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位专家透露,在一项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孩子在"你所崇拜的英雄"一栏里填写的名字,不是青春剧里的"闹角色",就是宫斗剧中的"狠角色"。这一话题引起文艺家们的热议和担忧:难道我们真的没有英雄、不需要英雄了吗?创作过《青旗·嘎达梅林》《林则徐》等英雄题材作品的作家郭雪波疾呼:"今天是一个呼唤英雄、敬重英雄、书写英雄的时代。我们不能放弃讴歌英雄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期各地涌现出一大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平民英雄"、"身边好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指出,这些好人善行壮举激扬人心、温暖社会,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昭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时代造就英雄,榜样引领时代。他希望各地各部门继续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3.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和时代的先锋。习近平英雄观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民族英雄观与人民英雄观,其生成传承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英雄文化,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与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积淀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英雄实践。习近平英雄观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有利于弘扬英雄模范精神,增强政治认同;有助于发挥英雄榜样作用,提升公民道德修养;有助于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和增强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4.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雷锋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造就的英雄,又由于其精神具有传承和复制性,而富有时代价值。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升社会道德和文明风尚的情况下,我们来谈雷锋精神,挖掘其时代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广闻博览     
<正>【网络热词】凿船党前不久,《环球时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热衷于消解英雄以及一切正能量的偶像,于是乎就诞生了一个"凿船党"。他们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用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一些瑕疵,极力将其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事实上,英雄形象经过时代的洗礼之后,已经是本体的一种升华,形  相似文献   

6.
正"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时代的辉煌,是历史的记忆;英雄是国家的最高荣耀,是民族的精神坐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任何时代,英雄都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历经97年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岁月,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步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依靠  相似文献   

7.
时代产生英雄,社会需要精神。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10.24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集体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时代的壮歌,闪现了一道人性的光辉,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一、10.24英雄集体谱写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勇壮举  相似文献   

8.
正三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也是最为纷乱、最有魅力的一个时代。作家南门太守的新作《三国英雄记》近日出版,用通俗又不失严谨的文字细说公元180年到280年这百年间的历史,以新视角、新写法再现三国。"汉末三国的历史之所以充满魅力,不是因为权谋,也不是因为斗勇,更不是因为杀戮,而是因为英雄。"南门太守原名陈忠海,现居西安。本刊日前专访了他,一起领略作者这番英雄情怀。  相似文献   

9.
周晨 《探索》2020,(3):179-192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新时代青年的英雄观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新时代青年的英雄观呈现"总体基本一致,以主流价值观为主""由多维构成,最认同道德品质和做事风格""基本具备情感和动机功能,具有榜样示范价值"的现状,以及"民族性""革命性""时代性""平民性""现代性""娱乐性""多元性"七个特征,并明显受到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多方重视针对性提高家庭教育的功能、全方位提升学校主阵地教育功能、高效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互补作用、努力拓展影视作品价值引领功能等四项建议,以期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相似文献   

10.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七一"前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见了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  相似文献   

11.
改善环境     
英雄,肯定来自某个时代,可由于不平常,它又在超越着这个时代。所以,只有普通人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才能使我们审视我们的生存环境,从而完善这一生存环境。 我从来不这样想,诞生一个英雄,就能使整个社会英雄辈出,而希望英雄巨大的震撼力能使我们尽快地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包括法制包括教育包括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2.
呼唤英雄     
呼唤英雄金帛置身于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氛围,领略大气磅礴的旋律,犹如经受一切心灵的洗礼,精神得到升华。英雄、虽说不过区区两个字,而它包含的重量,只有历史的天平才能衡量。一个民族离开英雄,就难以挺起厚实的脊梁;一个时代缺乏英雄,就会变得黯谈无光。古往...  相似文献   

13.
正英雄,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先锋和时代的坐标。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无论是奋战在救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是坚守在防控岗位的广大党员和普通群众,他们既是平凡的普通人,又是可敬的"草根英雄"。对于英雄的理解,虽然每一代人心中的英雄形象不尽相同,但作为中华文化滋养下的华夏子孙,其英雄观的内涵总体上是一致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能否秉持正确的英雄观,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以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能否通过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引领风尚,弘扬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14.
<正>不久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国家对待英雄的态度。习近平同志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当前,一些人对英雄不尊重,一些文艺作品、网络文章存在亵渎英雄的不良倾向。比如:有些网络文章用想象代替事实,  相似文献   

15.
张锲 《求是》1998,(18)
时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现在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这个和平的年代没有英雄,也不需要英雄。”读完《追寻永恒——共和国英模的昨天和今天》(《党建》杂志社编辑、学习出版社出版)这本新书,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指出,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依旧辈出! 翻开这本厚厚的书,迎面走来的是建国以来的一位位著名英模。他们是我们优秀儿女的代表,是我们时代乐章最强劲的音符。他们之所以崇高、伟大,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先进的思想,代表了共产主义的品德,代表了人类精神进步的趋势。 善于采撷人物自身的富有个性的语言来揭示他们性格的本质方面,是本书的显著特色。譬如,有人问老英雄孟泰,当时那么危险为啥还往前跑时,他的回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表达其对英雄的崇敬之情,鼓励全社会应当"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奋斗,这些论述既彰显了时代特色又反映了时代所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英雄及其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英雄的内涵、价值意蕴、学习路径等方面,但目前这一研究仍然存在着范式单一、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为此,学界亟需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展开述评,进而变革研究范式、转换研究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为进一步深入推动英雄及其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精神彰显着永恒的价值。八闽大地英才辈出,在岁月冲刷中放射出时代的光芒,开国上将刘亚楼就是其中耀眼的一位。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我跟随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汪一朝、《福建党史月刊》主编钟兆云,远赴东北三省和天津,追寻辽沈战役组织和指挥者之一、天津战役总指挥刘亚楼将军的光辉足迹,以此纪念他的历史功勋。钟兆云主编是刘亚楼传记的作者,对刘亚楼的事略张口就来,照他的话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仁怀市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三大途径攻克薄弱环节、消除农村短板、实现"三个不能代替"2014年"三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仁怀市不仅是一片醇香的天空,更是一方红军长征途中曾战斗过的英雄热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仁怀市传承长征精神,肩负时代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正迈向全省潮头,曾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英雄。周恩来之所以能超凡脱俗,成长为人们公认的一代楷模,成为东西方优秀文化铸成的"合金钢"和具有崇高人格品德的伟人,与他经历的长期、复杂、艰难曲折、丰富多彩、波  相似文献   

20.
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方彬 《党建》2012,(2):31-33
●不同时代透射出的精神光芒是相通的。雷锋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都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更易。●通过弘扬雷锋精神来推进政治信仰大厦的建设,意义重大。当我们真正读懂雷锋坚守的信仰信念的动因,也便找到自己的精神支点。●雷锋在引导我们努力方向,告诉每个普通人,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并且不可缺少,不可替代。●英雄是主流社会借助的诠释精神的载体,一个没有了英雄的时代将是苍白的。我们必须把弘扬雷锋精神常态化。●摧垮一个精神雕像很容易,重新建设却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或许在目前的状态下张扬雷锋精神并不容易,但正因为不容易而彰显出必要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