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沁立 《党课》2014,(6):101-104
记忆中,我上小学不久,需要填的一张表格上有“籍贯”一栏。我不认识笔画繁多的“籍”字,更不明白“籍贯”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谁砸公安局的牌子,我们就砸谁的饭碗 知为吏者,奉法而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 1994年4月,李文喜走马上任辽宁省本溪市公安局局长。 作为一方“官吏”,谁不希望自己的领地莺歌燕舞,安居乐业呢! 然而,他一戴上公安局长的乌纱帽,便恶梦不断,也  相似文献   

3.
封建社会官吏道德评估的主体是君主和上司。是否为王室效忠成为评判官吏德行的第一标准。与此相适应,各级官吏为了自身利益总是提拔效忠于自己的人。如东汉有权推举者是累世公卿家族,征召人才则由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和地方长官把持。被推举者为了官位利禄不惜卑躬屈膝,曲意逢迎或肆意贿赂。隋唐之后实行科举考试制略微好些,但应考官竟成了考生的“恩师”,考中者要对“恩师”效忠。历朝历代官吏的升降都是由上司决定,在下者必须绝对服从上司,处处表现出对上司的忠贞不二,这样形成一个只对上负责不对民众负责的习气。同时也使营私、…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官吏的“为官经”,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广纳言,二是善用人。一、广纳言。明代薛瑄《薛子道论·下篇》云:“为政,通下情为急。”而下情的通晓,途径之一就是广纳言。汉代醒宽《盐铁论·刺议》中说:“多见者博,多闻者知,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是说见得多的人知识广博,听得多的人头脑智慧,拒绝接受别人意见的视听闭塞,自己独断专行的遭到孤立。明代张居正《论时政疏》中说:“明主不恶危切之言以立名。”意思是说,明君之明在于能听  相似文献   

5.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头脑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日常  相似文献   

6.
康 熙一生勤于政事 ,以身作则 ,因而严格要求群臣 :“凡为臣子 ,必实心任事 ,兴利除弊 ,不苟且塞责。”他说 :“昔人有言 ,正朝廷以正百官 ,正百官以正万民。举贤退不消 ,正百官也 ,二者不可偏废。如但举贤而不退不消 ,则贤知所勉 ,而不消者不知所惩。”康熙所讲的治国先治吏 ;贤能者上 ,不消者下的治国方略 ,在今天也不失为治政良诀。治吏贵在公正严明 ,严格甄别 ,把好的官吏提拔上来 ,坏的淘汰下去。不然的话 ,只有好的勤于职守 ,那坏的不给予应有的惩罚 ,就会“一只老鼠坏了一锅粥”。甄审是通过御门听政 ,直接考核鉴别官员的才能和勤惰 …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和工作实践中,陈云在哲学、经济、党建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这些思想的精华集中体现在他常讲的九句话、一百个字上,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难者在弄清情况,不在决定政策";"做大事都是从做小事开始的";"宁可稳当一些,不要冒冒失失";"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七分经济,三分政治";"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搞经济工作,一定要多方考虑,统筹兼顾";"真正为人民谋福利"。陈云的"百字真言",其思想精髓和方法要旨可以进一步概括为"实""稳""高""本"四个字。深刻体悟陈云的"百字真言",可以对学习、研究和领会他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特别是蕴涵其中的思想智慧和领导方法起到一定的引导入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声人去后     
政声人去后忠言据《辞源》解释,“政声:官吏的政治声誉。”《后汉书·杜根传》,“位至巴郡太守,政甚有声。”乃是政声的最早出处。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唐风集》中写有“惟凭野老口,不立政声碑”则是对政声这一名词的最早规范。但凡为官吏者,都有政声之说。所不同仅在...  相似文献   

9.
正郑板桥有对联写道:"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修身立德乃做人之根本,不仅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亦是其为政致仕的纲要。王安石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张衡说,"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罗隐说,"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修身立德对为官从政者而言,具有亘古不变的本源作用,"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相似文献   

10.
“ 狼 来 了” 的 故 事 妇 孺 皆 知 。但 正 如 一 句 广 告 词 所 说,狼 来 了 并 不 可 怕, 失 去 诚 信 最可 怕 。 两 千 多 年 前 孔 老 夫 子 就 说 过:“ 人 而 无 信, 不 知 其 可 也。” 管 子 也 有 言 曰:“ 诚 信 者 ,天 下 之 结 也。” 这 二 位 先 哲, 分别 把 讲 诚 信 当 作 做 人 的 根 本和 治 理 天 下 的 关 键。 看 来 从 古到 今诚 信 都 是 不 可 或 缺 的。否 则, 由 此 带 来 的 损 失 是 难 以弥 补 的。 经 商 自 然 也 是 如 此。 据 传 媒 报 道,在 过 去 的 2003年 由 于 一 些 厂 家 和 商 家 不 …  相似文献   

11.
先淡吃三口     
孙建明 《学习导报》2012,(12):60-60
宋朝倪思曾讲一事:“余尝入一佛寺,见僧持戒者,每食先淡吃三口,第一,以知饭之正昧。人食多以五味杂之,未有知正味者,若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昧也。第二,思衣食之从来。第三,思农夫之艰苦。”  相似文献   

12.
先淡吃三口     
宋朝倪思曾讲一事:“余尝入一佛寺,见僧持戒者,每食先淡吃三口,第一,以知饭之正昧。人食多以五味杂之,未有知正味者,若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昧也。第二,思衣食之从来。第三,思农夫之艰苦。”  相似文献   

13.
梅桑榆 《唯实》2008,(1):93-94
朝廷乃封建时代中央政府机构,因历史变化、世事更迭已成故物。却不道今日某些地方、某些单位之权要部门也有朝廷之威势,俨如朝廷之小者也,真是匪夷所思。今日之小朝廷,没有宫阙禁垣,不设三省六部,无一班可以安邦治国的文武大臣,更无下旨颁诏号令全国的权力。论其规模,大者不过院子一座,官吏百余;小者不过办公室数间,人员十几。规模如此之小,何以有“朝廷”之威名?因其本质上与古代的朝廷多有相似之处也。  相似文献   

14.
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坚持三个维度,即:"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三个维度分别论述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三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使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15.
何成 《理论学刊》2001,(6):103-105
一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曾指出 :“中国古代上下几千年 ,细读历史 ,政简刑清、官吏廉洁、生民乐业的时代 ,简直是黄钟大吕之音 ,少得可怜。”(《吴晗选集》第 2 71页 )从明初政坛的吏治情形来看 ,确实如此。明初 ,各级官吏贪赃枉法 ,地方豪强横行无忌 ,严重影响了明初的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明初官吏的腐败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利用到户部核实钱粮、军需的机会 ,上下其手 ,中饱私囊。明制规定 ,户部每年岁终应对各地所上收支账籍进行审计。布政司和府州县衙每年都得派计吏到户部报告钱粮、军需等财政收支项目 ,经过户部集中审核无…  相似文献   

16.
黄埔军校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前,是所国共合作的军校。闽西有不少革命青年先后进入该校学习,有的成了工农红军的骨干,如第四期龙岩籍学员林野,在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后在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参谋长等职。现将第一期至第八期闽西籍的学员52人(其他分校和籍贯待查的学员除外)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开发传统道德中与官德要求有关的并具有现实意义的资源我国历代都十分重视吏的道德品质。早在夏朝就有所谓的“夙夜惟寅 ,直哉惟清”的政治清廉思想。西周时 ,更是接受了夏商两代后期由于官吏失德而毁政亡国的教训 ,在选拔官吏时特别强调道德品行 ,以“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作为选拔官吏的法定标准。秦朝的职官管理制度也十分注重官吏的道德品质。秦律中规定了“五善”与“五失”的考课原则 ,对官吏的道德品行进行考察。汉朝时伴随着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礼义道德教化被置于治国的首位…  相似文献   

18.
缘书求道     
读书为学最紧要的是明哓读书之道。每见同为读书之人,有人虽饱读卷籍、皓首穷经而无所成,有人虽所学不多,竞也有能以半部《论语》而指点江山、垂治天下,其结果可谓天壤之别。或日,人无书缘,谈何求道,而缘书以求道者,非经一番磨砺,恐难登堂入室。回忆自己读书旧事,尤有此感。  相似文献   

19.
缘书求道     
读书为学最紧要的是明哓读书之道。每见同为读书之人,有人虽饱读卷籍、皓首穷经而无所成,有人虽所学不多,竞也有能以半部《论语》而指点江山、垂治天下,其结果可谓天壤之别。或日,人无书缘,谈何求道,而缘书以求道者,非经一番磨砺,恐难登堂入室。回忆自己读书旧事,尤有此感。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文统筹于义理、考据、辞章(修辞词章)、立诚、经世、致用,根植开元发端于中华先祖开天辟地之原本勤劳生活实践,宗法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和合,生生不息。"之乾坤屯三德之正道之纲纪之法理。师法传承于——"…提携天地,把握阴阳,知于术数,呼吸精气,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形于神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