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月22日中午,阳光灿烂,一扫往日阴雨连绵的阴霾。在国道324线两广交界处的岑溪市筋竹黄陵春运服务站,笔者遇上了在广东务工开私家车返乡的张永龙。在广东务工20多年,这是他第一次开着小车返乡。"我今早6点多钟出发,现在又渴又饿,在春运服务站休整一下继续出发。"张永龙说,一路开车虽然很累,但想着很快就能回家团圆,依然精神抖擞。曾经作为铁骑大军一员返乡过年的经历如在昨日,没有了沉甸甸的车尾,不用忍  相似文献   

2.
西安给交警充电西安晚报记者刘辉本刊记者胡杰建一流队伍、做一流工作、上一流水平、创一流业绩。这条在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随处可见的标语是古城1800多名交通民警的共同心声和奋斗目标。短短半年时间里,西安交警就创造了令人振奋的业绩:岗台指挥规范,机关文明办...  相似文献   

3.
他倒下去了!倒下得是那样突然!几十秒钟以前,他上顶着凛冽的寒风和毛毛细雨,站在107国道1915公里路段,举臂挥手指挥疏导着交通……他倒下去了!倒下得是那样的匆忙!他才44岁,多少工作正等待着他去完成,就连1999年紧张忙碌的春运都还没有结束,妻子的正式工作都还一直没有解决,儿子还不到15岁……郴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李气生从血泊中将他抱起,泪流满面地呼唤着:”龙教导员!龙教导员!厚伟!厚伟!……”然而,他没有再睁一下眼,没有再吱一声……回答李气生的惟有那凄厉悲凉的风雨声……此刻,时间是1999年2月28日凌…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16日,新一年的“春运”正式结束。公安部公布的信息显示:从2012年1月8日到2月16日,春运40天里,全国未发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这是自1990年以来,22年来的第一次。这来之不易的“第一次”背后,有悲剧、有反思,更有无数一线交警不懈地辛劳与付出。  相似文献   

5.
42岁的许明永远地在春节到来前闭上了眼睛。然而,他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毅力,廉洁的风范,如同起伏的幕阜山脉,绵延不断地传递着人们无限的思念。 2001年1月9日凌晨零点30分,武宁县交警大队秩序股股长许明在柯垅省际春运服务站执勤中,因劳累过度突发冠心病引起心肌梗塞,倒在了春运  相似文献   

6.
1997年2月20日,正值节后春运第一个客运高峰,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武汉铁路分局8万干部职工倍感悲痛。正在武昌车站指挥春运工作的分局党委书记、分局长邵力平百感交集,他深情地回忆说:”1992年元月18日,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第一站就是武昌车站。在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2)
正52岁的老交警王满雄当警察27年。2015年因处置险情及时得当,荣获个人三等功。在繁忙热闹的佛山市季华路一带,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脸色通红指挥交通的警察,他叫王满雄,今年52岁,熟悉他的老司机都习惯称他为"红脸交警"。王满雄因病关系,脸色潮红,加上长期在户外照晒,这曾导致出现了"辛酸误会"的一幕。2013年7月,一公交车司机发微博"举报"王满雄饮酒执法,引来不少网友关注和谴责。警方迅速组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风霜雪雨,每天,市民们都见到一位个头不高、面容清癯、警装威严、双目和善的交通警察,穿梭在大街小巷,指挥着川流不息的车辆,纠正着一个个违章,扶老携幼,忙碌不停。他就是江西省公安系统一等功臣、鹰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队长李赣江。李赣江担任交警整  相似文献   

9.
那是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尤其在高峰时间,东西南北的车子川流不息,望不到尽头。在这样的路口指挥交通,工作量是可以想象的。 却有这样一位交警,无论怎样紧张,都总也不会忘记给绿灯亮后开始启动的车流敬一个礼。那是极规范标准的敬礼:全身挺直,脖子微微扭出一个优雅的角度,眼睛认真地注视着车子的前窗,一脸是春风般的微笑 随香不同方向的车流的涌动,他也在岗亭上  相似文献   

10.
“交通民警服务、纠违忌语五十句”(以下简称“五十句”),是交警在执勤活动中禁止使用的不文明用语。交警是一支道路交通管理的执法队伍,服务用语规范是交警规范化执勤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用语规范的途径,一是忌语规范,一是文明用语规范。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交警怎样使用语言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直接影响交警形象、服务效果和公安机关声誉的大问题。提出“五十句”的真正动因就是为了纯洁交警的用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因此,围绕“五十句”就交警用语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一)“五十句”的语言特点是;生…  相似文献   

11.
“四化途中骏马奔,小康路上春风动”……一幅幅催人向上、喜气洋洋的春联在书法家手中挥毫写出。这是重庆大渡口区茄子溪安监办在春运期间,于2013年2月3日,由公安交警、城建办、文化站组织开展的主题为“春运道路交通安全,营造平安回家过年”的“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覃勇伟,岑溪市人,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会员、岑溪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不惑之年初涉欧颜、二王法帖,后习怀素王铎,尤爱行草甲骨文字。书法作品入选首届沈延毅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公安书法美术作品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全国公安交警美术书法作品展、广西书法家协会第四届中青展、首届广西书法篆刻作品晋京展等。  相似文献   

13.
老郭和呼和浩特许多交警一样,上班时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下班后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过着平淡的生活。他说:我没有什么崇高理想,肯定变不成参天大树,我愿意像一株小草一样生活。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月26日,春运第一天。下午4时,本是常规的日间客流小高潮时段。北京西站的10号高铁候车室,只坐着寥寥20几个旅客。乘坐G665次列车前往洛阳的李先生,以往只在电视上见识过人头攒动的春运景象,这一次的亲身经历,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真是春运第一天?"据统计,这一天北京西站共运送旅客15.5万人次,和去年超过16万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从1月7日春运第一天开始,广东省公安厅派出两架直升机升空执勤,对广深、广佛两条高速公路进行巡逻监控,协助地面巡逻警车及时发现交通堵塞及违章现象,并及时指挥处理。因为“这种地空联勤的交通管理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创”,所以分外引人注目。直升机居高临下,对地面情况观察得比较清楚,这是优势,劣势是不能想停就停,既不能纠正违章,也不能疏导拥堵,它的作用只能是辅助性的,基本上是一个流动“电子眼”。我想,如果交警的路面巡逻密度足够大、报警系统足够健全、灵敏,“及时发现”情况恐怕就不难做到,所以这个昂贵的“路况…  相似文献   

16.
法制短讯     
交警李瑞炳义务守护落地高压线 4月12日下午16时40分左右,安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干警李瑞炳路过欣山粮管所路段时,突然看见身后二十多米远的十字路口有一根老化的电线掉落在地上,还不断闪出“电光”,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根带电的高压线,此时,正好是放学的高峰时间,对面许多学生纷纷来,心系群众安全的他,马上返回到高压线附近,指挥过往行人绕开电线,一直坚持到“110”民警和供电所人员赶到为止。  相似文献   

17.
王博 《人民公安》2021,(6):38-39
2021年的春节,老赵像往年一样,行走在铁路边的便道上。今年春运,他依然选择坚守岗位,这是他的第38个春运,也是最后一个春运。38年冬去春来,警服换了一套又一套,鞋子磨破一双又一双,始终不变的,是入警初心,是胸前闪耀了40年的党徽。老赵名叫赵兰新,是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哈密公安处烟墩东站派出所民警。当年老赵的父亲从兰州出发,跟随第一批修建兰新铁路的铁路人一路从甘肃修到新疆,老赵就是这时候出生的,于是父亲便为其取名"赵兰新",而他也从此开始和兰新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最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交警支队向社会公布,交警在依法执法的前提下,要遵循不准躲在暗处执法”等“四不准”规则。没想到,这样一项措施竟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有关交警是否应该“躲”起来执法的争论竟成了焦点问题。讨论过程中,人们才发现,交警暗中执法竟是全国各城市的普遍现象。"在我们印象中,在城市的车来车往中,交警一般都会站在路中央或明显位置指挥和疏导交通。交警是城市道路安全行驶的保护神。但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在一些树底下、汽车里、高架桥立柱后,甚至还有马路附近的楼顶上都有可能站着一位交…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的一个秋日,大雨倾盆而下,给十字路口的交通带来了不便。此时,一个身披雨衣的交警站在雨水中,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南来北往、东进西去的车辆行人。人们把崇敬的目光投向这位坚守岗位的交警。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交警支队海勃湾交警大队岗勤民警、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史建强。履行神圣的职责史建强,一个普通的岗勤交警,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神圣职责,在13年的执勤中纠正违章九万余人次,真正做到了“违章不过岗”。他对违章者一视同仁,对亲戚朋友也从不迁就,只要违章就罚你。1997年的…  相似文献   

20.
说起当年风靡全国的“苏俊栓指挥法”,老苏一往情深。他已经记不清这一生中经历了多少次疾风劲雨和漫天黄沙。从1971年退伍当交警至今,28个寒来暑往,岁月留给他的只有黑红的肤色,慢性胃炎和已经治愈的“脑血管间隙”症。这位己经获得了数不清荣誉的民警名叫苏俊栓,是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西城支队西单中队的民警,而今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依旧在距新华门一箭之遥的府右街南口英姿飒爽地指挥交通。苏俊栓长年保持着标准、挺拔的岗位形象,叫人疑心他背上是不是绑了一块竹板,练就了一身“竹板功”.就是这一身“竹板功”,不知给多少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