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对未来中国外交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突出的是和平、重视的是合作、追求的是共赢.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3.
正新型国际关系是新时代由中国倡导的应对全球治理危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潮流的国际政治模式。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是客观历史进程与人类  相似文献   

4.
曾志诚 《求实》2017,(12):36-49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再一次提出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是践行人类共同价值的正确实践,向在全球一体化发展浪潮中处于飘泊动荡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是克服资本主义发展弊端的有效手段,是促成中西和善交往合作共赢的共识,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反映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表达了全人类追求解放的共同愿望,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珊 《党的文献》2011,(5):100-106
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丰富多彩、交流合作的世界。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逻辑延伸。和谐世界既需要通过对话和合作来促进,也需要通过必要的斗争来争取。互利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和谐世界的现实途径。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同世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实现共同繁荣。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现行的国际体系作出新的评估和分析,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中央对共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中国正逐步从全球大国走向全球强国,而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的国际新形势,极有必要对中国的国际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这一新定位可归纳为“建设性的改革者”,即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大大充实了和平发展的内涵,更是实现“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的“中国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我们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向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合作、发展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国有着5000年的灿烂文化。中国曾经是世界…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  相似文献   

9.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是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继承这一战略原则,并根据新的世界格局的演变.发展了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合作的理论。把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提高到促进人类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世界人民和平愿望的高度来认识,制定了处理我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从而为发展我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强而不霸、维护和平、合作共赢的复兴之路。从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和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出,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中华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不断追求与传承的优秀理念,也是我们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文化基因。深刻把握中华“和”文化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联,有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正各国共同发展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们来自世界四大洲的5个国家,为了构筑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走到了一起,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到了一起。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2013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发表讲话金砖国家合作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只要金砖国家增进政治互信,凝聚战略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是千年不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运用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辩证法的方法,分析整个世界的发展,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时还分析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也可以说《共产党宣言》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科学历史观、科学现状观和科学未来观。当今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要共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顺应历史潮流,推进世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特点、新变化,审时度势,对我国对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判断、新思想,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外交的新主张。在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的基础上,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在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研判的基础上,习近平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着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以亲、诚、惠、容理念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并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同时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更加主动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习近平强调要坚守底线,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强调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这些新思想、新主张、新举措坚持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表明了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决心;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  相似文献   

14.
黎海波 《学习月刊》2013,(19):25-2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和以及中国所奉行的外交理念与战略。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对比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在外交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如新型大国关系、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建设国家关系的社会基础以及公共和人文外交等。“合作共赢”精神构成了其中的一个亮点和主题.报告全文提及“共赢”(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互利共赢;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互利共赢)达5次之多.  相似文献   

15.
《学习导报》2013,(9):24
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命运,也关系世界前途。实现中国梦,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是机遇,还是威胁?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郑重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  相似文献   

1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华文明为根基,积极探索和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与趋势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胸怀天下,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转化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中国贡献: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道路,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奉行“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秉持“求同存异”的信任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力,拓展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福建理论学习》2013,(7):48-48
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三问中美关系”: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强调这不仅是中美两国人民关注的事,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事。奥巴马表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愿同习主席共同努力,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期待通过习主席这次访问,美中双方能够为今后两国新的合作模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一系列重要思想之一,该思想的提出经历了阐述和平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到向国际传播、再到揭示其人类共同价值观基石的三个发展阶段。当今时代潮流、国际力量对比、国与国联系增强促成了共同价值的生成,推动了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显现;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共掌世界命运的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是合作共赢。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成果,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也是重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有句古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我们要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各种全球性威胁和挑战层出不穷。金砖国家都热爱和平、珍视和平。实现世界持久和平,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  相似文献   

20.
<正>十九大报告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个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思考。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需要明确时代演变的方向。一方面,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和力量在增长,人类相互依存在上升,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均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