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书法要掌握方法,选帖、读帖、临摹缺一不可,临摹为要,读帖贯穿临摹过程始终;学习书法要从规矩入手,循序渐进,逐渐强化手上功夫,其字才能“形神兼备”;学习书法要克服非书法因素的干扰,做到“观入于眼、临入于手、存入于心”,持之以恒,必能有所成就。文章从公安院校学员学习硬笔书法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久不见效的症结所在:临摹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为学习硬笔书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陈振濂 《今日浙江》2014,(21):60-60
正(1883—1971年)沈尹默沈尹黙先生是一代帖学大家,他对二王书法与魏晋笔法的追究,形成一代书法风气。从而在近现代书法史中构成一个鲜明的时代印记。书法发展到清末,碑学新体裹挟书法"维新"的理念,在朝野形成巨大震荡。张裕钊、李文田、康有为、李瑞清、曾熙、杨守敬、沈曾植……人人以谈北碑为荣。士林之间,论碑为当然,论帖则不合时宜。沈尹黙在这样的氛围中后起,如果仅仅是书法家立场,自然很难自外于这一潮流。或许也会是碑学中一员健  相似文献   

3.
张华 《春秋》2013,(3):62-63
《来禽馆帖》是明代著名书法家邢侗主刻的一部书法丛帖,内容以二二王书法为主。《来禽馆帖》共刻八帖,其中以《庸人双钩十七帖》最为著名,被誉为“天下《十七帖》第一”、“明《十七帖》之冠”。  相似文献   

4.
谢景行 《人民公安》2023,(15):55-55
学习书法,临摹是不二法门,其方法有实临、意临,形式有选临、通临和创临。实临检验书者的模仿能力,意临开发书者的想象力,选临注重单字笔法和体势,通临注重学习原帖章法布局,创临体现书者的变通能力。《韭花帖》,五代杨凝式写在麻纸上答谢友人的一封书信,是流传有序的行楷名帖。其书法风格学宗王羲之,尤其对《兰亭序》有着极为精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书法,书法,书中有法;书道,书道,书中有道。然而,"无常法"为至法,"非常道"为至道。书法,没有任何一成不变的可执着的先验法则或"美的本质",有的只是不可定义的"非概念"、"非理性"的  相似文献   

6.
马军 《人民公安》2011,(1):62-63
书法篆刻之于我便如“情人”一般。怡神养性无法言喻的美感,无穷无尽的新奇感,一上手就废寝忘食的依恋感,探索追求中的刺激感,冥冥之中的通灵感.偶有收获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等等。昨晚读帖时我突然想到,这种感觉像什么?像足了传说中的与情人的约会。我想,构成“情人”应当具备几大要素,现逐一与书法篆刻相对照。  相似文献   

7.
沈尹黙     
沈尹黙先生是一代帖学大家,他对二王书法与魏晋笔法的追究,形成一代书法风气.从而在近现代书法史中构成一个鲜明的时代印记. 书法发展到清末,碑学新体裹挟书法“维新”的理念,在朝野形成巨大震荡.张裕钊、李文田、康有为、李瑞清、曾熙、杨守敬、沈曾植……人人以谈北碑为荣.士林之间,论碑为当然,论帖则不合时宜.沈尹黙在这样的氛围中后起,如果仅仅是书法家立场,自然很难自外于这一潮流.或许也会是碑学中一员健将.  相似文献   

8.
齐夫 《楚天主人》2011,(1):43-43
说颜鲁公"拙",当然不是指他的书法。颜体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我指的是,像他那样的高官,居然会闹到写《乞米帖》的地步,不得不借米度日。《乞米帖》写在公元765年,正值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业歉收。按理说,粮食再紧张,也不至于影响到颜真卿家,他当时已官拜刑部尚书,知省事,封鲁郡公,按现在  相似文献   

9.
《浙江人大》2011,(11):3
市场经济下,主要靠"两只手"发挥作用——"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无形之手"是指市场,"有形之手"是指政府。"无形之手"用的是价格杠杆手段",有形之手"靠的是干预、调控作用。能否有效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实现调控效果最大化,关键在于政府驾驭经济形势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方玉杰 《人民公安》2022,(Z2):70-73
<正>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之门,这是书家的共识。古代优秀书法碑帖浩如烟海,如何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范本至关重要。书法究竟怎么临?临到什么程度?又如何转化成创作,是每一个学习者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大赛将于今年下半年举办,本文结合近期警营书家关注的书法临摹与创作,探讨临摹中选帖、临帖和创作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一、什么是书法传统?我们现在都在讲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个大传统,书法传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所谓传统,"传"是传承的意思,"统"则指纲纪、准则。两个字合起来,传统是指历时久远、世代相传、共守一定的准则、规范,取得了共识的某种形式及其风尚。当然,随着时代及条件的改变,它会产生一定的发展变化。那书法传统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包括两大  相似文献   

12.
<正>徐鸣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子书画院院长,中国现代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画中画创始人,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现居北京。其作品获"天马腾飞国际书画精英大奖赛"一等奖,"人口普查全国摄影、书法、美术大展"三等奖,"2000年奥林匹克第一届国际书法、绘画艺术大展"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人有一种天然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把汉字写得好看。中国的文字、艺术、文化,莫不与书法息息相关,须臾不可相离。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可以说是中国人精神的依止处。——衣雪峰"熊秉明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且不论这个论断是否有失偏颇,至少熊先生说出了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4.
警营书法家     
在千年古城赣州,有一位颇有声誉的警营书法家,他便是被人们称为“儒警”的赣州市公安局政治处民警黄裕平。 黄裕平自幼钟爱书法,上至秦汉魏晋,下至唐宋明清诸帖,禀赋勤奋,在书法道路上越走越宽。至今,他已发表书法作品80余件、书法理论文章20余篇,30余次在国际国内书法大赛中获  相似文献   

15.
王小琴 《传承》2009,(10):62-63
包世臣和康有为是晚清影响较大的书法理论家,碑帖思想是他们书法思想中不能不提及的重要部分。他们的碑帖思想有许多不同之处:对碑帖的整体看法,包世臣碑帖并重而康有为是尊卑抑帖;对不同时代的碑帖,包世臣褒唐为主而康有为是尊魏卑唐。然而他们对民间的碑帖都非常青睐。通过比较,能清晰地看出包、康碑帖书法思想具有明显的承接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6.
郇起鸿 《春秋》2009,(4):49-49
2008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截玉轩(陈佩秋)藏-宋元明清法帖墨迹》,其中刊有元代张养浩行书《酷暑帖》。同年,北京匡时国际春拍,《酷暑帖》以59.36万元成交。《酷暑帖》于不经意间而致精妙,为今人所难企及。张养浩(1207-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为元代散曲大家,精书法,元时即奉其书为帖,  相似文献   

17.
包世臣和康有为是晚清影响较大的书法理论家,碑帖思想是他们书法思想中不能不提及的重要部分.他们的碑帖思想有许多不同之处:对碑帖的整体看法,包世臣碑帖并重而康有为是尊卑抑帖;对不同时代的碑帖,包世臣褒唐为主而康有为是尊魏卑唐.然而他们对民间的碑帖都非常青睐.通过比较,能清晰地看出包、康碑帖书法思想具有明显的承接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言恭达说,我的中国梦是期待着全民能在当下文化春天的"书法热"中赢得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的传承;让慈善文化成为全民的生活理念—在爱中行走!作家苏叔阳说,言恭达的书作,常常"以我书,写我思",不把书法当作古人之书的抄书匠,所以,他常写他的诗作。这是他的书法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时代之作,"为人生而艺术"的生动体现。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他5岁随父习  相似文献   

19.
晓沙 《台声》2009,(7):67-77
北京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有一间6平方米的小书斋.这里是乾隆皇帝赏玩书画的私人空间。200多年前,乾隆常常独自坐在小暖阁里.静静地欣赏着三件稀世书法珍品。它们是东晋王氏家族书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之子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羲之侄子王殉的《伯远帖》。乾隆认为.这是整个大清汪洋般的宫廷书画收藏中.最精致的三件珍品.也是他最珍爱的法书.为此特意将这间小书斋改名为“三希堂”。  相似文献   

20.
作为女性书法家,曾担任中国书法协会的秘书长和创作委员会主任,郭雅君在当代中国书坛一直为众所瞩目。她优雅沉稳的气质和风格独特的书法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雅君对书法的情趣和造诣是从幼年时代就开始养成的。她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受父亲影响,临池习帖。父亲在书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