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保信箱     
对应征入伍的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对吗?小保:黄某于2012年7月被某建安公司聘用,签订有3年期间的劳动合同。2012年年底,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服兵役。在应征入伍后不久,公司即以书面形式通知黄某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理由是黄某已经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请问,职工应征入伍后,单位能否与其解除劳动关系?郑伟丰郑伟丰:依法服兵役是每个适龄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职工应征入伍后,对用人单位来说,该职工是不能实际履行劳动义务,但他们在履行保卫祖国的光荣义务。为了保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国家对职工  相似文献   

2.
我生在一个文盲农家。 小时候,听父母讲,在那越穷越光荣,越穷越吃香的年月,大字不识,穷得叮(口当)响的祖父,竟被调到县武装部任部长。但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写不出的祖父,仅干了3天,就不得不主动辞职回乡。 父亲兄妹8人,排行老二。因家穷,只读过3年小学。16岁时,过继给别人当养子。两年后,由于实在无法忍受养父母的虐待,毅然应征入伍。上了青藏高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9,(5):91-91
问:对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内容是什么? 答:从2009年起,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  相似文献   

4.
干部辞职主要有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4种形式。从当前干部辞职制的试行情况看,当前各地探索的重点主要是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因公辞职,是指领导干部担任由人大、政协选举产生的领导职务,任期未满因工作需要变动职务,依照法律或者政协章程的规定应当辞去现任领导职务的,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人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4,(10):62-62
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将领导干部的辞职分为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四种形式;并分别对其适用范围、辞职条件、辞职程序、辞职后的安排或管理,以及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与纪律处分的关系、自愿辞职后的从业限制等作出规范。引咎辞职是领导干部对本人失职失误的一种主动追究。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辞职后进入私营部门,有可能产生利益冲突,导致腐败的出现,解决公务员辞职后的利益冲突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国家对解决公务员辞职后的利益冲突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有关法律与文件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有效解决公务员辞职尤其是主动辞职后的利益冲突,我们需要在辞职审计制度法律化、完善辞职后就业限制监管机制和活动限制制度、限制辞职公务员对其掌握的政府内部信息的利用、完善违规行为的处罚机制以及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7.
代表辞职是代表辞去自己所担任的代表职务的一种行为,各地人大对代表辞职工作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并非局限于法定的主动辞职,还进一步规定了代表的被动辞职,即代表在出现不利于履行其代表职责或代表工作中的组织领导职责时,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或党委组织部门建议其自愿辞去担任的代表职务。一、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全国各地的代表辞职工作,主要是针对代表被动辞职即建议代表辞职进行的实践。可以建议辞职的代表,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代表担任领导职务,职务发生变动的;二是调离原选区或本行政区域的;三是因代表不作为、有重…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03,(7)
最近,大连市委组织部结合大连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大连市党政领导干部辞职试行办法》。辞职办法从规范领导干部的辞职行为入手,按照辞职的原因把领导干部辞职划分为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四种类型。其中,把领导干部因工作严  相似文献   

9.
近年,不少地方推行了人大代表辞职制度,有的还出台了规范性文件。依照《代表法》的规定,代表辞职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代表认为自己难以执行代表职务而提出辞职;二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提出辞职;三是代表违反国家法律受到追究提出辞职。但在当前实践中,地方人大代表辞职制度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因工作需要,由组织推荐并当选的“官员代表”,由于职务或工作岗位的变动,由组织出面劝其辞去代表职务。  相似文献   

10.
武春 《人大研究》2021,(4):39-40
乡(镇)长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辞职时,有些乡镇采取在预备会议上接受辞职的做法。有人认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不是正式会议,在预备会议上接受乡镇长辞职不妥;也有人认为,预备会议是全体代表参加的会议,在预备会议上接受乡镇长辞职未尝不可。预备会议可以接受乡镇长的辞职吗?  相似文献   

11.
《人大研究》2011,(9):37-38
人大常委会接受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府两院”领导人员辞职请求后,在形成决定时,其标题和内容的表述,有的是对辞职请求,有的是对辞职本身。人大常委会决定接受辞职是针对“职务”还是“请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许多地方出于工作需要,根据选举法和代表法关于代表可以辞职的规定,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条例或办法,建立和实施了人大代表辞职制度。在实施人大代表辞职制度过程中,由于对选举法和代表法有关规定存在不同理解,因而对人大代表辞职制度也存在不同看法。一、实施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的原因(一)法律关于人大代表辞职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可操作程度低,需要对辞职规定进行细化选举法关于人大代表的辞职问题只是在第四十九条规定了代表向谁提出辞职,而对于代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辞职或必须辞职并没有作出规定。如果没有代表辞职制度,由于代表名额…  相似文献   

13.
代表辞职是代表辞去自己所担任的代表职务的一种行为。各地人大对代表辞职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并非都局限于法定的主动辞职,有的还进一步规定了代表的被动辞职,即在出现不利于代表履行其代表职责的情形时,由本级人大常委会机关或党委组织部门建议其辞去担任的代表职务。一全国各地的代表辞职工作,主要是针  相似文献   

14.
辞职是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它以劳动者辞职的意思表示为要素,而不问用人单位是否同意。一旦劳动者作出了辞职的意思表示,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就相应启动。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赋予劳动者辞职权。  相似文献   

15.
信息博览     
《政策》2004,(10)
政策信息 中央颁布《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干部辞职制度正式推行 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将领导干部的辞职分为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四种形式,并分别对其适用范围、辞职条件、辞职程  相似文献   

16.
代表辞职是近期的一个热点。但仔细观察,辞职的多是以“工作变动”为理由的“官员代表”。在这个背景下,高明伦、王泽华等代表的“主动辞职”,便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7.
人大代表将“辞职”纳入“承诺”,并非承诺必须辞职,而是在有必要辞职之时,自觉、主动地提出书面辞职请求,以保障人大代表退出机制的顺畅实施. 代表任职前做出有必要辞职时主动辞职的承诺,是对依法加强人大代表队伍建设的应有姿态.长期以来,许多代表一旦当选,干好干差都要熬到底,将法律关于代表辞职的规定置于脑后,影响了代表队伍整体功能的提高和发挥.将“当辞就辞”纳入“承诺”,既有言在先又言而有信,定会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人事部副部长张学忠谈辞职辞退工作中需要明确的一些问题本刊讯人事部副部长张学忠最近就全国推行公务员辞职辞退制度工作发表了重要谈话。他指出,辞职辞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难度较大的工作,注意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是使辞职辞退工作顺利开展并不断...  相似文献   

19.
倪斌 《人大研究》2006,(10):38-39
自1999年湖北省襄阳市试行“人大代表辞职制度”以后,浙江宁波、湖南溆浦、江苏常州、福建晋江、山东即墨、成都金牛等许多地方纷纷效法,一时“人大代表辞职制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对此,许多新闻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人大工作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褒贬不一。关于“人大代表辞职制度”的依据问题根据现行法律,人大代表辞职是有法律依据的。《选举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辞职。”但是,根据笔者的理解,法律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20.
《浙江人大》2012,(1):58-59
县、乡人大换届之际,一些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因工作变动向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请求,按地方组织法规定,人大常委会接受辞职的决定要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备案"。有人认为,已近届末,不可能再开本届人代会,而辞职人是由本届人大代表选举产生的,本届人大常委会作出接受辞职的决定后公告即可,报下届人民代表大会备案,不合法理,因此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