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充分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设想。柏拉图的正义观中包含着他对于合理社会经济关系的诸多假设。本文站在经济学的视角解读柏拉图的正义观,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正义入手,在所有制、价值决定形式、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柏拉图关于合理社会经济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曾祥生  肖建国 《求实》2007,(6):69-71
和谐是稳定的更高境界,和谐观由稳定观发展而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稳定,而非僵化的稳定。法治状态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对于社会和谐是最恒久最有效的保障,而构建宪政法治、刑事法治、行政法治、民事法治,是实现法治状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西伦理政治的经典之作<论语>与<理想国>为素材,通过比较核心概念"仁"与"正义"的产生土壤、基本内涵、论证路径、制度安排和未来设想,来梳理这两个概念以及这两个概念所表现出来的国家制度设计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朱玺 《兵团党校学报》2006,101(6):12-14
江泽民对当代中国民族问题作了许多科学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我们要以江泽民的民族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新疆。  相似文献   

5.
陈书洁  张汝立 《探索》2011,(4):147-151
本文从英国与美国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出发,阐释了政府社会服务观对社会公共服务改革的影响和作用。认为政府社会服务观的形成具有该国深厚的传统历史根基,这是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的深层次背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着不同的政府社会服务观,随着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社会服务观在不断变迁的同时也决定了社会公共服务改革的走向及趋势,最终导致具有较强稳定性的社会公共服务格局的出现,这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上,从"大同"到社会主义社会理想的确立,看似一个不证自明的自然转化过程,其实隐藏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从近世到清末民初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大同"概念经历着守成、嬗变与革新,这一过程不仅交织着追求现代性与固守传统性的矛盾,也混杂着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的价值冲突。清理从清末民初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有关"大同"思想的相关论述及其概念转化,既可以从特殊面相观察中共早期的文化选择立场,也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共早期确立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智强 《当代贵州》2009,(11):61-61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对和谐社会的憧憬,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全社会的共识. 作为一名信访工作者,在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中,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维护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实际信访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前来反映各种情况的群众,他们大多情绪激动,有些还会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如何处理好这一件件来信来访,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以及不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在接触的众多有关信访工作的书籍中,我切实感受到<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一书对我实际工作的指导与启发.  相似文献   

8.
林建公 《理论学刊》2008,3(3):59-62
<江泽民文选>的社会和谐思想主要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重现人的尊严和价值,切实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实现长治久安,忧党忧国忧民,消除不安定因素,使社会更加和谐;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改革发展稳定始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社会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类社会矛盾难以避免经常地大量地产生出来。  相似文献   

10.
以农民协会为组织基础,动员农民参加革命,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介入乡村社会的主要模式。这一模式在大革命时期的广东、湖南的革命区域已初见成效。农民协会介入下的乡村社会治理,虽然受到革命环境的限制,但也初步发挥了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集体力量的伟大。农民协会与地主、豪绅的斗争强化了中共的政权意识,是中共政权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共重塑乡村社会的革命实践,初步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图景,既是中共乡村建设思想的起点,又为当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的仁礼和谐型与墨家的兼爱和谐型两大社会和谐思想理论对什么是和谐社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诸问题上提出了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的系列思想观点,其一系列同异点上包含了不少可以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汲取的有益的因子。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儒家思想对民众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儒家思想在和谐问题上的形而上学、主观思维模式,无形中给构建和谐社会设立了障碍.《道德经》辩证的看待和谐,是弥补儒家思想缺陷的一剂良药,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环节.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党组织在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对构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都十分重要.重庆市沙坪坝区在建设和谐社会实践中,找准制约社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因素,努力提升社区党组织能力,不断探索新思路,以加强社区党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系列文章中热情赞美青年,认为青年是社会进化的推进剂。由于时代需要青年树立科学责任观,他希望青年在思想上除旧布新,生活上能引领潮流,能够弘扬新道德,承担社会责任。陈独秀对青年社会责任观的论述具承上启下过渡性、强调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统一、关注女青年并鼓励女青年承担社会责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女性社会学视角出发,比较分析<桃花扇>和<柳如是别传>的女主角李香君和柳如是的形象和作为,探讨了孔尚任和陈寅恪这两位著者女性观的异同,有助于启发我们去构建现代女性观和性别文化,促进男女两性的平等相处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龙小金 《当代贵州》2009,(14):58-58
余达忠先生所著的<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是"贵州本土文化2001"丛书中的一本,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了岑努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历史、语言、信仰、婚姻、丧葬、节日等,阅后使我对岑努村社会有了一个系统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经历了一场海洋观念的深刻变革,逐步从传统的海洋观转型发展为现代海洋观,从而适应了海洋世纪对我国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中国海洋观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中,邓小平、江泽民以他们宽广的视野和务实的精神作出了突出而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经历了一场海洋观念的深刻变革,逐步从传统的海洋观转型发展为现代海洋观,从而适应了海洋世纪对我国备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中国海洋现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中,邓小平、江泽民以他们宽广的视野和务实的精神作出了突出而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民族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仍在扩大、社会分配不公之矛盾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事业薄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日渐突出、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等方面问题仍在相当程度上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鉴此,现阶段也就有必要加快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夯实化解社会不和谐现象的物质基础;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起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社会安全网;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广泛开展平安建设,以便形成化解不和谐现象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载的民胞物与包含了保护自然的思想。二程将它与理一分殊联系起来;后来的朱熹则吸取理一分殊概念,对民胞物与作了进一步的诠释,认为张载的民胞物与,既讲人与物皆为同辈,又讲物与人各有差异,所以,对于自然物,不仅应当予以保护,更应该按照其不同的特性,使其各得其所。朱熹的诠释,强调尊重自然万物的特殊性,以实现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际上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