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     
《法律与生活》2010,(23):3-3
《对话西藏:神话与现实》 如果东西方不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人们对西藏的理解;像盲人摸象:因忽略事实的完整图景而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本书除了收录李希光教授与中;西方学者、记者围绕达赖问题、西藏的文化与现代化等话题展开思想交流的文字实录。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6月25日至29日,第四届中美法律交流论坛暨第二届中美调解国际研讨培训会议在长沙召开。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院长覃红卫应邀出席。会上,中美法律交流文丛首发面世。其中,《对话与交融:中美陪审制度论坛》一书中收录了覃红卫的个人论文《对基层法院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刑警与科技》2006,(5B):69-69
“面对面”,是我们安防人畅所欲言的地方。是企业与政府.作者与读者、高管与职员沟通的桥梁。“面对面”。 是安防技术&产品。工程&管理交流的平台。 “面对面”,是《中国公共安全》杂志对话安防行业的桥梁。 “面对面”,还是安防行业PK的舞台。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流通道,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名著《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一名,他给丝绸之路的定义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这一称谓很快得到了东西方学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好书推荐     
人权报道读本李希光郭晓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定价:48元这是一本以中国视角向世界阐述中国的人权观和人权进展的书,目的在于提高中国新闻媒体在人权报道上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水平,激发编辑记者对人权报道、新闻公正、新闻准确、新闻真实、人权法律等话题的敏感性和准确把握,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人民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6.
陈芳 《法制与社会》2010,(21):281-282
作为西方政治学界近二十年来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主张参与者之间地位平等、公民的普遍参与、对话和交流,参与过程中的权力制约,批判性反思,自由而开放的讨论以至于最终达成妥协和共识。本文在分析这一复兴的民主范式魅力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并提出其对我国民主建设的借鉴所在。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又离不开文化的形塑.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西方现代文化和商业文化在香港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交融的过程,从侧面反映了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又为探讨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形成史提供了线索.因此,解构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文化脉络,洞察港人观念体系形成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内地和香港思想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罗蒂认为:思想交流是一种旨在达到相互理解的对话。对话有两种隋况:一是在同一语言规范内展开的,叫“常规对话”;一是在不同语言规范之间进行的,叫“非常对话”。常规对话中发生的思想冲突,不难根据同一规范达成一致的意见.但非常对话之间的思想冲突,却不可能以对话者各自的规范为根据来消除。几年来,我国法学界对法本质的争论见智见仁,莫衷一是。虽呈百家争鸣之象,却也暴露两大缺陷,一是以经学思维方法代替科学思维方法;二是语义歧生、概念混乱,无法进入常规对话。因此,我认为,必须以科学思维方法使法学争论从非常对话,进入常规对话。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监督》2008,(5):F0002-F0002
5月16—18日,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二届研讨会在中国重庆市成功举办。来自世界五大洲64个国家、国际组织及地区的193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总检察长、司法部长、监察部长、审计署长、反贪机构负责人等政要。本次大会以“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犯罪”为主题,参会代表交流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经验,研讨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新思路,在交流对话、凝聚共识、加深友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5,(11A):56-57
与其说安障会对于很多人好像已经演变成一种习惯,不如说是一个休息与交流的机会——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能让异地的安防行业朋友相聚、相约,交流、恳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选择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间形成两个高峰,一是古代日本大规模地输入唐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开创出著名的“律令时代”;一是晚清中国急速地输入近代日本的法律文化,开启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唐代中国法律文化到日本,晚清日本化的西方法律文化到中国,这种交流不仅深入历史而且影响未来。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交流双方尤其是输入方的对象国及其输入途径的选择,主要受信息、国情、政制、目标和国际环境、法律传统以及人力物力的限制。晚清中国“变法修律”的参照模式经历了从美英到法德最后选定日本的必然过程。唐及清末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选择具有双向性和典型性,这既是比较法律文化分析的范例,又是思考当下中外法律文化交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员内部交流,增强队伍活力,优化人才结构,2021年1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人员内部交流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就健全法院人员内部交流机制,进一步拓宽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交流渠道,促进法院人员多岗位培养和锻炼提出了具体举措。为便于实践中正确理解与适用,现就《若干意见》的起草背景和过程、思路和原则、主要内容等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恢复性司法是近年来西方新兴的刑事犯罪处理模式,强调恢复犯罪所造成的损害以及预防和控制犯罪。基于被害人权益的保护,主张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促使加害人、被害人和社区之间进行对话、沟通和交流,并最终达成协议以解决有犯罪所引起的利益冲突。本文在回顾了历史上关于刑事冲突和纠纷解决方式演变的基础上,阐述了恢复性司法的有关内容,提出我国构建恢复性司法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京奥运会临近,西方就达尔富尔、西藏等问题掀起抵制浪潮。由于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及其中心主义的影响,奥运政治化在中国主要表现为民族问题国际化、统一问题集中化以及人权问题焦点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是我国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新确立的一项制度,这既是对国际成功食品安全治理经验的借鉴,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社会共治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是,这一制度的落实还需要更为完备的规范设计和更为积极的实践探索.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实践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明确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内涵,丰富风险交流的内容;二是扩大风险交流主体,赋予不同主体平等的交流地位;三是注重风险交流的及时性,突出交流方法的针对性;四是强调风险交流的互动性;五是充分发挥媒体在风险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侦查询问中侦查人员与证人缺乏效率的交流严重制约着证言提取的数量与质量。良好的交流技巧有助于促进询问双方亲和关系的建立,实现询问控制权的平衡,改善证人的描述质量以及提升证人参与刑事司法程序的意愿,从而能够实现询问双方互动与交流的最大化,确保侦查人员获取言词证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月3日至7日,外交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环球网组织20多位传统媒体代表和微博名人访问日本,与日本政要、媒体同行和全日空等企业进行多层次对话与沟通,尝试以非官方渠道为中日关系把脉,寻找突破困境之道.从交流成果看,双方不同层面的认知存在温差,不同领域的往来存在失衡,打破僵冷现状难度不小.  相似文献   

18.
动态     
《中国律师》2013,(6):87-89
司法部:吴爱英会见芬兰司法部长安娜·哈里森5月21日,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在司法部机关会见了应邀来访的芬兰司法部部长安娜·哈里森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两国司法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友好会谈。会见后,两国司法部长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和芬兰共和国司法部合作与交流谅解备忘录2013-2016年执行计划》。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参加了会见。  相似文献   

19.
吴经熊与马锡五:现代中国两种法律传统的象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喻中 《法商研究》2007,24(1):134-139
清朝末年以后的中国法律传统可以称为“现代中国的法律传统”,这一现代法律传统又可以分为两翼:以吴经熊为象征的西方化的法律传统与以马锡五为象征的乡土化的法律传统。二者各具价值、各有自己的空间与领域。这就有必要正视两种法律传统之间的隔膜与对峙状态,在它们之间建立起相互对话、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当前国际、国内文献信息建设和资源配置的状况,信息在竞争中的重要,现代社会对于信息服务业的要求;实现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法律文献信息交流、管理方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过程中的障碍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