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晓伟 《德国研究》2000,15(2):22-25
法官阶层的产生,就有了对法官的管理,并形成了法官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国家司法的公正和高效,各个法治国家都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法官管理制度。法官管理制度是指依法规定法官的资格、任免程序、明确法官的职责、法官的地位和法官的等级、对法官的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保障法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并规定法官的考核、晋升等制度。 本文通过对中德两国法官管理制度的比较,借鉴德国的成熟经验,移植若干适应中国司法现状的制度.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官管理制度。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国家制度,包括司法制度是完全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谭芳 《人民之友》2020,(1):30-31
2015年以来,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加强任后监督,推进法官、检察官公正司法,探索司法监督新路径。“对法官、检察官履职情况开展评议,既是对目前存在不足的鞭策,又是对今后工作的提醒,我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监督我。”  相似文献   

3.
陈弘毅  罗沛然  杨晓楠 《港澳研究》2020,(1):13-31,M0002
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得到国际社会和香港本地社会的高度评价。本文阐述了香港司法制度的结构,包括法院的架构、规模以及双语法制;介绍了香港的法官制度,包括法官的任命和服务条件,法官的选拔、培训、考核和行为守则,对法官的投诉机制,法官的任期、薪酬待遇以及司法行政等;梳理总结了香港对司法独立和司法公义的制度保障。在“一国两制”的宪制安排下,香港司法也体现出特殊性。香港享有终审权,各级法院对基本法亦有解释权,但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基本法的解释,香港各级法院必须遵从。  相似文献   

4.
当代英国禁毒政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 2 0世纪 2 0年代确立以医生治疗为主要特点的“英国体制”以来 ,英国的禁毒政策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在这一历程中 ,英国政府根据变化了的现实状况不断对禁毒政策的重心加以调整 ,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由于禁毒政策存在很多不足 ,致使英国的毒品泛滥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反而愈演愈烈。与此同时 ,英国政府在长期的禁毒工作中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可以为我国的禁毒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法官制度——以下萨克森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下萨克森州为例,介绍了德国的法官制度、法官的选任标准、程序等.  相似文献   

6.
<正>12月4日,我省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宣誓忠于宪法等形式,庆祝首个国家宪法日。省高院举办"法院开放日""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忠实履行法官职责,恪守法官职业道德,遵守法官行为规范,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12月4日,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大楼中审判庭内,  相似文献   

7.
宣喆 《美国研究》2023,(3):115-143+7-8
美国境内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使美国人口构成中的少数族裔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都获得了更为公平的发展前景和社群进阶,从边缘逐步迈入主流。而在最为保守与严苛的司法领域,美国少数族裔的公职选任在民权时代开启后却依然举步维艰。历经半个多世纪,这个被冠以身份标签的“天然”弱势群体经过不懈争取,方才获准进入长久以来由白人男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法官席位,并得以在美国司法界演绎重要角色。然而,在负芒披苇地获得形式上的平等之后,少数族裔法官却又面临司法公信方面的指责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国际仲裁只有具备充分的公正性,才会具有执行的权威性。受理菲律宾政府单方提起南海仲裁案的临时仲裁庭,从其性质和它与权威国际司法、国际仲裁机构的联系可见,它并不是具有广泛认可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的国际仲裁机构,与联合国没有关系。仲裁庭的成立利用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机制及附件七仲裁制度设计的缺陷,其活动利用了与某些国际司法相关机构的模糊关系;仲裁庭违反国际司法、国际仲裁机构组建的普遍原则,运行程序缺乏法定性;柳井俊二法官未回避仲裁庭的组建工作,不符合法官中立性原则的要求;仲裁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随意更改自己的立场,缺乏独立性;仲裁庭作出的所谓"裁决",在法理适用与事实认定方面存在明显谬误。临时仲裁庭的公正性严重缺乏,其活动和最终"裁决"结果也是非法无效的。  相似文献   

9.
胡云超 《欧洲研究》2005,23(4):126-143
英国20世纪80-9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对英国经济改革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英国经济改革减少了政府管制,增加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度,提高了资本形成的效率,增强了经济竞争力;福利改革以“工作”为政策导向,激发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积极性,人均劳动力投入提高是英国经济产出增长,缩小与主要竞争对手差距的实质原因。如何引领英国经济尽快走出低速增长区,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率,将是新一届工党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重点关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英国在亚洲仅决于印度的最好的市場。新加坡所需要的工业品主要由英国供应(包括約50%的汽車),而且自莱佛士时代以来,英国每年出售給新加坡的商品此西方其他国家都要多。 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在新加坡市場的优勢已經起了變化,虽然不很突然,但很明确。貿易方面的竞争也已增加。英国的推銷政策有时已显得不很适宜,而且对于商战的反应也很迟鈍。 某些英国商品如收音机和輕便摩托車等几乎完全喪失了市場。如果目前的趨势不加以遏止,日本就有可能代替英国成为新加坡20世紀60年代的工业  相似文献   

11.
引言: 二十世纪70年代末,私有化成为一种全球性经济现象。1978年私有化进程从英国开始,同年,私有化及对所有经济生活减少干预的过程转移到美国、西欧的发达国家(也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到80年代末,私有化浪潮已波及前社会主义国家。 在马其顿,私有化进程开始于1989年。在过去的几年中,该进程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也存在一些矛盾。这一切  相似文献   

12.
张祖兴 《东南亚研究》2004,(6):25-28,33
战前,英国一直执行亲马来人路线,而受到英国特殊照顾的马来人在英国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背叛"了英国人,这使英国殖民当局极为难堪,也给英国军事征服东南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虽然从政治和军事上讲,英国人不能允许反马来人情绪广泛流行,但英国必须慎重考虑重建马来亚殖民统治的政治基础,尤其是在英国用军事手段重新占领马来亚时能争取非马来族群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认为,公民权计划的制订与"第五纵队"问题的困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应琛 《新民周刊》2022,(34):50-53
当地时间9月5日,利兹·特拉斯当选执政党保守党党魁。这意味着特拉斯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第三位女首相,也是最年轻的女首相。此前,特拉斯在参加北约峰会时,曾晒出了参会女性政客的合影。该“工作照”在社交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英国华人的政治参与经历了从"沉默一族"到"地方议会议员"、再到"下议院议员"的上升发展历程,体现出鲜明的英国出生的二代华人(BBC)高素质以及社会融入度高的特质。这表明华裔候选人已成为英国主要政党的重要精英阶层的组成部分,也显示出与华人参政组织——"华人参政计划"及其有效的政治活动的重要作用。未来英国华人参政的热情还将持续高涨,英国下议院中也将涌现出更多的华人政治家,但英国华人欲取得美国华人在政坛上所取得的成就,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写在前面     
正英国全民公投的结果出乎所有精英阶层的意料,此次公投成为冷战后和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及欧洲一体化中的重大事件。毕竟英国不仅是欧洲的经济大国,也是军事上的有核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其实,不论英国退欧的过程如何,公投这件事本身就表明了英国社会的撕裂。其背后的问题是:原有体制是否失灵?英国一直是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居然要走到  相似文献   

16.
无论国际组织章程条约是否规定退出机制,成员国的单边退出行为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关切。由《里斯本条约》引进的《欧盟条约》第50条结束了欧盟内部有关退出机制的长期争论,为英国"退欧"提供了相对明确的法律依据。因缺乏可资借鉴的先例,英国"退欧"所带来的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在短期内无法消除。随着"退欧协定"谈判工作的展开,英国与欧盟早期在谈判路线方面的分歧日渐式微。但从谈判立场和缔约机制的角度来看,双方欲在预设期限内完成"退欧协定"的谈判和缔结工作,仍面临着潜在的法律障碍。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国而言,英国"退欧"在近期并不会对欧盟与第三国的条约关系造成重大冲击,只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考虑未来与英国重新缔结条约,以避免英国"退欧"后产生的法律真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印度洋战略地位的持续上升,曾是印度洋霸主的英国近年来也不断加强在印度洋的存在。英国在印度洋有着自己的安全、经济和殖民利益。在安全方面,英国认为需要应对伊朗带来的传统安全威胁和恐怖主义、海盗、人道主义灾难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在经济方面,印度洋一些国家是英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英国需要从海湾进口大量的液化气,海上运输线安全对英国至关重要。在殖民利益方面,英国设立了印度洋海外属地,并通过英联邦保持与前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联系。为了维护和增进这些利益,英国在印度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提升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如在巴林重建军事基地、帮助阿曼完善军事基地设施以及部署航母战斗群等。二是打击非传统安全威胁特别是海盗和恐怖主义。三是加强与印度洋沿岸重要国家,如沙特、印度和澳大利亚等的关系。四是强化与美国的合作,如延长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的租赁期限、参加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行动等。尽管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在印度洋的影响,但英国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实力与当年称霸印度洋时不可同日而语,脱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对英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是与毛里求斯存在领土争端,英国背负着殖民主义的压力。这些挑战会制约英国在印度洋目标的实现。总之,无论怎样调整印度洋政策,英国都不可能复制过去在印度洋的辉煌。  相似文献   

18.
王淼 《新民周刊》2022,(6):79-79
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行走,尽管风餐露宿、与世隔绝成为生活的常态,但在斯坦因笔下,我们依然能够时时感受到他异样兴奋的心境。英国考古探险家奥雷尔·斯坦因的《西域探险记》是一部考古学名著——不仅仅是因为这部书在学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作者的探险过程也足称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19.
回归欧洲与充当“国际角色”,如同英国外交的两个轮子,缺了任何一个都运行不起来。如果两者协调得好,就会相互促进:英国由于有了与欧洲的紧密联系会加重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而由于有“国际角色”的辅助进而增加了介入欧洲事务的砝码。但如果协调不好,则可能两者皆误:回归欧洲流于空泛而进一步远离欧洲核心,国际作用的发挥也缺少足够的支撑而徒有虚名。在伊拉克战争中,英国与美国共进退,但随着战争硝烟的散去,英国又开始与法德俄等国频频接触以修补一度紧张的关系。英国暂时还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模式:与欧洲在安全领域的协调虽然一直在增加,但只要美国发出战争的召唤,英国虽然不一定十分情愿,但总会积极响应,与欧洲核心国家又拉开了距离。由此也说明英国外交的轨迹不会是直线的,在安全领域尤其难免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20.
写在前面 英国全民公投的结果出乎所有精英阶层的意料,此次公投成为冷战后和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及欧洲一体化中的重大事件。毕竟英国不仅是欧洲的经济大国,也是军事上的有核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其实,不论英国退欧的过程如何,公投这件事本身就表明了英国社会的撕裂。其背后的问题是:原有体制是否失灵?英国一直是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居然要走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