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命运与中国人的文化选择,是现代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守望。伴随着百余年来的文化启蒙和实践探索,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世界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中国共同的社会理想与文化期待。实现中国梦,需要解读其历史语境、文化内涵和哲学境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精神,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探究促进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而在对世界文明对话的过程中确立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认为,中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的本质属性决定中国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要走和平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邓小平所说的"和平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和平外交战略的重要思想,其基本内涵就是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平统一,它对于指导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战略总目标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任何革命理论都是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反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养料,但其负面内容也必须深刻剖析与批判。党的现代化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基础。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和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战略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和平思想与主张,并为中国作出了和平发展的战略决策。其和平思想与和平实践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军事思想与中国外交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关系。和平仁义的外交思想、和平宽容的外交实践和非功利主义的有限战争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历史和现实清楚地向人们显示:中国古代强盛时不曾恃强凌弱,以后强大了也必将保持和平外交传统。“中国威胁论”可以休矣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的理论探索,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现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是历代领导集体一脉相承代代相承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习近平最终完成并继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平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顺应世界潮流确定和平发展战略的思想武装,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是对古代王道睦邻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传统的务实王道思想只需加以与时俱进的改造,仍可成为21世纪中国和平发展的宝贵战略文化资源。当代中国睦邻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与邻国的关系,有利于东亚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合”文化底蕴丰富,渊远流长,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支柱,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和合”蕴含着事物与其所处环境多元统一、和而不同、追求总体结构整合统一的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强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传统“和合”思想深入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论述了“和合”思想的现实意义.论述了“和合”思想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9.
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这个庄严使命对于民族精神的要求是现实而迫切的。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又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也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的群众基础。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本质特征作了深层解读,创造性地提出传统文化的三大和谐原则和一系列要求,旨在说明和谐社会正是我们传统文化诉求在现实社会中的体现,是对传统文化的原则所作的现实诠释。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国为世界繁荣发展所作出的重要努力,也体现了大国担当。"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也是消除文化误解和偏见的需要,更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带一路"倡议是积极破解当今世界困境的文化自觉,是展示中华新文明的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对重建世界秩序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不断深入,国家的发展理念也在日臻成熟,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时代。成为文化大国是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应把文化的发展置于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既加强国内文化建设,也要构建中国自己的对外文化战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自身文化为发展道路保驾护航。同时要树立大国理想,勇于阐释和发挥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丰富多彩,它是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和中国历史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延续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传统和谐思想中存在着历史局限性的东西,在根本上表现为以等级划分和个体工具性为特征的历史局限,这与现代的平等人权与集体工具性特征是截然相反的。学习和研究传统和谐思想对现代的重  相似文献   

14.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世界和平最大的挑战来自单边主义和恐怖主义,这同以“和”理念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和合和文化精神相抵触。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时代精神和“合和”传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与已过往的社会意识有着深切联系,其产生发展都以前人积累为前提。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在一个国家、民族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自强的历史根基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以及民族生命力的文化源泉,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厚植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滋养。中华文明经年累代,从未丢掉民族根本和文化传统,在进入现代化的文明转型时期后,始终促进传统与现代相融相通,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进文化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即党对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评价标准的具体态度和总体看法。回溯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可分为孕育与形成、发展与曲折、修复与优化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传统文化观实现创新发展,走向强化与成熟。梳理其历史演进,可以得出四点经验启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民群众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思维方法,必须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随着历史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政治生活发挥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立场和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基础,体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也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积极领会和平发展的精神,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并通过自身的和谐发展实践来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跨文化管理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西管理思想存在各自的“文化悖论”,也有各自的原创现代价值,它们的交流、移植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以企业战略为视角,能够分析出中西管理思想现代融合的价值意蕴,即:西方管理文化主导着企业战略的制定,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影响着企业战略的实施,两者的现代融合决定了企业战略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