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极其辉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中坚力量,她所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抗战期间得到空前壮大;形成了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2.
<正>杨剑华常说,"是党组织培养了我,是工作岗位和团队成就了我。作为一名党的文艺工作者,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给予的,我的工作也应一切为了人民。"这些年,她把自己和党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她始终相信"文学是天底下最美丽的事业",与贺州文联人一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擦亮贺州文化"名片",把"送欢乐进基层"与"种文化于心灵"有机结合起来,让贺州百姓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惠民活动中受益。她——就是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七十年光辉的历程。七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是,在这七十年中,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开始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的小政党,发展到今天拥有5000万党员、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执政党,经历了坎坷和曲折的道路,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作为党的一名老战士,在纪念建党七十周年之际,我为我们的党能够经受无数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胜利地渡过一个个激流险滩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我们党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她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以人民群众为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始终同人民群众保  相似文献   

4.
正值全国各族人民为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奋力拼搏之际,我们伟大的党迎来了她80周岁的生日。这不仅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的80年,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政权建设道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80年。80年的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  相似文献   

5.
田富达 《台声》2011,(7):17-1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同全国人民一样为此欢欣鼓舞,衷心祝愿党的九十华诞。躬逢盛世,作为一名生活在大陆的台湾高山族同胞,回首自己从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在党的关怀下学习进步的几十年,我思绪起伏,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6,(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谆谆告诫全党同志:"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95年来,我们党正是依靠对人民始终不变的"赤子之心",带领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正脚踏实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疾驰而去!一、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出发的原点,是立党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认真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我的感想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全体中国人的选择,也是新中国能够取得所有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第二,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地区的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人民至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没有任何政党利益,没有任何个人私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牢记‘国之大者’。”中共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去到陕北,  相似文献   

8.
<正>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举国上下,党内党外,男女老少,都沉浸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庆祝会、表彰会、学习会遍及城乡各地。人们载歌载舞,吟诗作画。人们努力学习,认真思考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共同的心声是:对党的认识加深了,对党的感情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就在于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党之所以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关头,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卓有成效地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学习史,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七十年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我们党反复探索,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日益紧密结合的七十年;是我们党从小到大,逐步成熟,日益发展壮大的七十年;也是我们党披荆斩棘,无私奉献,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并取得卓著成就的七十年。我们纪念建党七十周年,回顾党的历史,目的是为了学习党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我们湖北的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进一步团结全省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11.
正"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金句最先出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后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又被进一步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人民情怀,是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生动表达。新中国能排除万难、风雨兼程走到今天,中国共产党能英勇拼搏、不屈不挠开创今天的辉煌,归因于人民的伟大力量的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的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是人民自己的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人民拼出一个永续繁荣强盛的国家,为人民创  相似文献   

12.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上诞生,红色光芒迅即照彻中华大地。85年后,她带领全国人民一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和谐的创新型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党的光辉,闪耀在人民的心中。纪念85年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这一论断还郑重地写入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如何全面地、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这一论断?还是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的时候,还是一个幼年的党。说她是幼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对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很大的片面性。表现在当时通过的党…  相似文献   

14.
陈黔珍 《湖湘论坛》2001,14(5):19-20
做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特征和标志,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创新。考察中国共产党80年的伟大实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是它的一面伟大旗帜,始终引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航向及党的自身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的实践与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密相联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人民拥戴的党,就是因为它从登上历史舞台起,就与先进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她是在“五四…  相似文献   

15.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全部政策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2001,(13)
向党说句心里话——部分党员的心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人民的幸福安康。"这是80年来不争的事实,是亿万人民的心声,也是经得住考验的历史结论。人们感谢党,拥护党,爱戴党,在中国共产党80华诞之际,一批批在建设与改革时期取得卓越功绩的人们想对党说说心里话。他们叙述与党共同成长的经历,他们道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他们的话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解放中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黄启学 《桂海论丛》2001,17(4):19-22
中国共产党的80年 ,是艰苦奋斗、探求创新的80年 ,是创新促进发展和胜利的80年。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不朽的旗帜 ,是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高举创新的旗帜 ,承担起领导全国人民在21世纪的创新使命。这一创新使命包括 :理论创新 ;治国方略创新 ;体制创新 ;科技创新 ;党自身的建设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产生、形成、发展于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进程和丰富多彩的党的建设实践活动之中。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理论,她需要而且应该在革命实践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性。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一经形成就成为推进党的事业、指导党的建设实践进一步发展的科学理论。这种实践性极强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需要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也决定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做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决贯彻党的人民观。在此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堪称模范的生动事例,积累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形成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阐述和深入的探析,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取得执政地位以来,执掌全国政权已有65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源自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来自党出色的执政成效。党执政地位的持续巩固,同样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执政成效获得人民的认同。当前,党提高执政成效就要切实做到:合理利用和开发执政资源,提高党的执政效益;加强官德建设,提高党的软实力;坚持人民群众的最终评价权,从事实和价值两个方面考量党的执政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值此大规模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时,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俞思念教授等著的《论党的群众路线》一书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既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