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背景下,保守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在一些西方大国沉渣泛起,"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甚嚣尘上。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把亚洲文明、中华文明置于世界文明进程之中加以考察,并从中华文明对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贡献等多维视角,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人类文明观、亚洲  相似文献   

2.
勤劳勇敢的亚洲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亚洲文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亚洲文明的精髓与价值认同,与现代志愿服务精神是一致的。第16届亚运会即将在广州举行,这不仅是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也是亚洲文明的展示盛会。亚洲文明必将对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奠定意识基础,增添精神动力以及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自我认同的价值之基、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齐聚一堂,共赴这场交流盛会。"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各国齐心协力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提出了中国主张、发出了中国倡议。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亚洲,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亚洲文明重放光芒,推动世界新的文明复兴。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  相似文献   

5.
环球     
砳之 《群众》2019,(10)
<正>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京召开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旨在为解答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提供新思路,展现东方智慧和大国胸怀。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综述何介钧“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于今年8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召开,参加会议的除大陆学者外,还有来自日本、泰国、美国和港台地区的学者.共90人。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对长江中游(主...  相似文献   

7.
有着善的精神内涵和礼的行为表现的大拇指行动,作为广州成功推出的首个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生动诠释了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理念,成功培育了做文明分子,为文明加分的城市文明氛围,是营造志愿服务亚运、共创国家中心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创举。  相似文献   

8.
黄志强 《人民论坛》2012,(17):160-161
在埃及文明史上的第二中间期,古埃及遭到来自亚洲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游牧民族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和统治。喜克索斯人的入侵从军事技术的引进与革新、西亚北非地区的文明交流、古代埃及历史的发展创造、犹太文明演进与发展等方面,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钮汉章 《群众》2014,(9):49-51
<正>近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无论是会见美国、俄罗斯的国家首脑,还是同世界各界人士的谈话;无论是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之行,还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台上发表重要演讲,都积极倡导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交流交融,以睿智的思辨深刻诠释文明外交的精髓。世界的和平发展离不开文明交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讲过,整个世界的问题无非是东西南北问题。东西问题,是一  相似文献   

10.
韩国印象     
战争几乎使韩国夷为平地,三十年后却以其独有的实力雄踞亚洲,令世人刮目。其精髓在于韩国既承袭了儒教传统文化,又发展了现代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威胁论”的四次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波“中国威胁论”泛滥于1992-1993年间。美国费城外交政策研 究所亚洲项目主任芒罗1992年秋发表了《正在觉醒的巨龙:亚洲真正的威 胁来自中国》,风靡太平洋东岸。其逻辑是:“中国经济强大-政治崛起- 军事扩张”。美国学者们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明角度展开论证,经 媒体推波助澜,汹涌成潮。  相似文献   

12.
2014不是1914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媒体不时出现一种言论,将亚洲不断崛起的新兴国家与百年前崛起的德国作类比,并担忧2014年的亚洲,有重蹈1914年欧洲情境的风险。文明的演进,从来不应简单地对号入座,在人类经历变化最为深刻的20世纪之后,尤为如此。2014年,不是1914年;2014年的亚洲,更不是1914年的欧洲。两个时空坐标之间,是人类文明深刻、恢弘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上独特的文明,印度和中国扎实的文明根基、丰富的文化遗产、哲学与精神的探索传统,一直为其他国家所称道并曾被当作效法的典范。但是,在过去的近两百年时间内,印中两大文明古国却大大落后于以技术革新和工业革命为代表的世界进步潮流。现在,人们宣称21世纪是"亚洲世纪",是印度和中国重振雄风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地缘相邻、文化同源,文学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在全球化语境下,中日现代文学交流呈现出繁荣景象,不仅局限于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莫言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村上春树、渡边淳一、东野圭吾、余华、阎连科、王安忆等当代作家群体已成为亚洲文明对话的重要力量。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以文学为纽带的交流更能超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隔阂,促进多元文明间的互鉴与共存。  相似文献   

15.
徐焱 《友声》2011,(2):14-15
【正】以色列和土耳其位于亚洲西部。从希伯来人的"应许之地"到小亚细亚文明,从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坦布尔到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历史一直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刘世声 《求索》2010,(11):242-243,255
安阳殷墟的甲骨文、青铜器和各类生产生活器具,完美地展示了亚洲在3000多年前的断代文明。尤其是殷墟青铜器的艺术理念和设计元素,既结系了东、西亚、阿尔泰山脉和中华原住人的情结,也诠释了艺术本质的永恒性和艺术价值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17.
<正>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确立了"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国际化水平的总体要求,作出了要进一步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平台优势,在服务国家总  相似文献   

18.
向继贵 《时事报告》2013,(11):32-34
有人说,如果将中国古代5000年的灿烂文明比喻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西安就是它强壮的树根。这里是中国六大文明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享有"华夏古都、山水之城"的美誉,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且是整个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3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13个王朝1100余年的建都史,让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也为它积累了  相似文献   

19.
朱晓峰 《春秋》2010,(2):39-41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闻名于世。这里曾是亚洲文明中最早富庶的城市,还有先民灿烂的文化,更有辈辈崛起的“进士”们俊逸的才华,其中一门考出多名进士的情况在当地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20.
<正>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提出的重要主张,指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时代方向和全球价值、世界意义。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只有恪守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才能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跨时空交流,推动人类社会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