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特别是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报告8次提及"扩大开放",一再表明我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态度。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广西将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特别是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GDP超过香港,深圳的经济发展异常迅猛,成为粵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深圳凭啥能"后发制人"?未来,深圳如何成为大湾区11城市的"核心引擎"?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大湾区"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媒体记者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根据香港统计处官网提供的兑换率,2018年人民币兑港币平均汇率为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17)
<正>包含珠三角9市与港澳2市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备受关注。粤港湾大湾区一提出就成为"全球第三大湾区",并且是世界首个"跨境"大湾区。如何协调发展、避免龙头之争、解决短板等是粤港澳大湾区接下来要面临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文件穗财规字[2019]5号各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州市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有问题,请径向市财政局反映。2019年8月13日广州市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规范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管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8)
正广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核心引擎功能,释放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利好叠加的"双区驱动效应",努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两大国家战略,关乎广东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有效引导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青年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积极促进群团组织、官方研究机构、民间智库、高校学术机构及专家学者之间在青年成长发展问题理论研究方面的深度合作发展,积极开展湾区内城市青年工作的经验交流,探讨提升青年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的有效路径,现定于2020年9月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路径与机制研究"为主题举办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现特向全国发布征文启事,诚邀广大专家学者撰写论文,踊跃投稿,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广东开创性地设立了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试验田,或为全国提供协调发展示范。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的深汕特别合作区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深汕特别合作区处在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的连接点,是广东省汕尾市西部一块468平方公里的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5)
正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粤港澳大湾区擘画了壮阔前景。经过近2年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在规划、交通、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9+2城市进一步融合,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小康》杂志1月中旬刊策划的"展望大湾区2021!"专题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意义。2021年,预计大湾区将在高等教育、大科学装置、轨道交通、三地规制对接、人员与文化交流、吸纳人口人才等方面持续发力,朝着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全球一流湾区迈进。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9,(35)
正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互联互通,共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广州、南沙与澳门之间则聚焦金融合作、科技创新、规则衔接、人才交流、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南沙,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承载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试验田"的历史使命,"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在此叠加实施!在亮点颇多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有41处提到"广州",14次提到"南沙"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小康》2021,(11)
正《小康》杂志3月中旬刊以《双区广东现代化建设主引擎》为题,报道了广州、深圳等地践行"双区"国家战略的举措,读来感触很深。我的家乡在江西,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影响,家乡近年来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蓝子,达到了农民增收、农业升级的目的。大湾区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强,因此各地要紧抓机遇,顺势而为,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实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1.
赵超 《岭南学刊》2020,(2):99-104
通过联手港澳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殷殷重托,是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抓手。但是粤港澳科技创新协同力度仍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科技创新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技术扩散效应不突出,创新要素、创新资源信息流动不够高效有序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同机制,推动湾区科技资源的深度整合,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框架内将实行"两制"的地区有机结合为一个"区域性发展共同体"。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关键是正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对内应将"两制"差异造成的制度运行成本降至最低,对外应利用制度差异提供多种制度接口。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8日,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正式发布,一一回应关切,引发广泛关注。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广西毗邻广东,遥望港澳,区位优势明显,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顺势而为,加快"东融"步伐,是我们解放思想再出发、对标先进再扬帆的重要战略航向。梧州至广东省广州、佛山、肇庆、云浮等市实现高铁"公交化",每天往粤港澳大湾区方向的高铁多达70对;桂梧高速、广贺高速、永贺高速和洛湛铁路、贵广高铁建成通车,贺巴高速、连贺高速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9,(29)
正经过两个多月的暑期检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9月26日开始新一轮开放运行。自去年8月23日投运至今,该项目已完成科研难题100多项,取得了诸多科研成果。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之下,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有力推动大湾区科技核心的形成,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在全球经济、政治发展呈现新的态势背景下展开的,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新一轮科技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5月,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挂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张广宁担任院长。研究院下设9个研究中心,即现代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城市群发展研究中心、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现代  相似文献   

17.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的精髓就在于发掘、弘扬和传播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广州应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重大契机,在充分发挥千年商都、岭南文化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以及改革开放前沿地的文化发展优势,突破目前大湾区在城市文化交流合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现实困境,谋划广州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实现路径和机制构建,共同致力于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湾区经济体和文化综合体。  相似文献   

18.
港澳台快报     
《小康》2018,(20)
正"粤港澳大湾区竞争力研究报告"在港发布6月28日在港发布的一份"粤港澳大湾区竞争力研究报告"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多项优势,极具发展潜力,将逐渐成为世界湾区竞争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该报告的发布方、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院院长桂强芳表示,研究团队历经近一年时间,根据基础资料和大量调查研究,对湾区和城市单项、专项竞争力和分类优势进行评价分析,产生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贺州市毗邻粤港澳,是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增速排广西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继续跑出东融加速度。今年4月20日至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到贺州调研时,对贺州工作给予"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变化很大、成效显著,势头很好、潜力很大"的高度评价。2018年6月,自治区对贺州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赋予贺州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先后出台《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贺州先行先试,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引擎二:实施大开放,主动加入粤港澳大湾区"朋友圈"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贺州最大的开放优势如何加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朋友圈",以此促进贺州经济发展的飞跃?这是摆在贺州决策者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并提供满足粤港澳大湾区需求的产品,重点推动特色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开放合作"在2018年贺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一次集中学习暨务虚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