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村前小河清清,游人如织……最近,笔者来到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福祥村那平屯,瑶乡的美丽蜕变令人欣喜。那平屯的变化正是田林县实施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今年来,田林县全面启动"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宜居乡村活动,重点对旧州镇者务屯和平满屯、乐里镇田平村新寨屯、利周瑶族乡福祥村那平屯、潞城瑶族乡旺吉村俄外屯等5个广西"绿色村屯"进行建设,让绿色资源真正变  相似文献   

2.
花园进农村     
正荔浦县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为目标,坚持打造"绿色、生态、宜居"人居环境品牌,逐步实现了"花园进农村,绿化千家万户"的绿色人居环境,全县涌现出了众多"森林乡镇""生态乡村"。图为荔浦县花篢镇江华村龙度屯。  相似文献   

3.
王军  李荣光 《当代广西》2012,(14):65-F0003
东昌镇位于荔浦县东部,距县城15公里,紧邻平乐县,国道323线横经东昌。被誉为荔浦的东大门。东昌镇共有居民24891人,居住着汉、瑶、壮等民族。在荔浦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昌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魅力新东昌,  相似文献   

4.
正大年初二一大早,荔浦县东昌镇安静村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的停车场里,挤满了行人、车辆,文化舞台广场正上演传统彩调《三看亲》……村民自编自演的广场舞、三句半、反映农村邻里和睦的小品,语言诙谐有趣,台下喝彩声此起彼伏。近年来,荔浦县围绕"文化立县"加快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群众文化大繁荣,在文化精神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景观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管理工程"五大工程"上繁荣城乡文化。每当夜幕降  相似文献   

5.
<正>村前小河清清,两岸绿树成荫,远处青山如黛,近处鸟语花香,村道干净整洁,来往游人络绎不绝……这是笔者在忻城县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看到的景象。内城屯的美丽变化,正是忻城县实施"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忻城县积极开展"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全面启动"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活动,重点对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泮水村下才屯,大塘镇龙安村那赖屯、寨南村三寨屯,马泗乡马泗村果  相似文献   

6.
一排排装饰一新、造型别致的"务工楼"掩映在竹林和绿树丛中;一条条屯内道路干净平坦;一辆辆摩托车、小轿车来回穿梭;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河横穿村中央,或有小鸭戏水,或有村妇在浣衣……笔者走进天等县天等镇荣华村伏内屯,见到了一幅新村美景。在天等县,这样的新村并不少,"天等人民不等天"。近年来,天等人民不等天不怨天,自奋扬蹄,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脱贫致富的幸福新生活,新村新貌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外出"淘金"谋出路秃石荒山一座座,"九山一分地",缺水少粮闹饥荒,这是以前天等偏远山区恶劣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笔者驱车来到荔浦县新坪镇玻璃村。宽阔平整的路面,道路两旁绿树葱郁,鲜花芳香四溢,清晰的交通标识线……行驶在道路上,既让人感觉安全舒适,又让人赏心悦目。谈到道路绿化、美化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村民陈翠华高兴地说:"汽车开在宽阔的水泥路上,平坦而舒适,乡亲们再也不用愁农产品销售了!""十二五"期间,荔浦县实施公路交通大会战,投入6.5亿元,对县、乡、村、屯级公路进行建设、改造,新建农村公路548公里,实现98%行政村和70%的自然屯通水  相似文献   

8.
正几十台挖掘机不停轰鸣,一辆辆铲车迅速将一个小山坳铲平,大小运输车在桥面上不停穿梭,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2月17日,大年初二清早,荔浦县北环路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施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全县农村公路,荔浦县坚持高质量推进建设,打好管护营的"组合拳",树立了"四好农村路"标杆。高质量推进建设"自去年我们投入85万元完成杨家屯内道路硬化等建设为止,目前全村实现屯  相似文献   

9.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组织,荔浦县开展的"百企联百村"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了企业发展,农村富裕、党组织壮大的"三赢"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刚开始我们是一个村单独搞生态示范建设,现在好了,邻近8个村都搞起来了,全镇生态乡村建设真是风生水起!"荔浦县花篢镇相仕屯保洁员张文秀说。在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荔浦县采取"抓点、带线、促面"工作方法,重点打造50个自治区级"生态乡村"示范村屯,抓好"两路两河"区域建设,有序推进503个一般村屯建设,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实现由单个示范点的"盆景"向公路沿线、国道沿线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全"风  相似文献   

11.
正青山、绿水、彩绘、葱园……走进柳州市柳江区三都镇觉山村中觉屯,彩绘在墙上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大字便映入眼帘,让人印象深刻。沿村道慢行,满园葱香扑鼻而来,"人"字形屋顶轮廓清晰,文明乡风随处可见,优美环境让人流连忘返。2017年3月,中觉屯被确定为"美丽柳州"乡村建设综合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后,三都镇精心编制建设规划,拉开了综合示范村创建的序幕,通路工程、文化工程、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各项建  相似文献   

12.
灰瓦白墙的新楼掩映在群山叠翠中,宛如乡村"别墅";甘甜澄净的山泉水引到了家里,瑶民称之为"幸福泉";活蹦乱跳的小豚狸啃着青草……好一幅美丽的山村画卷。这里是凌云县沙里村弄怀屯,一个纯瑶族屯。曾经,这里"无水无路无土地,木房四面透寒风。"2011年,全屯30户156名瑶胞还"蜗居"在山沟沟的破瓦房里,人均年纯收入仅1500元。缺粮食、住房差、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求医难是弄怀屯  相似文献   

13.
正洁净的水泥路通村入户,绿树鲜花掩映特色民居,规整的菜园、花园、果园、苗圃随处可见,鸟鸣声、流水声和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声,萦绕在青山绿水间……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李洞屯处处彰显着"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带来的喜人变化。2015年来,资源县以村屯绿化、水源净化、道路硬化"三化"建设为主线,精心打造66个美丽村屯,纵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村屯绿化,让群众收获金山银山"这两年我在房前屋后和自家荒山闲  相似文献   

14.
正整洁,这是进入百色市平果县四塘镇印山村那床屯后的第一印象。干净的村道笔直向前,逐渐展开一幅美丽画卷:漂亮的小楼掩映其中,次第漾出一陌世外桃源;房前屋后,各式果蔬长势正旺;田间地头,红花绿树掩映成趣。那床屯共61户235人,村民自古便很注重家风、孝道文化,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训,良好的社会风气使村里人才辈出,培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场秋雨后,记者来到柳州市鹿寨县四排乡德占村上龙角屯体验了一次生态乡村之行。碧绿的四排河安详静谧,仅有63户280多人的上龙角屯与国道323线隔河对望。150米长的水坝在一处竹林边缩窄为闸口,穿过闸口的水泥桥便进入竹林幽径,"上龙角快到了。"进入竹林,车速放缓,开窗赏景,带着竹子清香的新鲜空气涌入车内,一下子将乘车的倦怠吹得烟消云散。上龙角屯人很精明,先用数百亩竹林迎接客人,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幽谧的竹林中除去一路的风尘,安顿内心的浮躁。  相似文献   

16.
<正>早听说扶绥县昌平乡石丽村屯楼屯生态美景如画。1月9日,笔者和几个同事一道去屯楼屯,寻找这个仅有130户人家500来人的小屯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后的蜕变。给我们做"导游"的,是崇左市委组织部派驻石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陈立志和村党支部书记方纯意。刚到屯楼屯村口,路边一间新房子旁伫立的一块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牌子上边写着"饮用水源保护区"字样。"石丽村整个村都属于干旱石山地区,地下水匮乏,群众多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2月29日,田阳县洞靖镇念堂村陇吓屯组长鄂元祥在自家厨房里拧开水龙头,"哗哗哗……"清亮的水一泻而出。"我们屯2015年9月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1座容量为200立方米的蓄水池,现在已经竣工,全屯220名群众都喝上了放心水,大家都很高兴。"鄂元祥自豪地说。自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以来,按照"饮水净化"的目标要求,田阳县洞靖镇全镇上下掀起了一场水源净化行动。据了解,洞靖镇2015年实施的靖安村甫安屯、雪平村甫平屯、多感村多感屯等9  相似文献   

18.
区建 《当代广西》2010,(7):23-23
<正>走进平果县新安镇新安村庄内屯,只见红瓦白墙,掩映在翠竹之中;小桥流水,蜿蜒在"画图"之中……昔日屯中泥泞的小路、破旧的瓦房、肮脏的水沟已荡然无存。庄内屯位于南百高速公路和南百二级公路旁,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屯139户611人。该屯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9.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11,(22):51-51
荔浦县东昌镇农妇刘耀宣种植了40亩夏橙和蜜橘,2009年一场霜冻灾害差点让她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在村委的帮助下,她争取到5万元妇女小额贷款,渡过了困境。"幸亏有5万元妇女创业信贷资金的支持,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帮了大忙。"当年,刘耀宣不仅挽回了经济损失,还实现纯收入8万元。  相似文献   

20.
"现在,任何时候任何人到仙桥屯参观清洁乡村工作,都可以见到干净整洁的村貌。"天等县上映乡党委书记李日泽谈起该乡桃永村仙桥屯清洁家园的成效,满面笑容,"群众主动性非常强。"仙桥屯有42户195人口,采取"一联十"的做法推进清洁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