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出生在上海。大都市曾给我留下了童年时期的美好梦幻,也曾给我编织过一个中学生的美好理想。然而,我的梦幻在赣西北那片贫穷而又神奇的红土地上得以实现,我的理想在乡村的田野上得以升华。风风雨雨22年,从一名下放知青到乡团委书记、乡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一直到县委书记,我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体味到了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奋斗与追求的最大乐趣。  相似文献   

2.
前些年,我在风沙线上行走,曾在青海看到了一个玛尼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雕塑.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恩师     
晴天一声霹雳,我恩重如山的导师、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理事长冯银华猝然去世了。 看着刚刚披上黑纱的、微笑着的恩师遗像,我怎么也不相信,48小时前,还谈笑风生,一边习惯地拿零食给我吃一边布置任务的您,转瞬,生命之火便熄灭了? 恍惚中,我忆起5年前,您也是积劳成疾,突然晕倒在办公室。 看着病床上疲惫虚弱的您,想您平日里颇有领袖风范的言谈举止,止不住大颗大颗的泪珠“吧嗒吧嗒”地落下来。 许是心有灵犀,您竟醒了,冲我露出孩子一般灿烂的笑容。然后底气不足,却依然强硬地说:“傻丫头,哭什么?我没死呢,就是死了也不许哭!”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4月13日,我激动地站在广西电视台"八桂书香,阅读圆梦"的颁奖台上,手捧晶莹靓丽的奖杯感慨万千。当如雷般的掌声对着我们11位"最美阅读追梦人"响起,我的心醉了。是阅读,让我获得如此殊荣;是阅读,点亮我心灵的孤灯。1991年,我初中毕业。父亲知道我因提前答卷而被扣分无缘升学时,他"吧嗒吧嗒"地抽着闷烟,一句话也不说。晚饭时,他呷了一口玉米酒后对我说:"家中唯一的母牛也卖给你读书了,往后的路你该怎样走?"我端起饭碗的手停在半空中,瞬间泪如泉涌。9月,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龄人都上  相似文献   

5.
我曾走进“一大”嘉兴南湖红船 听红船起航乘风破浪的涛声 我曾走进老北大红楼李大钊的办公室 看先生宣讲马克思主义时坚毅宽忍的笑容 我曾站在韶山冲清水塘边 想象着毛泽东小时那倔强的身影 我曾站在井冈山黄洋界口 耳边似乎仍然激越着抗争的炮声 我曾站在深圳邓小平巨幅画像前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我漫步在台北南京东路上。我抬头一看,电线杆上并排挂着一黑一红两张海报,那黑色海报上的照片好熟悉。一看,那不就是傅聪吗?在傅聪头像的下方,写着"拥有萧邦灵魂的当代东方传奇"。在红色海报上,则写着"傅聪80大寿演奏会"。哦,岁月飞逝,这位当年的"青年钢琴家"都已经"望八"了!傅聪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长子。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傅雷夫妇在"文革"中含冤离世的报告文学《傅雷之死》,美国《华侨日报》在转载时把标题改为《傅聪之父傅雷之死》,这表明在海外华人中,傅聪的名气比他的父亲傅雷更大。  相似文献   

7.
雨蔚 《传承》2008,(9):39-41
"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南宋诗人陆游曾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家乡社戏上演时的场面。近千年后的今天,绍兴社戏在农村上演时依然延续了这样的壮观。去绍兴坐乌篷船、喝黄酒、吃茴香豆、看社戏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但最最令我心动的还是那里的社戏。最早知道社戏,是在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中,虽然时隔久远,但那一大群顽童穿梭于观众中的热闹场面,以及河道中停满  相似文献   

8.
不知不觉中我成了一名民政学校中的学生,与民政人成了战友。1998年那场震惊世人的洪天巨浪,让人不寒而栗;然而电视上,报纸上,杂志上,到处都有我们民政人奔波的疲惫,那是我们民政人分忧解难的义不容辞。看那长龙,看那载满全国人民满怀关切的食品和衣服,温暖了多少颗流泪的心,抚慰了失去家园后的苦痛,广大民政人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用双手托起新的希望。那蕴含深刻哲理的校徽,曾让我注视了许久。作为一名民政人,我把民政比作一盏灯,一盏照亮所有黑夜中孤独灵魂的明灯。巴金老人的灯曾经使他微笑着面对生活,我们民政这盏长明灯…  相似文献   

9.
我曾是个“大逆不道”的孩子 1972年,我出生在陕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忧郁的性情就显露出来了。我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土塬上,眺望那又深又远不知何处是尽头的黄土地,泪水常常会莫名其妙地从眼里流出来。心头卷起一团怅惘。我那时总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片黄土地呀! 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对绘画有了兴趣。当时并不知道人活着要树立一个高远的志向,也没想将来要成为一个声名显赫的画家,我只是打心底里喜欢它——或许有这点就够了。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张枯瘦蜡黄的脸,一双略带浮肿的眼睛,还有如枯藤老树般粗糙的双手,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父亲那双脚。记忆里,父亲从未穿过一双完整的鞋。那年,我该上学了,父亲的眉头锁得也更紧了。那个初秋的早晨,父亲钻进草垛,拽出了家里惟一的瘸鸭子,然后到镇上去了。我倚着墙,看着父亲佝偻的身影渐行渐远,耳边回响着他那用麻绳编成的鞋在泥土地上踏出的“吧嗒”声。父亲用卖鸭的钱给我缴了学费,看着我赤足背着打满补丁的帆布包走向学校,喊住了我,转身回屋,拿出一双已经破旧但还完整的布鞋。我知道父亲一直很珍惜这双鞋,因为这…  相似文献   

11.
榕树下     
文榕  登豪 《福建乡土》2012,(2):16-16
自1985年离开母校福州三中已二十几个年头了,校内操场上的那棵大榕树却一直茂密地生长在我的心扉上。那年少岁月的记忆像幽静的湖水,常常在午夜的梦中轻漾。 我初一考入三中,于母校就读整整6年。我们曾在校园的榕树下做广播体操、读书、讲故事;也时常唱歌、跳舞和说笑话。花朵一样的年龄,像浸在蜜里,如今忆起齿颊尤甘。在宁静、诗意的校园中,我内心萌生的文学之芽曾得到了两位园丁的辛勤浇灌。  相似文献   

12.
杖念     
想到他,便想到他那根夹在腋下寸步不离的拐杖,那是他人生远行的佩剑,那是他生命活力的徽章。 30年前,我曾用稚嫩的笔在作文本上描摹过他。他以班级语文小组负责人的身份为我们布置作业:写一篇记叙文,记一位熟悉的人。我对他熟悉,于是我写了他,题目叫《向保尔看齐的人》。结果,他给我批了58分——不及格,评语是“对所描写的对象理解不深”,我愕然。后来才逐渐悟知熟悉的未必就能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丰城在江西的中部,赣江边上。 如果有人也像我一样,把江西的地貌看作一张脸的侧面,那么丰城就刚好在太阳穴那儿。妈妈说我生在丰城的万寿宫,那时妈妈20岁,爸爸24岁。年轻的爸爸是县里的小报记者,万寿宫大概是他们的集体宿舍。 有一回出差到丰城,我还假模假式地到自己的“故居”看了看,发现爸爸妈妈描述的那个住过的、带回廊的二楼已经没了。万寿宫只剩下一个大殿。趴着门缝往里看,什么也没有看清。 万寿宫前的石碑却还在,看不太清晰的字里行间,依旧透露着本地民众对一个被他们唤作许真君的人的祭怀之情。 江西的许多地方都有万寿宫,这是早就存在的事实。只是我这个对江西一无所知的人,有一天突然才注意到这一点,倒像是有了什么了不得的发现似的。万寿宫里奉祀着的那位许真君,因此也一下引发了我的好奇,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德行”或者“道法”,让江西本土的民众在17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他念念不忘,崇敬有加? 有一年夏天,我那80岁高龄的外婆携我那50多岁的姨妈,在我父亲的护送下,到南昌西山的万寿宫敬香。那还是改革开放之初,各种宗教与民间信仰刚刚被允许恢复。那天,从西山回家后的父亲,疲惫不堪,连喊:“疯了,完全疯了,西山上人山人海,  相似文献   

14.
飓风     
那风很久不来了而我却记得那被吹乱的感觉那种让人疼让人幻灭的囹河天薄成一张纸地是金色的波浪所有希望的果实都被打落包括众多枝叶里暗藏的隐情我是谁?我在哪里?阳光照浴在我或淡的嘴唇我眼里飞泛着天空和乌通那些城市皇的任统那些曾以稳重、沉周而深深打动过我的人那些被遗志被撕碎的倾诉看那风那风中汪汪的火焰那火焰身后的灰烬那灰烬里已成往事的眼飓风@徐小江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09,(9):60-60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相似文献   

16.
那还是年少时放暑假在上海祖父家。我喜欢去跑马场"孵"上海图书馆,每每走过24层高的国际饭店,总有人围在门口张大嘴仰望,一脸惊讶之色,也总有人啧啧有声:真高,真高,这是全世界最高的楼。我问祖父,世界上还有比国际饭店更高的楼吗?祖父笑而不答。一天,祖父的一位供职于联合国的朋友去看他,拿出一叠美国的风景照片,祖父翻看时,我凑上去看,那高耸入云的帝国大厦,那象悬崖绝壁神斧天功般拔地而起的联合国大厦,那灿若星河的灯火,看得我心里一阵狂跳,祖父赶紧叫朋友把照片收好,对我说,你别多看,到学校不要乱讲,美帝就是楼多…  相似文献   

17.
杨超 《公安教育》2003,(5):14-14
12年前,作为一名教辅人员,我踏上了中专警校图书馆的岗位。从事公安专业期刊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有幸结识了《公安教育》。由此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与《公安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公安教育对曾受过四年高等教育,所学专业是电气自动化的我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加之中专警校图书馆的现状,使我一度困惑、迷惘、失落,甚至有了“跳槽”的想法。是《公安教育》那质朴、明快、严谨的刊风吸引了我,那一篇篇充满生机、活力和精悍的文章打动了我,开启了我热爱公安教育事业的心灵,兴趣与责任也油然而生,乐意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为公安事业发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微生 《观察与思考》2006,(20):63-63
<正>最初知道这本书,是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他在美国的文学课上看到它,便喜欢上了。后来,另一个在美国的朋友看了也大为倾倒,并发感慨说:为什么人家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东西来,而中国的女作家里就只能出点“宝贝”。我素来信赖他的眼光。听了这句感慨,便立即去网上搜查。结果看到一篇评论中引用的书里的一段,我以为那是我自学外语以来看到过的最甜美的异国文字。  相似文献   

19.
话袁     
这是陆健写著名诗人曾卓的一首诗,题为《曾卓》。我借该诗作为《话袁》一文的开头,其实我也是先斟酌了一番。你看那“袁”字,从“吉”从“衣”。上有吉星高照,下有衣食无虑。再加上他的“仁国”之名,圣贤圣明通仁,胸中有玉为国,此乃袁仁国是也。仁国他由尘埃中起步,进入国酒茅台,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我曾是广西话剧团的一名小演员。我首次到北京时,在天安门前仅能“留个影”,因为当时的人民大会堂是不允许随便参观的。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绕着那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走了一圈,真的好想进去看一看那神圣的殿堂,想亲手摸一摸那高大的石柱。然而,在那“火红的年代”里,一个小小的愿望也只能悄悄地埋藏在心里,等待着春风的来临……1992年4月25日上午9时,我作为医学界的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一个中国农工民主党年轻的党员,终于迈步走进了曾在我梦中萦绕的人民大会堂。走上石阶,我轻轻地拍了拍当年那可望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