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法国作为欧盟的中坚,其天然的地缘优势,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使其海军建设在国防战略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为适应新形势,跟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步伐,维持大国地位,法国开始积极对其海军战略进行全面调整。五大战略任务法国战略委员会规定法国海军的使命是:随时抵御对法国核心利益的各种形式的侵犯;在欧洲未来共同防  相似文献   

2.
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是西太平洋地区国家研讨地区海上安全事务和地区海军合作有关事宜的一个重要平台,通常由各国海军首脑或其代表参加,每两年举办一次。作为该论坛的创始会员国,中国此次专门派出舰艇参加论坛多边海上演习,表明了中国参与地区海上安全事务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编译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评论》2004年春季号,作者米兰·L·豪勒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历史系资深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和布拉格查理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捷、英、德、美等国大学,并一直担任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中心东欧研究中心主任,英文著作包括《亚洲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1990)、《俄国亚洲心脏地带的今昔》(1992)以及《轴心战略中的印度:二战时期的德国、日本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81)。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人类向海洋“深度”和“广度”进军的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海洋除了是世界物流运输业的主要载体外,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工业资源、高效能源、绿色食品和空间资源的广阔新疆界。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10周年之际,新的一轮海洋开发竞争已呈现群雄逐鹿之势,这将使海军作战领域从传统的海上,进一步向深海、大陆纵深、甚至太空拓展。同时各国海军也将通过积极的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调整,为国家的海上综合较量争取优势。 经略海洋主要是指国家运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技和法律等手段,对国家海洋方向的利益和安全,进行高层次的谋划和全方位的经营管理,属于国家战略的范畴。捍卫国家的海洋主权,发展经济,防御来自海洋方向的侵略,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全球化经济互动的头等大事。军事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因而为经略海洋服务是历史赋予中国海军的光荣使命,它既反映了海洋世纪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根本利益和现实海洋斗争形势的需要,对中华民族的兴盛与发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德国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GrandAdmiralErichRaeder,1876—1960),是一位对近代德国海军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从1928年10月他担任德国海军部长开始,到1943年2月因与希特勒发生分歧主动辞去海军总司令一职为止,雷德尔实际领导德国海军长达15年之久。无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海军的重建和侵略扩张都深深打上了雷德尔的印记。雷德尔生平1876年4月24日,雷德尔出生于汉堡附近的万茨贝克(Wandsbek),父亲汉斯·雷德尔是当地高级中学的法语和英语教师。母亲格特拉德·哈特曼是德国宫廷乐师的女儿。加入海军一直是雷德尔儿时的梦想。1894年雷德尔考入基尔海军学校正式加入海军,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被  相似文献   

6.
本文原载于美国《海军大学评论》2003年第二期季刊上。作者斯坦菲尔德·特纳系美国退役海军上将,他通过分析传统上美国海军肩负的战略威慑、海洋控制、两栖攻击和对地轰炸这四项职能,指出:随着职能的弱化,美国海军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局势的变化,要求海军必须转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作者对照海军原有的四项职能,分别提出了自己对海军应如何转型的看法。其观点和方法,对于力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我军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英德关系为个案,本文探讨了新兴强国的海军扩展与新老强国战略关系的稳定之间的关系。本文指出:若某老牌强国尚且握有海上霸权,若传统上作为陆上军事强国而存在的新兴强国扩展海军力量,而且这两个国家并无陆上领土的接壤,海上霸权国家对于新兴强国努力扩展海军的不安要强于对努力扩展陆上力量的不安。就新兴强国的海军扩展对新老强国战略关系的影响,本文还列出了若干干预性要素。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本文还评述了中国的海军现代化对中美战略关系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在中国当前的宏观对外政策保持稳定和台海不发生战事的情况下,若中国海军从台湾问题出发,将发展以"第二岛链"为地理外延、并以潜艇为主力舰只的反介入能力作为重点,这不可能令中美走向对抗。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系加拿大汉和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员、英国《简氏防务周刊》亚洲特派员,长期从事研究中国大陆及台湾海峡两岸军事发展问题。他曾多次实地采访俄罗斯军工部门的权威人士。本文详细分析了人民海军所采购的俄式战舰的用途和未来可能的作战方式。本刊无意证实或同意其资料和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伯纳德·爱尔兰所著的《1919-1945的海上作战》展示了从英德海军造舰竞赛开始,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长达半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海上战争画卷。全书共分四章:英德海军竞赛;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条约时代1918-1939;第二世界大战1939-1945。本刊特选第三章刊出,以飨读者。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辑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10.
北海舰队是人民海军三大舰队中成立最晚的一个舰队,也是三大舰队中实力最强、唯一没有参加过海战的舰队。北海舰队现有各种舰艇550多艘,其中驱逐舰8艘,导弹护卫舰6艘,常规潜艇27艘,并且还有中国所有的核潜艇。  相似文献   

11.
略论朱利安·科贝特的海洋战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利安.科贝特是与马汉同时代并在西方海军理论界与之齐名的英国海洋战略学家和历史学家。在整理和分析英国一手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科贝特归纳和演绎出了一种"具有海洋国家特色"的军事战略理论,涉及国家大战略、有限战争和海陆联合作战等重大军事战略理论问题,对西方海军战略思想的发展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对西方海洋战略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马汉"海权论"的层面上,因而深入研究科贝特海洋战略理论的实质内容,客观评价它在战略理论发展史上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日报网站消息,2006年新春伊始,又一艘现代级驱逐舰加入中国人民海军。据称,这艘军舰是中国在2002年1月向俄罗斯订购的两艘现代级驱逐舰中的一艘,由俄罗斯北方造船厂建造。编入中国人民海军后,舷号定为138。它是中国人民海军装备的第三艘现代级。138舰的整个作战武器系统分布情况与我国海军目前装备的136、137舰基本一致,但传统的非制导性武器的比重被削弱,例如取消了略显过时的舰艉 AK-130双联火炮,相应加长了舰体中部的平台;在舰载直升机起降平台的左右两侧以2座“卡什坦”弹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原载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刊物《中国简报》2004年4月刊上。本文原作者伯纳德·D.科尔博士系美国国家战争学院教授,曾在美海军服役30年,多年来一直关注着中国海军的发展变革,是中国海军问题专家,曾著书《海上长城:中国海军进入21世纪》、《新世纪、新政府、新的中国政策》等。今年5月份,以科尔博士为团长的美国国家战争学院军事代表团一行对我国青岛市进行了友好访问。作者通过对近几年海峡两岸海军现代化步伐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目前台湾海峡的力量平衡正向着有利于中国大陆的方向发展。本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本刊发表此文并不代表支持其观点或证实其材料,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研制建造护卫舰的过程中,本着“立足国内,小步快跑、追赶先进”的步骤,确定基本舰艇型、通过服役期间分阶段、分批次改进及加装先进武器电子系统,结合世界最新海军科技,发展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护卫舰家族。  相似文献   

15.
前言 随着欧盟海军"转型"的加速,其向岸性濒海作战的战略定位已与美国海军战略协同接轨。随着欧盟成员国海军越来越多频繁地参与在第三世界国家沿海的低强度海上两栖军事行动,许多欧盟国家的海军迫切需求能够集完成海上战役/战术投送,海上指挥与控制以及向登岸部队提供全方位后勤支援等任务于一体的多用途、多角色的两栖舰船。当然,这种新概念的濒海支援型的两栖舰船在平时还必须可用来执行国际化的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和联合国维和行动。 尽管目前时尚的现役多用途大型两栖舰船可胜任上述濒海两栖作战和平时救援任务,但是其昂贵的造价和不菲的运行费用只有少数经济强国的海军才能够承担得起。一些欧盟成员国的海军只能以过时的坦克登陆舰勉强应对低效运作,而个别的成员国海军只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译自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学院中国军事研究中心2003年8月出版的《变革进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书第八章。作者理查德·D·费希尔系美国非盈利的詹姆斯敦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的高级研究人员.担任该基金会的出版物《中国简讯》(china Brief)的编辑,长期关注中国国防发展以及台湾海峡局势等方面的课题。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本文主要反映了作者对我人民解放军空军近年来大力提高部队装备水平的一些看法和意见.本刊编译此文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引用材料,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意见与媒体     
美国《外交》杂志2003年11-12月号文章:《中国的新外交》 兰德公司政治 学家埃文·梅代罗 斯与哈佛大学奥林 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泰勒·弗拉韦尔在 该文中写道:自九 十年代以来,中国 积极妥善地解决了 陆地边界问题,并在海洋边界问题上持灵活念度。中国还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联合国安理会的事务中来,并对全球军备控制和防止扩散事务日益关注。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摆脱了原来的简单生硬,通过经济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八一”前夕,海军信息化联合演练获得成功。这次演练以海上应急作战和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作战行动为背景,参演兵力涵盖了海军各级通信部门、岸基通信部队及海军舰艇部队、航空兵部队、观通雷达部队和电子对抗部队的通信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为适应新的世界格局,法军及时调整了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先后对军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法国作为欧盟中最为重要的成员国之一,其天然的地缘优势,独特的海洋地理环境,使其海军建设在国防战略中始终处于十分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海权潜力得以开发,同时致力于建设海洋强国。但中国面临比较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美国的海上霸权、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以及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共同制约着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目前,对中国海权战略的发展存在三种观点:无足轻重的海权、辅助性海权及主导性海权。结合中国的现实需要和海洋安全形势,无足轻重的海权和辅助性海权不能保障中国的海洋利益,主导性海权才是中国发展海权和建设海洋强国的理想选择。作为海权的核心,中国海军必须实现作战理念、军种战略、编制体制以及作战能力方面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