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     
《南风窗》2013,(5):16-16
01中国页岩气开采任重道远英《自然》2月20日中国花了超过10年的时间竭力发展煤炭燃料,却发现自己坐落在页岩气丰富的矿脉上。其页岩气储量世界最大,甚至超过了美国。一直以来,煤炭燃烧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为了缓解这种"副作用",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将国家能源结构中天然气的比例从4%提高到10%,但其中很多是通过进口。直到2012年3月,中国发现本国的储备有25万亿立方米,因此,领导人决定,  相似文献   

2.
媒体     
《南风窗》2008,(8):12-12
当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今年夏天齐聚北京时,除了激烈的体育比赛,他们还要进行另一项竞赛,那就是看哪个国家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多的国家?哪个国家是空气和水的头号污染者?哪个国家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者?到奥运会举行时,中国可能在以上的几个或大部分领域已经赶上甚至超过美国了。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的18%,估计到2020年会超过美国排名第一。国际性的能  相似文献   

3.
外论摘要     
日本《朝日新闻》 胡主席成为八国首脑会议的主角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日作为中国元首,首次与八国集团首脑站到了一个舞台上。从形式上看,胡主席是作为参加“扩大对话”的发展中国家首脑受邀的,但是作为拥有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规模的国家领导人,胡主席所吸引的视线却是主角  相似文献   

4.
吴磊 《当代世界》2023,(12):30-35
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国际能源供应链再次断裂,欧洲成为断裂的中心地带。欧盟通过增加来自美国等国的天然气供应来重置供应链,俄罗斯油气市场出口则进一步向东转,全球油气供应链重构暂时相对平衡但远未结束。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清洁能源供应链正在取代油气供应链,并成为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的主战场。全球能源转型对关键矿产需求的大规模增长和美西方国家实施的“脱钩断链”“去风险化”政策,加剧了各国对清洁能源供应链的争夺。中国坚决反对将能源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在加强同相关国家和地区能源合作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5.
朝鲜和南中国海世界大国的地缘政治交汇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果把世界的力量体系看作是一个行星系的话,美国和苏联就是两个全球性的"核太阳",中国则是一个正在升起的太阳。古老的"中央帝国"一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它在地缘战略上毫无疑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核国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不仅是东亚和东南亚一股主要的地区性势力;随着1976年毛去世后中国对世界的开放,它也影响到全球  相似文献   

6.
冯乃康  李扬 《当代世界》2015,(11):50-53
<正>在以无政府状态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间围绕国家利益竞争、合作与冲突属常态。中印同为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能源竞争不可避免,而平衡竞争与合作关系更显得十分重要。"一带一路"倡议对实现中印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意义重大,同时也从优化能源合作环境、深化能源合作层次、拓展能源合作范围、推动能源合作制度化等方面为加强中印能源合作开辟了新机遇。中印能源安全问题中印同属亚洲两个极具世界影响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国家能源计划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民族主义为核心,包括能源安全、重新分配税收和“加拿大化”三个政策目标及一系列相应措施。该计划从能源、贸易和投资等多个方面对美国在加拿大的经济利益构成挑战,也是战后美加特殊关系的一个转折点。美国政府、国会和石油公司分别表达了对计划的反对意见,并向特鲁多政府施压,其效果却不尽人意。由于对美国市场和资本的高度依赖,国家能源计划事实上损害了加拿大油气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终因美国石油公司大规模撤资而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8.
清洁能源外交是为了保障国家绿色能源安全并推进能源转型,实现区域清洁能源善治,以及构建国际能源治理新秩序所采取的外交协作战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快清洁能源产业"走出去"注入了内部动力,沿线国家的绿色能源发展需求不仅是清洁能源外交的外部推力,也创造了资源互补、产能优化及绿色融资平台,这些都为中国清洁能源外交提供了新契机。针对目前清洁能源外交面临的政治经济安全风险、大国地缘博弈、生态脆弱性挑战以及政策标准的差异性等各种制约性因素,中国应全方位提升战略性能力建设,分别从绿色外交实力、制度性能力、资源协调能力、绿色金融引领力以及话语性能力这五个方面来推动中国清洁能源外交,并以此为契机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回溯历史,可能还没有一个时刻会像2001年的中国一样冠盖齐集、群贤毕至:环太平洋的21个重要国家,从它们的工商巨子、贸易部长到财政部长、一直到国家首脑,如此高密度地出现在中国。虽然对于很多地方来说,APEC 已经是一个并不重要的话题,但是对于中国,这个一直以跻身世界强国之林为奋斗目标、先后付出过几千万人生命的重大代价而现在又正处于复兴之路上的国家来说,这一刻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期,各国都旨在通过能源优势的自身强化,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将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艰巨的能源挑战。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无疑成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大抉择。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势必将更多地依赖于现有"委员会"机制的完善和"一带一路"能源俱乐部等多边能源合作体制的构建。在充分利用目前能源供大于求的情境下,应扩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传统能源方面的合作;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全球能源变革的低碳化转向,与沿线国家开展积极的新能源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11.
海湾国家资源民族主义与中国能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资源民族主义"现象在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国,特别是海湾国家中悄然兴起,成为全球战略性能源投资中的首要风险。海湾国家作为世界主要油气生产国,其资源民族主义的发展会对中国脆弱的国际能源供给安全带来怎样的冲击?是否会引发国际能源安全领域的"蝴蝶效应"?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探寻一条与海湾国家能源合作的共赢道路,是维护中国在海湾地区能源利益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制度的多元化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系统的支配因素,中国对外战略逐步实现了从"三个世界"到"一个世界"、从"敌友外交"到"伙伴外交"、从"意识形态外交"到"经济外交"、从"低层次对外开放"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处"的适应性转变。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是中国与世界在三十年互动中完成的,是世界系统的支配因素作用与中国自觉选择的结果,它体现了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实现了中国国家利益、国家发展目标和国际行为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者间的协同,推动着中国和世界沿着繁荣稳定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能源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原副主任、资深战略分析家海因里希.克雷夫特在美刊《政策评论》2006年10—11月号发表了《中国的能源需求》一文。文章认为中国当前能源需求正在并将不可逆转地快速增长,这将给中国带来日益严重的能源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寻求能源安全的外交努力将对未来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西方国家可能用中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牵制中国,但作者建议美国、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在能源问题上理解中国,共同发展出新的合作方式。现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摘译如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和钢铁的消费国,铜、石油和电的消耗量仅…  相似文献   

14.
急于逃跑的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是引资大国,也是逃资大国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国自1994年起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仅“九五”期间吸收的外商投资就将达到2900亿美元,较“八五”同期增长80%。外资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就在外来资本源源不断拥入中国的同时,国内资本也在加速实现外逃。所谓资本外逃,是指一国居民出于安全动机、避税动机或其他动机而将财富转移到本国政府管辖之外的行为。它是国家货币管理当局明文禁止的资本流出活动。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中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外逃资本的规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唯一重要的大规模市场,为公司提供绰绰有余的消费者,购买它们生产的日益增加的产品和服务。要想接触这些消费者,公司必须进入美国国内经营。它们可以非常赚钱地这样做,因为它们受益于规模经济,也就是说生产线产出的每一种产品都比以前的产品要便宜。 随之而来表现在利润和工资上的财富显然使美国成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成就无与伦比。但是,现在世界正在目睹中国诞生一个大规模市场。中  相似文献   

16.
<正>1964年1月27日,戴高乐将军在法中建交时表示,“说不定在下个世纪,中国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同它在过去多少世纪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样。”如其所言,50多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的发展成就得到世界普遍认可和赞叹。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反对美国攻伊的多重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一意孤行,坚持发动“倒萨”战争,遭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谴责和反对。在这场大规模的反战活动中,俄罗斯的表现十分引人注目,它坚决反对美国动武,强调伊拉克问题应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加以解决。俄罗斯的主张有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伊拉克必须认真执行联合国1441号决议,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二是坚决反对通过外力去推翻萨达姆政权。  相似文献   

18.
面对能源环境成为关系到世界和平、区域稳定、国家与公共安全面的新威胁,中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调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在全球舞台上有了质的飞跃,中国开始在全球能源环境领域扮演负责任的大国角色。中国政府一直从战略上高度重视能源环境问题,坚持把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努力落实各项国际承诺,积极参加未来阶段国际应对能源环境安全体系和全球治理的构建,为建设全球能源环境新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8)
正在一国之内政治经济和文化尚且互相影响难以分割,在国家之间就能分开吗?如果威胁了对方的国家安全,还能保持经济上的密切往来吗?完全站到美国一边韩国总统朴槿惠如今已是进退两难。韩国一向是"安美经中",安全军事上依靠美国,经济上更多地依赖中国。朴任总统之时,正是韩国经济面临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所以中国显得更加重要。出于种种考虑,也许还加上对中国文化的熟悉,朴对中国表现出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20.
意见与媒体     
由该刊国际版主编扎卡里亚撰写的报道称,从数字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都大,它有13亿人口,是世界最大的煤、钢铁和水泥的生产国,是世界第二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世界第三大的石油进口国,过去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1600%,美国对大陆的出口也增长了415%。在工业革命的尖峰期,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现在这个头衔属于中国大陆。一个新的强国在东方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不是在预测,而是事实,美国在面对这个新的挑战、威胁和机会时,应在科技、经济和外交上有长期的应对策略。过去400年,全球强权有两个主要的变化,第1个是17世纪欧洲的兴起,第2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崛起,现在中国与印度崛起,配合日本的持续强势,代表亚洲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