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红 《东北亚论坛》2019,28(3):90-101,128
受中日政治关系改善、"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丰硕成果等因素影响,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使得中日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的政治经济基础更为夯实。中日两国正在积极探索以第三方市场合作为重心,以东盟合作为起点,以基础设施、物流、节能环保、金融等领域为重点进行深入合作的可行路径。但在推进合作的过程中,依然受到中日关系回暖的可持续性、日本政府与企业对待"一带一路"建设的"温度差",以及沿线国家现实风险等问题的困扰。需要两国政府继续对中日关系予以精心呵护,不断为中日关系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需要日本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消弭"温度差";需要中日双方通过信息共享来规避投资风险。据此来开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合作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地区是周边,"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领域要吸引发达国家参与。日本是中国重要邻国,且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经营时间长、积淀深,因此争取其参与开发"一带一路"市场的意义重大。面对"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超过预期、孤立中国的政策收效甚微和本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日本对参与"一带一路"的认知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否定与质疑到模棱两可,再到考虑参与,再到寻求有限合作和试图对"一带一路"走向、规则制定等增加影响,日本政界也多次释放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信号,中日关系亦重现改善趋势。本文分析了日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中日具备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历史经验、现实需要、合作理念、经济基础和民意基础。未来中日关系的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如何转变认知以减少误解和误判,增进沟通和理解,找到两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通过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等方式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将对中日关系、地区和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提出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指中外多国企业共同在第三国市场开展经济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在三方合作理念基础上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第三方市场合作主要是通过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合作,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首脑外交的推动下,第三方市场合作已呈现法律与机制建设先行、融资与项目合作齐头并进、以非洲和东南亚为重点区域等特点。第三方市场合作强调企业主导、政府推动,通过开放的、包容的合作,实现发达国家技术和中国产能优势的互补,推动第三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实现1+1+1>3的"共赢"效果。随着"一带一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与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越来越多地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一模式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浩  叶鑫宇 《和平与发展》2023,(1):133-152+157-158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创新性的国际合作模式,深刻诠释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后疫情时代,在碳中和目标下,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将成为两国拓展新兴领域、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减碳工程和固碳工程作为主要路径,以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智造和绿色金融为核心框架,以氢能产业为战略优先发展方向,以新能源电池产业为发展重点的中日绿色低碳第三方市场合作前景广阔。对接第三方国家绿色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中日两国以及第三方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构筑“三赢模式”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中日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也符合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市场合作(third-party market cooperation)是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倡导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主要表现为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第三国进行投融资、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基于已有项目实践,根据中国与发达国家企业在东道国合作的密切程度,本文归纳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4种融资模式,分别是"共同承建""一方出资、一方承建""合资"与"共同出资、共同承建"。影响第三方市场合作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国与发达国家资本充裕程度的差距以及东道国政治环境的稳定程度。中国与发达国家资本差距越小、东道国政治环境越稳定,越有可能达成"合资"与"共同出资、共同承建"这两种合作密切度更高的融资模式。目前中国已与十余个发达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其中中日两国的第三方市场合作进展得最快。本文基于越南宜山水泥厂、泰国东部经济走廊、中欧班列等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代表性项目案例,验证上述关于融资模式选择的假设,并建议下一步研究议题应包括第三方市场合作融资模式的国际合作机制、国际规则及投融资争端解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第三代中国领导人是如何看待90年代的中日关系的?21世纪的中日关系将怎样构建?这些都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 199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京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时说,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合作的潜力很大,两国合作有着许多有利条件。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日本对中国的古文化了解较深,两国地理上的距离也很近。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整个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但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否会受到邻国日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三个地区与中日两国贸易比重显著大于其他地区,中日两国贸易竞争存在加剧的趋势,此外,中国仍然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仍未脱离早期以日本为核心的"雁行结构",日本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越中国;第二,中亚、南亚和中东欧国家对中日两国贸易规模整体偏低,但中国领先日本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中国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影响;第三,"一带一路"范围内,中日互为最大贸易国,但中国对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为主,并呈贸易出超,短期中国仍需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中国不能以牺牲与日本贸易为代价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第四,中国需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技术,与日本在竞争中共同构筑稳定的国际分工体系。总体而言,中日两国在东北亚、东南亚和西亚各具优势,但中国不足在于缺少核心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格局中仍受制于日本,因此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也必然受到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冯昭奎 《国际安全研究》2013,(1):79-90,157,158
中日关系既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又有1894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战后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中日关系开始了"第三个历史"。中日关系"第一个历史"是日本向先进中国学习、在实力比较上是"中强日弱"时期。然而日本作为一个狭窄多灾岛国,有着强烈的扩张生存空间意识,在唐朝和明朝,中日间发生过两次军事较量,都以日本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只有一个既先进又强大的中国,才能使日本折服甚至追随。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脱亚入欧"之路,其后又走上了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的邪途。1894年甲午战争成为中日实力对比的转折点,即从"中强日弱"转变为"日强中弱"。二战后,中日关系"一强一弱"成为历史,并开始走向两千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第三种状态──"强强型"关系。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今后10-15年,中国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和军事实力将进一步走向强大,日本和美国将会加强合作来牵制中国。然而,从中期而言,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长期而言,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与中国友好相处。当今中日关系的本质问题在于,在日本从当前追随美国转向美国某学者所称的"追随中国"的长期过程中,是否也会经过古代历史上日本终于对中国"服气"之前曾发生过的同中国之间的"战争磨合"呢?  相似文献   

9.
《国际观察》2021,(4):44-71
第三方市场合作作为中美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协作的新形式,是中美两国“以经促政”的重要合作方式,也是实现中国、美国与第三方市场国家多方共赢的重要经济实践。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下,中美两国企业在亚非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能源开发以及电力设备等产业中打造了一系列重要合作项目,不仅推动了中美企业比较优势的错位互补发展,还有效对接了第三方市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然而,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华负面舆论、全球新冠疫情的负面冲击以及中美双方复杂的结构性矛盾等构成了中美企业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主要挑战。当前,中美双边关系充满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持续推进经贸谈判、完善“二轨外交”合作机制、构建中美企业危机应对机制以及开拓新兴产业合作领域,有助于推进中美企业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中美双边关系注入更多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拟议中的美日FTA/EPA对两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竞争性自由化"的体现,也是日本推进农业自由化和加速国内规制改革的重要机制,对于亚太地区的日美同盟以及推动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相比与第三方的经济合作协议,美日FAT/EPA谈判进程仍相对滞缓,目前尚停留于国内政策讨论的初始阶段.农产品市场开放等焦点问题仍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同时,美日FTA/EPA谈判还受到两国国内政局变动的深刻影响.推动美日FTA/EPA的若干积极因素主要表现为两国产业界的支持、较为完善的既有谈判架构、日本国内对美国经贸外压的善意接纳等.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文化存在“异”的一面,也存在“同”的一面,即“和”、“同”、“一”的思想。很多俄语词的词义本身就表现出“和”、“同”、“一”的思想,汉语也是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和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取向都离不开“和”、“同”、“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后,大国关系有变化,但世界格局没有改变;美国的军事战略有变化,但其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没有改变;美国的旗号有变化,但其"单边主义"的霸权行径没有改变;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有变化,但双方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美国的方式方法有变化,但其打压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际抛出了“新老欧洲”之说,把反对美国对伊战争的法、德等国称为“过时”的“老欧洲”,把支持美对伊开战的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称为代表欧洲未来的“新欧洲”。其意图是分化、分裂欧洲,以便分而治之。但欧洲联合和走一体化之路是历史潮流,美国的图谋难以得逞。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导致了欧盟内部分裂 ,但恰恰是这一分裂从反面推动欧盟开始了新一轮“整合”。“分裂”与“整合”成为伊战后欧盟一体化形势的最大特点。在“整合”过程中 ,法德欲重建其在欧盟内的“主动权轴心” ;“双速欧洲”成为未来欧盟一体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公民作为一种政治身份,最早出现于希腊城邦的政治结构之中.希腊文的"公民"(polites)一词就是由城邦(polis)一词衍生而来的,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由此可见,在古希腊,"公民"与"城邦"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的,两者间的关系成为古希腊政治的一大显著特点.本文将以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发展为依托探析"公民"与"城邦"关系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试着分析由该关系引发出的一些政治哲学问题.根据分析问题的需要,首先对古希腊的"公民"、"城邦"做个概括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非洲进入被称为"第二次解放运动"的20世纪90年代之后,非洲妇女在整个非洲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她们在农业战线上有时扮演着比男人更重要的角色,生产非洲8亿多人口所需要的大部分食物;在城市建设中,敢于抵抗歧视和克服困难,努力进取,改善家庭和个人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不畏艰险,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我们相信,非洲妇女在各国、各条战线上所发挥的作用必将越来越突出,她们的形象也必将越来越耀眼。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中心—外围”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的“中心—外围”理论 ,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 ,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 :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 ,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 ,恰恰相反 ,它们是作为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的 ,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一1949年 5月 ,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 (简称拉美经委会 )递交了一份题为《…  相似文献   

18.
从奥巴马的多次演说,尤其是9月22日在联大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从他内阁成员的多次政策宣示,尤其是从近一年来的外交实践中,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基本走向:那就是与布什主义决裂,放弃单边主义,巧妙地运用美国的实力,回归多边主义,或曰民主党的"自由国际主义路线",加强与传统盟友的关系,并在全球缔造伙伴关系,建立起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多伙伴世界。要求盟国和伙伴国家负起更多责任,承担更多义务来共同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极端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保罗·司各特关于印度的神秘化、色情化描叙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小说以“性神话”书写印度和探索东西关系提出质疑,并以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对这些东方主义手法进行清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暹罗方面的史料,围绕两国间有关"朝贡"与"条约"的交涉,重新探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与暹罗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