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研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理论视角。从这一理论视角看,社会主要矛盾实质上是人民群众的需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新旧矛盾转化的原动力。作为生产的动力前提,需要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供更坚实、更充分的物质基础;需要的日益丰富和无限拓展,对社会整体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推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向满足人民群众更全面、更均衡的需要的维度发生转化;各种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互交织,要求社会治理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向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化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支撑。在如何看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上应摒弃几种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2019,(24):292-293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一系列转化,有利于把握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由单方面向宽领域转变;再次,现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这些都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必然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以后,我党就当时的社会国情,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探索得出来的结论,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具体国情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组织就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政治判断,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创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丰富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对我党组织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梳理了我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和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给公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公安机关要积极适应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努力回应新要求,奋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公安机关既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也要遵循科学指引、掌握统领公安工作的理论武器,还要坚持人民立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要树立问题导向,聚焦公安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确立发展战略的基本理论依据。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阶段性变化和时代特点,主要表现为: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变化明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交融、制约性突出。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理念及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认真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对于深刻理解和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论断是基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基本得到化解,人民需求趋于多样化、全面化和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客观现实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需要理论判断,更需要客观的数据支撑与剖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蕴涵着实践的思维方法、矛盾的思维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系统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同样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乃至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本立场和历史态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结合与统一,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相似文献   

8.
张伟鹏 《国际展望》2023,(1):42-57+154-155
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推动与各国开展友好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性和中国外交政策开放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在外交领域的延伸和拓展。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牢牢把握主动权,也符合合作伙伴间的共同利益。这是支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在实践中凸显了团结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时代价值,为新形势下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深刻把握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对于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将各国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转化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理念、共识和集体行动,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实践过程。中国古代向来有“协和万邦”的历史传统,对待周边国家更是强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促使周边国家与中国建立和保持睦邻关系,尽可能地创造一种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以便中国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并努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为了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处理利发展同其他大国的天系.从理化上有,我国领导人并没有孤立地、泛泛地就大国关系谈大国关系,而总是将大国关系作为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阐述,大国关系理论自然也就蕴含在整个国际战略理论之中,使之同国际形势、世界格局、安全环境、经济全球化、国际新秩序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演进逻辑与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演进历经了四个阶段和六次转变,昭示出固有的演进逻辑,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从中可以看出,于特定"问题处境"中产生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大致通过三种具体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跃迁;其发展演进在外在形式上直接表现为"一元独尊"和"多元并存"的交替与转换;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扩大建构视野、不断完善自身内涵与形态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物质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刑法理论长期以来秉持传统古典刑事立法观,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问题进行被动回应。而当下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风险不断增加且日趋复杂。这一社会转型对于法学研究者以及立法者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此社会变革背景下,若抱残守缺,坚持一元化的传统刑事立法观,将可能导致越来越难以维持层出不穷社会风险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间的动态平衡。因此,将风险刑法及其价值取向,立法技术等方面纳入立法考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刑法制定和修改的历史变迁及趋势,探讨社会风险理论对我国刑事立法观念及模式转变的重要推动作用,进而展望刑法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相结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特征及其逻辑演绎与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分散、公民素质不高、农耕意识厚重和公共产品短缺。深化认识和从容应对我国农村社会的结构特征及其逻辑演绎,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勇 《南风窗》2014,(11):50-52
<正>医患社会冲突内在于两者关系的重新建构中。换言之,他们的社会冲突,不过是体制、市场,以及社会利益群体分化进行设置的结果。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身患疾病的人,他们的家属,和医护人员在医院这个社会空间里相遇。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相遇平淡无奇,医院保持着特有的秩序—包括医患在博弈能力上并不对等的秩序。但有时候,这种秩序会骤然间被撕破,就像有汽车在十字路口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一样,医患的相遇,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冲撞。它们构成了剧烈地冲撞人们心理的社会事件,这些年来接连不断地发生,并在公共领域得到传播和放大。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版定价:78元本书是作者2001-2015年的学术研究论文及国内外调研报告的辑录,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主线,探究中国崛起的内外环境、现实挑战、理论准备和战略谋划等。主要涉及国际关系理论探索、中国战略体系建构、美国霸权战略剖析、大国东亚战略聚焦、国际调研与决策咨询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共享发展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必须以社会主要矛盾为新依据,必须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辩证运动及其引起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分别构成了共享发展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现实依据。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应赋予共享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目标,应坚持通过共享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人类一般历史过程和资本主义具体发展状况考察的结果;它们分别体现为以"两大发现"为基本内容的逻辑理论和以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内容的策略理论两个层次.历史上,社会主义运动一直恪守着马克思的逻辑理论,而根据实践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其策略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从突破马克思的策略理论人手,逐渐超越了其逻辑理论的解释范围.中国社会主义者只有依据唯物辩证法重新考量时代条件,才有可能推动社会主义逻辑理论的相应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西方思想史,市民社会观念的演变可归结为三次大的范式转变:一是市民社会与自然状态相对立,以商业化、政治化的城邦国家的出现为标志,主要体现在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早期自由主义哲学家的思想中;二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始于早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主要体现在黑格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是随实践发展而适时作出调整的,从党的八大指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党的十九大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判断。正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在要求。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经历了哪些变化?怎样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内涵和具体体现?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教授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