园的销售处——海南泰天实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7月酷暑难耐,但比起炎热的天气,人们更关注的仿佛是压在头顶上的“涨价”二字。2006年中国的“涨”声此起彼伏,油价在涨,房价在涨,水电价格也在涨所致,并有明显的通货膨胀上涨趋势。面对如此“涨”势,牵动中国痛感神经的仍然是能源石油问题。国际经济、政治和市场条件,以及国家区域经济需求、政治紧张以及市场惯性,都是形成油价再涨的可能因素。另外,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为3.5亿吨,而原油产量为2亿吨,原油缺口将达到1.5亿吨,2020年缺口将增至2亿吨左右,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的61/,2020年石油消费量的76.9/要依靠进口。依此可以肯定,中国石油价格上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1月9日,对于莎尔巴特·古拉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她在阿富汗喀布尔受到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的接见.加尼总统说:“我说过很多次了,我还想再说一次,直到把所有难民吸收回国前,我们的国家都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生活》2014,(3):58-59
正法眼查漏(接上期)到了这时候,检察官莫里斯只能承认自己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没有把全部文件都转交给史蒂文斯的辩护律师沙利文。"我们承认我们犯了一个大错误,"她说,"但是这个错误对于被告来说并没有损失。"此刻,沙利文担心的是检方证人威廉姆斯的态度。威廉姆斯在史蒂文斯家装修时当监工。一开始,检方就将威廉姆斯列入证人名单。威廉姆斯还为此经历了几  相似文献   

20.
上千学生"夜砸食堂",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上人吃惊的消息.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这样的行为都是这个崇尚文明的社会所必须排斥的.然而,当暴力成为事实,我们该想和该做的,更多的应该是去找学生施暴的根源. 该校学生小陈接受采访称,11月21日过完周末返校后,他们就发现食堂的开水已经从每瓶7角上涨到1元,次日又发现每份饭菜的价格标准都上调了5角,面包、加饭也都涨了价.食堂如此连续涨价,也太快了点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