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我国司法监督机制的整体建构 (一)司法民主、司法监督与司法独立: 在现代司法理念中,司法独立与司法民主是并行不悖的。司法民主,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司法制度建构和运作的一种正当性要求和原则,即:司法权的行使应该受到人民的制约,司法活动应该有民众的参与,司法的运作应该受到人民的评价,司法人员应该受到人民的监督。司法民主是实现司法独立的前提要求、其实现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司法严格  相似文献   

2.
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在我国的真正确立 ,一方面必须正确认识作为司法独立原则重要来源的“三权分立”学说 ,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下 ,借鉴“三权分立”学说严格分工与制约的合理形式 ,为司法独立扫除观念上的障碍 ;另一方面必须建立以人民代表大会为顶点、以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为两角的正三角形结构模式的国家机关相互制衡机制 ,并相应改革司法内部体制 ,为司法独立扫除体制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司法公正要求司法主体在处理案件时只服从法律的公正或正义。如果司法机关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受制于各种因素,也就是说司法不能独立,司法公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被各国宪法所采用。但是我国多年来关于司法独立仍然只是一个美好  相似文献   

4.
周立英 《行政与法》2007,(4):122-124
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均系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原则,二者应当保持良性互动的关系。然而传媒活动稍有不慎就有妨碍司法独立之嫌,司法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也会拒斥传媒。由于传媒与司法具有明显的角色差异,因此必须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传媒的正当报道权利。  相似文献   

5.
范愉 《中国司法》2004,(6):13-17
(一)司法民主、司法监督与司法独立:在现代司法理念中,司法独立与司法民主是并行不悖的。司法民主,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司法制度建构和运作的一种正当性要求和原则,即:司法权的行使应该受到人民的制约,司法活动应该有民众的参与,司法的运作应该受到人民的评价,司法人员应该受到人民的监督。司法民主是实现司法独立的前提要求,其实现途径是多方面的,包括司法严格适用法律,司法权限的节制,议会对司法官人事任免、财政预算等方面的制约和保障,陪审、参审制,以及公众和媒体等对法官行为的日常监督,等等。  相似文献   

6.
一、对司法权进行法律制度性的监督和制约 目前,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已到攻坚阶段,有学者指出:“司法独立并不是一项无条件的绝对性律令,应当看到,只有具备适当必要的条件时,司法独立才能成为一项良性原则。”司法独立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司法独立的确立是以理性的法院和公正的司法为前提的,如果法院的理性不足,缺乏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要处理好人权保障与打击犯罪、实事求是与无罪推定、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监督制约与司法独立、国际准则与本国国情这五大关系。我们应当以人权保障前提下的犯罪追诉原则、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的无罪推定原则、“公正优先、兼顾效率”原则、监督制约条件下的司法独立原则以及司法国际标准优位原则作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8.
冲突与平衡:人大监督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维护司法权威,没有司法权威,就不可能有法治的权威。但司法权威必须建立在公正而有效率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社会信任的基础上。司法不公正或者没有效率,就不可能获得社会的信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稳定的权威。历史经验证明,保证司法公正,一方面离不开司法独立,没有独立就没有公正;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对司法的监督,包括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也包括外部的监督。在我国,外部监督既包括媒体的监督、检察机关对审判机关的监督,也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9.
论司法体制改革的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正确的司法体制改革的原则,在当前研究和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党和国家关于政法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司法体制改革应当坚持从国情出发原则、最广大人民利益至上原则、司法独立和司法监督相平衡原则、公正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吸取外国司法经验又决不照抄照搬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效能的原则以及统筹协调、循序渐进原则。  相似文献   

10.
王大敏 《法学杂志》2003,24(3):51-53
在我国人大对司法的监督具有宪法根据 ,与司法独立原则并不矛盾。人大监督应当包括对个案的监督 ,但应当坚持事后监督原则、程序监督原则、集体行使监督权原则  相似文献   

11.
司法独立在中国语境下,在官方文件中,是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来表述的.从十五大的报告就开始这样表述,一直到十八大.怎么理解在中国这样的一个政治体制下坚持司法独立?这个问题最敏感的落脚点就在于如何处理党的领导和司法独立的关系问题.这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在西方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在中国,如果能破解这一难题,司法独立就有望突破,有望取得实质的进展. 目前的司法改革实际上是要建立司法的公信,确立司法的公正.但是,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根本的出路就是坚持司法独立,要正确处理司法独立和党的领导的关系问题.对于过去某些说法和传统观念,应当进行反思.过去通常把党的领导和司法工作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在司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解读为党对司法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命.这样一种观点导致了司法的不独立,导致了司法的行政化、地方化趋势.从实践效果看,地方党委对司法个案办理、人事任免方面的过多干预,导致了审判案件不是依据事实与法律,而是依据党委的指示、命令.赵作海、佘祥林等案件都是由个别地方党委领导对司法的不当干预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司法改革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独立是法治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所确立的一项原则。在我国 ,由于缺乏司法独立的历史传统 ,同时干扰司法独立的因素很多 ,由此产生诸如司法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司法弊端。文章认为 ,理顺政治权力和司法权力的关系 ,改革司法体制、司法机关财政体制和人事体制 ,是完善司法独立、推进司法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法官承担司法责任的重大前提是享有完全的独立性。不论是成熟的还是发展中的法律制度都面临着一个困境:如何在不侵犯法院发挥其基本作用所必需的司法独立的条件下限制滥用司法权力而确保充分的司法责任和约束。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反思。努力实现司法独立与司法责任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4.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 ,也是司法改革的目标 ,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如何构建中国的司法独立 ,有必要从中国司法独立的主体、模式和保障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司法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在这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司法工程当中,司法独立无疑是一个突破口。虽然我国早已确立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有人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司法独立",但日渐加快的社会民主化、国家法制化进程使司法独立的种种不足暴露无疑。如何确保司法独立原则得以真正贯彻即如何实现司法独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也成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完备的制度来保障司法真正独立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司法独立原则是一项为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原则,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障,而我国司法制度中的司法存在征行政化的倾向,成为我国现行司法制度中的一个特点,也是近年来为许多学者所诟病的司法制度的一大弊端。本文从司法独立理论的要求出发,确立司法行政化的合理界限。有利于人们认清司法独立的内在含义,能够使人们对司法行政化有理性的认识,消除对司法行政化盲目的排斥心理。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司法独立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对中国法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波澜壮阔的法律全球化浪潮,在司法独立的价值取向问题上,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现行宪政的体制下,完善我们的司法制度,而不是全盘接受西方司法独立的政体模式及其所谓西方法律理想图景并根据它们去建构中国的司法体制。只有坚持理想制度建构与司法独立实践目的相结合以及司法独立的国际化标准与中国国情融合的价值理念完善中国的司法独立制度,才能在保障司法公正与权威的前提下,使中国以主权国家和主体国家的身份角色参与世界的法制现代化和全球化,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法律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民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的主要含义不是主体意义上的,而是一套保障人的尊严的制度与规范体系,司法民主是与此相关的要素的综合。由于对司法民主作大民主式的误读,产生了长期将司法民主与大众司法等同、将司法民主与司法职业化和司法独立对立起来的认识。这一认识上的偏差已经对中国的司法产生了严重误导,甚至可能会促使司法改革倒退。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大众司法就其主要倾向是非民主的。司法职业化和司法独立是司法现代化的产物,它们是司法民主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司法民主化建设必须抓住以下几点:坚持司法职业化的方向;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人民化;提高司法规范的民主含量,将宪法规范的民主权利迅速具体化;进行司法独立的制度建设,使司法真正能担当起人权守护神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法官负有坚持和维护司法独立的义务,是许多国家司法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例如,加拿大《司法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2条规定,“法官应当支持和维护司法独立,并在维护个人独立和集体独立方面成为表率。”美国《司法行为准则》第1条规定,“法官应当维护审判的公正和独立。”但在很多人看来,司法独立作为确定政治权力框架的一项基本原则,与法官个人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因此,让法官在维护司法独立方面承担司法职业道德责任,未免过于严苛。即使两者确有关系,也很难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界定此项职业道德准则的范围和…  相似文献   

20.
论司法改革     
司法改革的关键在于司法独立,而司法独立的前提是权力分立与制衡,而从中国司法的传统和现状来看,司法权始终是行政权的附庸。司法改革的突破依赖于人们从观念上认识到司法独立与加强党的领导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进而从政治体制改革入手,确立可以与行政权相抗衡的强大司法权,并在制度上保障法官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