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整洁,这是进入百色市平果县四塘镇印山村那床屯后的第一印象。干净的村道笔直向前,逐渐展开一幅美丽画卷:漂亮的小楼掩映其中,次第漾出一陌世外桃源;房前屋后,各式果蔬长势正旺;田间地头,红花绿树掩映成趣。那床屯共61户235人,村民自古便很注重家风、孝道文化,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训,良好的社会风气使村里人才辈出,培  相似文献   

2.
地处中越边境山区宁明县寨安乡板墩村那效屯年近8旬的农村妇女陆秀花,24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瘫痪儿媳,被当地群众称为"最美婆婆",她也以平凡中的感动被评为"宁明县首届道德模范"。今年4月,我们在板墩村那效屯见到陆秀花时,现年79岁的她右手不停地抖动。但面对我们,她坚定地说:"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好好照顾儿媳妇,有她,孩子才会有妈。"而她的儿媳凌秀兰一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笔者走进田东县平马镇合恒村那恒屯,但见入屯水泥路宽敞、干净、路树成荫;家家户户门口放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垃圾桶;屯中央的革命村史馆、凉亭、综合广场错落有致……自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那恒屯全面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被评为广西"绿色村屯"。基础设施"亮"起来"右江河畔看那恒,红军码头浪翻腾;新村建设结合好,美丽乡村最迷人。"那恒是坐落在田东县右江河畔的一个自然屯,  相似文献   

4.
正蜂蝶嘤嘤,鸟儿欢唱,芒果、龙眼、黄皮、杨桃果实累累压枝条……7月6日,笔者走进扶绥县东门镇那江村塔斗屯,宛如置身于一片百果园。"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水果,既能美化环境又不愁没水果吃。"走在干净整洁的屯道上,塔斗屯群众自豪地介绍说。塔斗屯共22户126人,全屯保洁的重担就落在韦国军一个人身上。然而他说,这份工作很轻松,主动要求"降薪"——从7月份开始由原来的每月580元变为象征  相似文献   

5.
陈玲 《今日广西》2008,(12):48-50
当您走进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这富饶而英丽的地方,就会被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楼房所吸引,这里就是右江区“东大门”四塘镇。当您注目这片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注视着这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时,也就餐到了四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这片投资的热土正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一片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笔者随贵港市生态乡村工作调研队来到覃塘区蒙公乡蒙公村高禁屯,放眼望去,只见屯中水泥路四通八达,干干净净,几乎见不到一点垃圾,看来作为清洁乡村示范屯,高禁屯当之无愧。正当我们为高禁屯出色的保洁工作而啧啧称赞的时候,突然,有人指着路边草丛里的一小块东西,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叫起来:"看,那不是牛屎吗?"大家纷纷凑上前去,经一番仔细辨认之后,都频频点  相似文献   

7.
李玉华 《当代广西》2013,(18):48-48
7月23日,田东县2013年村民自建新农村示范点竞选汇报会现场——"下面我宣读,这次村民自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实地考察和汇报,第一名巴鲁屯93.39分,第二名那必屯84.2分,第三名江南屯83.1分……分数是实地考察得分与竞选汇报得分的总合。"最后,巴鲁屯、那必屯、江南屯、塘行屯和那恒屯5个屯获选全县2013年村民自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近年来,田东县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中虽然取得较好的成效,先后打造祥  相似文献   

8.
正"古有世外桃源,今有晓山新屯。屯后一山洞,延伸数公里,忽明忽现,犹如世外桃源般!"最近,来自桂林市区的唐女士,站在晓山屯后山岩洞口,看着眼前的美景,忍不住赋诗一首。如今,经过村民整治过的晓山屯,成为桂林不少游客的新去处。晓山屯地处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背靠着大山,村前肥田阡陌,山后绿树葱郁,村后有一个山洞,流出一泉清水,沿村里蜿蜒不止。"我们是守着金子,却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那赖村科冬屯农民莫振辉挑了一担荷兰豆到县城去卖。荷兰豆卖一公斤10元,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他兴奋地说:"去年在屯支部党员的带动指导下,我光靠种植荷兰豆就比上一年增收了2000多元。"2012年初,那坡县以"边关党旗红"工程为载体,在自然屯建立屯级党支部,在为民办实事、促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农村基层党建带来了新活力。目前,全县已建立16个屯级党组织试点。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进新民屯,只见村道干净整洁、家禽成群结队、田野里春耕的场面热火朝天。曾经的荒地如今变为花红柳绿,土墙茅屋如今已成为一栋栋现代化的小洋楼,坑坑洼洼村道如今已是宽敞明亮的平坦大道……新民屯每一处的改变都印证着发展带来的蜕变。新民屯村民王玉雪说:"我们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全靠党的引领,如果没有党,我们如今还住着土墙房呢。"新民屯是西林县普合苗族乡大河村的一个苗族村寨,全屯有36户165人。昔日的新民屯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因村民思想不开阔,全村经济发展滞后。近年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新民屯群众转变观念,克服困难,将这个"隐  相似文献   

11.
正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筑牢党的执政根基作为贯穿农村基层治理的一条主线,创新实行"1+3+X"基层治理模式。"1"即一个"支部建在屯上"的党组织网络,把基层组织建设的着力点从村延伸到屯,将支部建在屯上,全区1286个自然屯共组建屯党支部844个、屯委会1229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屯委会在屯(组)全覆盖;"3"即由屯委会主任、综治协管员、妇女委员组成的工作团队;"X"即由老党员、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志愿  相似文献   

12.
廖萧 《当代广西》2013,(10):40-40
据说,武宣县二塘镇双桂村在新中国成立前叫"双贵",因为用水贵、用油贵,之后才改名为"双桂"。但是改名后的双桂依然"双贵",因为"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从二塘镇到双桂村的路,真正数起来,不止18个弯,光是双桂岭那两个"Z"字形弯路,就有4个弯道。双桂村是武宣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共有双桂、屯头、屯浪、古远4个自然村,属  相似文献   

13.
<正>村前小河清清,两岸绿树成荫,远处青山如黛,近处鸟语花香,村道干净整洁,来往游人络绎不绝……这是笔者在忻城县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看到的景象。内城屯的美丽变化,正是忻城县实施"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忻城县积极开展"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全面启动"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活动,重点对城关镇板河村内城屯、泮水村下才屯,大塘镇龙安村那赖屯、寨南村三寨屯,马泗乡马泗村果  相似文献   

14.
正"哇,这个村子真漂亮啊!要是我们村子也搞得这么漂亮,估计娶媳妇都不愁啦。"3月5日,在大新县恩城乡陆榜村苏屯,来自该县桃城镇宝新村新屯的村民冯梅凤高兴地说。"苏屯是生态乡村建设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屯,今年1月份的‘美丽崇左’生态乡村示范带建设现场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今天我们桃城镇宝新村新屯的22位村民代表来这里学习取经。"桃城镇镇长周瑞伟对前来迎接的恩城乡副乡长杨兰平说。  相似文献   

15.
耿晓星 《人民公安》2007,(23):62-62
人们的幸福观不同,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就不同。幸福是可以"制造"的。其实,就是民间那句老话:"知足者常乐"。如果对生活没有什么特别的奢求,经常处于满足之中,幸福感就会时常伴随着你。实在不如意了,来一番"阿Q精神",或者吃不着葡萄就假定那葡萄是酸的,也未尝不是一个自我宽心的好办法。比如人家有车你没有,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16.
正人物小档案:蓝绍会,来宾市忻城县北更乡塘太村下加那屯党支部书记,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等称号。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们获得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这一殊荣,绍会去了北京领奖,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现在回忆起来,她还十分激动。她经常说,这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或我们的"小家",更属于"小家"之外的3个"大家"。  相似文献   

17.
<正>早听说扶绥县昌平乡石丽村屯楼屯生态美景如画。1月9日,笔者和几个同事一道去屯楼屯,寻找这个仅有130户人家500来人的小屯实施生态乡村建设后的蜕变。给我们做"导游"的,是崇左市委组织部派驻石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陈立志和村党支部书记方纯意。刚到屯楼屯村口,路边一间新房子旁伫立的一块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牌子上边写着"饮用水源保护区"字样。"石丽村整个村都属于干旱石山地区,地下水匮乏,群众多  相似文献   

18.
正"走,我们到‘一帘幽梦’散步去……"在合山市北泗镇屯山村屯山屯,有一处清新雅致的锦屏藤长廊,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这是该市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成果的一个缩影。如今走进合山市村屯,幽雅精致的小景随处可见,一个个村庄装点得如画如诗。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是生态乡村建设的硬指标,如何推进工作,为村民营造青山绿水生态家园的人居环境,合山市因地制宜开展了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8月10日一大早,天刚擦亮,位于边境一线的百色市那坡县平孟镇念井村西马屯瑶寨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今天村两委组织大家召开屯级问政会,大家对本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什么问题的,都可以提出来一起研究。"那坡县扶贫办派驻念井村的第一书记陆星位开门见山。贫困户凤进标第一个举手提问:"镇里发动我们种植板蓝根,可是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技术,能不能多开展技术培训?""针对  相似文献   

20.
小振 《中国保安》2008,(11):72-73
又一批农村青年怀揣理想,走入了保安公司,"新兵之初"的种种让人难忘。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他们跳动的青春脉搏——第一次叠被子一走进新兵班,映入眼帘的是教官那床经过多年洗涤而褪了色的有棱有角的"豆腐块"被子。接下来的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