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托税收政策是促进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中三角"是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大城市群为核心,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具备科教资源雄厚、工农业基础好、区位优越等多方面发展优势,具有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的巨大潜力,并正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战略。为此,本文对"中三角"经济和税收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从税收政策的层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面助推"中三角"城市集群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三角是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潘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基础构建的新兴特大城市群.中三角通过“两型”社会和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领航.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我认为,应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进一步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又好又快发展,打造“美丽中三角”.  相似文献   

3.
回顾 2 0世纪的百年历程 ,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进步 ,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空前发展 ;在人类主体性得到提升的同时 ,人类生存矛盾也日益突出和尖锐化 ,警钟长鸣 ,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注意 ,人们不断对工业化以来所形成的传统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等进行科学反思 ,提出要建立新的、科学评价价值体系 ,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世人的普遍共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建立世界各民族文化并茂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也已成为“和平与发展”主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诡谲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外交工作,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外交工作的生命"。具体而言,"共同体"理念贯穿了习近平的国际关系和对外战略思想,并由此形成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政策。"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论的显著标识,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王曦 《人民论坛》2020,(6):160-16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运用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有、共识、共享,夯实各民族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思想基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在于文化自信,其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中华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为基本内容,内涵历史、情感、道路三重逻辑。具体讲就是构筑平等互助、团结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彰显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尊重、保护、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多样性,塑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民族团结进步。应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迈入新阶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叙事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特有文化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以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理论基础,以党百年来形成的民族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为思想动力,以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孕育的共同体理念为文化基因。当前,面对多元文化差异性弱化文化认同、区域发展不均衡削弱民族认同基础以及西方“普世价值”理念侵袭等问题,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进而构筑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发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发展了"和而不同"的交往观,发扬了"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弘扬了"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推动人类携手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对共同体的批判和理解是马克思毕生努力的事业。在批判和理解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逐渐确立了从物质生产方式入手分析共同体的经典范式。具体包括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835年8月—1841年4月),马克思受到古希腊和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影响,开始自觉地反思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在初步的批判与反思中形成了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的观点;第二个阶段(1842年5月—1845年2月),在对等级制和物质利益关系、对国家形式的探讨和批判中,确立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研究出发点,相继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政治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等术语;第三个阶段(1845年春—1848年2月),确立了从物质生产出发理解共同体的经典范式,运用这一范式,马克思科学分析和全面论述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等共同体诸范畴,形成了对共同体理解的独特术语体系和话语体系;第四个阶段,1848年后,马克思在具体革命实践(1848年2月—1879年9月)和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1857年—1883年)进一步深化了对共同体的认识;第五个阶段(1879年秋—1882年底),马克思晚年面对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0.
11.
整体性是共同体维系与发展的基础,探寻人与自然和解途径需置于整体性发展视阈。人类历史演进背景下,交往、技术和观念片面化、功利化的社会存在造就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命运相系意义上“生命共同体”的登场。在对自然整体性、虚幻整体性前提的批判中,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彰显为饱含实质内涵与实践行动的“实质整体性”,这既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全面把握,也源自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生态智慧的自信和传承。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也为其从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辩证关系维度、“类存在”与“类环境”的人性逻辑维度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维度通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真正和解擘画了一条可行性路向。  相似文献   

12.
郭可珂 《新东方》2024,(1):64-69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具有丰富的主体性意蕴,从价值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共存的文化取向,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从实践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实践特征,是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结合;从历史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主动精神的来源,更体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主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主体性层面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自信自觉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9,(3)
"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国内学界从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对其进行了剖析,国外学界也对其可行性、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均取得系列成果。本文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形成基础、基本内涵、特征、主要路径、发展前景、重要意义等七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对如何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共产党回应新时期“世界之问”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华道德文化为思想渊源和文化基础。与中华道德文化相比,西方以主体性和理性为核心的理智主义文化由于其内在的紧张,不但不可避免地给世界带来治理难题,也难以理解和认同这一方案的重大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丰富而深刻的中华道德文化价值,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真实意愿,而且是中国着眼当下、担当履行国际责任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从朴素的"类族辨物"观念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生,中国民族观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历史性蜕变。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连续统"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场"宏大的历史叙事",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依靠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的同时,也挟带着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唤醒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本文基于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探寻古代文化族类观向现代国家民族观的演变历程,并试图从传统的儒家族类观、近代以来西方民族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三个方面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6.
马戎 《思想战线》2019,45(2):36
鸦片战争后,中华文明体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虽屡经挫折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基本保留了清朝的人口和地域边界。1997年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中国人“文化自觉”的命题,中央近期提出要加强“文化自信”。纵观历史风云变幻,有哪些因素促成中华文明体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因素使得中国经过百年奋斗,再次获得“凤凰涅槃”一样的新气象?中华文明具有什么特质,得以在几千年漫长历史中塑造出中华文明共同体在人口边界和地理边界方面的结构体系和演变轨迹,并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仍能坚持探索一条不同的文明发展之路?这些是我们今天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洋  何生海 《前沿》2024,(1):52-6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思想。当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需要以利益共同体视角回应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中国之问、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之问和共同体实践的人民之问。以利益共同体视角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形成:独特的自然禀赋为共同体早期向内汇聚提供了有利条件,共生互补的经济为共同体凝结了牢固的根基,政治一统与国家利益为共同体奠定了有力的内外保障。共同体建设何以必须,回应了两个一百年交汇变局中我国在复杂的国内外利益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共同体建设“何以为之”落于实践:做好经济增量与保障公平并重,以“共有”意识浸润人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利益至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相似文献   

18.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我国铁路行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入手,着重阐述了目前我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困惑",在构建铁路安全文化过程中,加强全员"文化自觉"的内涵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介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工具。从构建城乡文化共同体的视角出发,网络媒介所构建的网络空间能为城乡居民提供非在地性和谐共处的机会,从而为构建城乡文化共同体提供了空间条件。网络媒介推动城乡文化价值的互动和重构,表现在网络媒介促进城乡人口流动和推动城乡文化再生产两个方面。前者有两方面的意涵:一是能促进农村居民流向城市就业,或城市居民流向农村消费,实现城乡区域间的人口转移红利;二是能促使城乡人口由传统的线下活动向新兴的互联网空间流动,实现在地性向非在地性的转移。后者也有两方面意涵:一是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作为互联网米姆(meme),共同参与网络文化的建构;二是网络文化反过来重构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进一步地,发展网络媒介有助于弥合城乡文化鸿沟,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汇聚中华优秀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以及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建构从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教育路径.文章从心理学的知情意行四维度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即学校通过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共同体认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共同体情感全面升华'五个认同'情感体验,增强共同体意志和聚焦促进民族'三交'实践活动,推动共同体实践,建构多位一体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