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行"村改居"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应着重解决"村改居"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组织领导模式、集体资产改制、公共财政投入、社区服务体系和干部综合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3,(10)
城中村改造后形成的村改居社区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社区形态,其数量多、情况复杂,诸多显性或隐性管理问题逐一浮现,严重制约和影响着这类社区的转型和发展。而基层政府对村转居社区社会管理缺位和政策支持乏力正是导致村转居社区面临困境的主要根源。秉持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统筹城乡社区建设,深化村改居社区治理机制综合改革,是确保社区利益,消除发展阻力,最终促进其与城市社区对接并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流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5,(8)
社会资本理论有社会信任、互惠规范、关系网络三个核心要素,并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村改居"社区中,社会资本流失严重,表现为社会信任难以建立、互惠规范比较匮乏、邻里关系网络不够密集等,并带来社区认同缺失、集体合作困难、多元治理格局尚未形成等社区治理难题。为此,必须从培育社区社会信任、完善社区互惠规范、构建紧密的邻里关系网络三个方面重构社区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4.
依据政党生态理论,为适应社会环境即“外生态”变迁,基层党组织特定的政治制度与组织方式等即“内生态”需要协同进化,建构创新型党组织。其发展路径是:组织设置方式创新:融合型与专业型组织并举;领导方式创新:领导核心与社会核心并重;运行模式创新:淡化行政色彩与彰显非权力性影响并重;协调机制创新: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一体;成员成长机制创新:先进性与纯洁性并举。  相似文献   

5.
“村改居”社区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社区,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目前,我国“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社区文化形式单一、质量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应该在加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理念、加大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重视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性和健全社区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等方面努力,使“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宋祥秀 《学习月刊》2012,(16):115-116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社区通过拆迁整合,逐渐过渡为城镇社区。这些"村改居"社区的建设不同于单纯的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虽然,"村改居"社区从体制上变成城镇社区,但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不能一下子改变和适应这种变化。"村改居"社区具有从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过渡的特性。对"村改居"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也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村改居”社区处于行政村向城市社区过渡与转变的阶段,这类社区呈现出典型的过渡特征。探讨这类社区自治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村改居”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也有相当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村改居”社区建设特征与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村改居”社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演变过程以及制度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村改居”社区良性发展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和公众需求的多元化,并进一步促进了民众主体意识的萌发。日益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要求"村改居"社区党组织积极进行功能调适。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党组织肩负着利益表达与利益协调、服务社区、价值引领、素质提升的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在社会转型期遭遇了行动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元化以及社会环境复杂化等因素的挑战,要化解"村改居";社区党组织面临的这些困境,就必须从党组织自身建设和优化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居民主体性培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背景下,出现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强个体性弱公共性、社区自组织运行的弱自主性强行政性、社会组织定位的强服务性弱赋权性等治理困境。这要求社区治理在价值取向上应确立以居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在治理过程中应促进居民由功利性私人向集体理性的社区公民身份转变。而改造人的思想与价值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社区内横向组织整合网络的发育,也需要"助人自助"的赋权理念的引导、治理技术工具的有效选择、协同互动平台的搭建。唯此,个体才能重拾互利互惠之美德,人的现代化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党在基层社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实现,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生命力,而且对中国政治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以杭州村改居社区党组织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当前村改居社区的主要类型与特征、社区转型对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挑战、村改居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功能实现路径等问题,以期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实现党领导社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区管理建设的创新,北京市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社区党建品牌。本刊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实地采访和感受到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州市天河、番禺等新城区人口激增,导致社区膨胀,“万户居委”已较为普遍。目前,已知户数最多的社区是番禺区洛浦社区的丽江居委会.一个居委会辖区内竞有12088户,4.6万余人。大型社区骏景花园总户数达9300户。人口超过3万人。骏景居委会十来个人不仅要管理这个庞大的社区。对面棠下村“村改居”后,有一部分也划过来归他们管了。  相似文献   

13.
纪芳 《探索》2022,(6):134-145
作为农村城市化的产物,村改居社区是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的一种独特形态。鉴于村改居社区从农村向城市转型的客观事实,城乡二元结构范式成为村改居社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范式,主张村改居社区治理应从“村治”向“城治”转型,以促进村改居社区的城市融入。然而,“城市本位”的治理转型实践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村改居社区的“半城市化”状态。在对城乡二元结构范式及其指导的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发现村改居社区研究应转向更加契合实际的城乡三元结构范式。“城乡三元”是基于城乡关系变化对城乡二元结构的补充与完善,强调在城乡要素密集互动的领域形塑出一个城乡结合的新型“第三元”结构,并与城乡二元一起形成“城—郊—乡”三元结构。由此,村改居社区的研究视域也相应从“城市本位”转变为“郊区本位”,村改居社区的独特价值得以凸显。基于城乡关系的范式转换能够厘清村改居社区研究的经验迷惑,促进村改居社区研究的视野开拓。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湖北省“村改居”类型社区的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建设.湖北省民政厅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先后在武汉、宜昌、荆州、黄冈、孝感等5市选择43个“村改居”类型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个人调查问卷和集体问卷、实地走访社区居民和居委会干部等方式.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8日。一场大火侵袭了万州区沙河街道凤仙路社区居民吴中云家,满屋的家具和生活用品瞬间化为灰烬。  相似文献   

16.
居民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基础.构建和谐社区是涉及群众自身利益的实践活动,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引导广大居民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15):52-54
近年来,针对社区居民有话难说、有苦难诉、有问题难反映、有困难难解决的现象,湖北省荆州市在全市社区推行“居民说事”制度,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诉求平台。居民遇事有处说、说事有人听、听完有人办,“说”消了民怨,“说”少了矛盾,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为社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从今年4月份开始,农四师六十一团退休干部王十义每天晚饭后就来到该团新成立的阿力玛里社区工会文化站的职工书屋看书。每天都到文化站走一走,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呢。王十义高兴地对记者说。该团阿力玛里社区工会文化站于今年4月成立,目前已组建了业余文艺演出队、威风锣鼓队、腰鼓队、秧歌社火队,面向居民开放了老年活动室、健身室、卫生室、职工书屋等活动场所,配有各种图书近万册,电  相似文献   

19.
杨一 《新长征》2012,(2):63-63
在社区为民服务工作中,通化县始终做到坚持"四种理念",着重从便民利民、就业创业、扶贫帮困、和谐保障等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实效性。一是坚持便民利民服务的理念。推行"便民服务代理制",为社区居民办理婚姻生育、低保申请、医保参保、开具证明等“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20.
"民声,声声入耳;民事,事事关心。"这是庄河市城关街道日新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李英春的座右铭。她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