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宁安市某天鹅养殖场饲养美洲天鹅12 5 6只 ,2 0 0 2年 6月 ,部分雏天鹅开始发病 ,10d内共死亡 96只 ,经综合诊断 ,确诊为葡萄球菌病 ,用对该菌敏感的卡那霉素治疗 ,很快控制了病情。临床表现 发病雏天鹅精神沉郁 ,被毛蓬乱 ,无光泽 ,眼半闭 ,离群独居 ;食欲减少或废绝 ;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胸部、翅膀、大腿部出血或发生血肿 ,呈紫红色 ,有的在局部形成黑褐色结痂 ,羽毛脱落。眼睑肿胀 ,结膜高度充血 ,眼内有脓性分泌物。病理变化 病死雏天鹅胸部、大腿部、翅膀皮下出血或血肿 ,外观呈紫红色 ,皮下组织有粉红色胶冻样物或黄绿…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西安市某鱼场养雏鹅1560只,鹅群于1988年3月18日开始发病,至3月27日发病870只,发病率为55.8%,致死率高达85.7%。临床上,病鹅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废绝;呆立不愿下水,在水中行动缓慢,常落于群后;独蹲一隅,闭目瞌睡;羽毛松乱或脱落,两翅下垂,弯颈缩头。口渴喜饮,嗉囊膨胀。口和鼻内有粘稠的分泌物外流,张口伸舌,呼吸困难,甩头;体温43℃以上。喙和蹼发紫。排出黄白色水样粪便,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眼结膜有出血斑点,关节肿大,跛行,下腭软部水肿、消瘦。发病后1~3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3.
孔雀马立克氏病的诊治吴敏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泰州225300)王杰(盐城大中农场)1发病情况某公园动物园养有8只蓝孔雀,其中6只为成年孔雀,2只为8月龄幼孔雀。近日2只幼孔雀离群呆立,饮食减少,粪便稀薄,曾用干酵母、氟哌酸和维生素添加剂等拌料,未见...  相似文献   

4.
解囊汤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多发生于3~6周龄的雏鸡,表现突然发病,减食、精神沉郁,羽毛蓬松无光,翅膀下垂,喙常插入羽毛内,在近热源处扎堆或在墙角呆立。继而排粘稠的黄色粪便,重者下痢如水样,后期废食、震颤或羞明,1~2d后因脱水、衰竭而...  相似文献   

5.
1988年3月,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4000只40~50日龄AA肉鸡,发生了一种以跛行、关节肿大、瘫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葡萄球菌病,经治疗获得一定效果。 (一)发病情况 该鸡群于1日龄和10日龄分别接种过马立克氏病疫苗和新城疫Ⅱ系苗。分两个鸡舍内平养,垫料为稻壳。室内采用煤炉供热,窗户密闭,通风较差,舍内有较浓的氨味。在40日龄时,鸡群中陆续出现蹲伏、跛行、跗关节着地的病鸡。曾在饲料中增加复合维生素B、土霉素和氯霉素,连喂数天后,病情仍不断发展。第一栋鸡舍发病229只,死亡184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5%和9.2%;第二栋鸡舍发  相似文献   

6.
黄牛,雄,26日龄。主诉:1988年4月12日发病,病犊吃奶减少,有努责表现,排出少量稀软粪便,不见排尿。当地兽医用磺胺药物治疗,并给于补液,至翌日病犊精神沉郁,频频举尾,只排出粥样粪便,仍无尿,继用上述药物治疗2天无效,于4月15日来兽医院求治。 临床检查 病犊站立时,四肢伸直,不时磨牙;行走时步态蹒跚,表现痛苦;腹围增大,触诊有波动  相似文献   

7.
七彩山鸡学名环颈雉 ,是集食用、药用、毛用、皮用于一体的珍禽类。 2 0 0 0年 5月 2日 ,某养殖户引进 1日龄的七彩山鸡、乌鸡各 10 0只 ,分群饲养 ,至 5月 2 0日七彩山鸡开始死亡 ,5d后部分乌鸡也开始发病。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经选择有效药物治疗 ,病情很快得到控制。1 症状病初山鸡表现精神萎顿 ,畏寒 ,挤堆、翅下垂 ,张口呼吸或闭目呆立 ,饮食废绝 ;部分病鸡腹泻 ,排灰绿色糊状或水样稀粪 ;发病后 3d出现死亡 ,每日死亡 8— 10只 ,5d共死亡 6 0只 ,死亡率达 6 0 %。2 剖检变化剖检 4只病死山鸡 ,可见气管有少量灰白色粘…  相似文献   

8.
某个体养鸡户饲养珍珠鸡 10 0 0只 ,2 5 4日龄时发生一种以腹泻、迅速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 ,先后发病 15 3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坏死性肠炎。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珍珠鸡采用地面散养 ,饲养到 2 5 4日龄时开始发病。起初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食欲下降 ,发病后曾按球虫病治疗 ,用马杜拉霉素拌料 3d ,未能控制病情发展 ,当天死亡 9只 ,以后继续死亡 ,共死亡 82只 ,死亡率为 8.2 %。2 剖检变化共剖检死亡珍珠鸡 12只 ,死亡鸡肌肉丰满 ,嗉囊充满饲料 ,肠道扩张、臌气 ,以空肠和回肠最…  相似文献   

9.
发病情况 甘肃省酒泉市动物园同圈饲养成年孔雀16只和火鸡8只,1999年2月24日其中1只母孔雀发病,用青霉素治疗无效于当天晚上死亡;随后3只孔雀与4只火鸡发病,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排绿色蛋清样稀粪,用增效磺胺和琥珀酸治疗无效,10d内全部相继死亡。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孔雀、火鸡各1只,病尸全身发绀,胸部皮下树枝状出血;嗉囊充满带酸臭味的液体和气体;腺胃乳头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小肠、直肠有纤维素性坏死;泄殖腔充满绿白色稀粪,粘膜弥漫性出血;大脑、小脑有点状出血。实验诊断 无菌取肝、脾、…  相似文献   

10.
某一养鸡户于1988年3月购进3日龄雏鸡50只,放在铺有细砂的火炕上饲养,4日后有3只发病,1周后发病23只,其中死亡11只。 临床症状 病初患雏远离饲槽,食欲明显减退,随之病情加重,精神沉郁,羽毛蓬松,两翅下垂,闭眼呆立一旁,口吐黄水,排水样粪便,嗦囊胀满,触之较坚硬,切开嗉囊可见大量砂石。  相似文献   

11.
1988年5月,某个体户饲养的2500只蛋用鹌鹑,至55日龄时突然发病,至第5天共死亡160余只,病鹑占50%,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临床症状 病鹑体温升高,食少,喜饮水,缩头,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呼吸快而短促,频频排出黄绿色的稀粪,并沾染在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2.
产蛋鸡爆发病毒性关节炎翁碧芬(福建省泉州市畜牧兽医站362000)我市某蛋鸡场一批180日龄的迪卡鸡2000多只,1995年6月13~15日发现每天在鸡群中有3~5只屈爪、跛行以致不能站立的病鸡,16和18日发病鸡分别增至30只和60多只。经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宁安市城东乡光明村徐某养马鹿46只,其中1只朱红色3岁雌性马鹿于1999年5月12日发病。经临床检查初诊为肺炎。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葡萄糖等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并于16日中午突然死亡。剖检发现左肾生长1瘤状物,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肾母细胞瘤。生前症状 病鹿精神沉郁,结膜潮红,鼻镜干燥,反刍停止;全身无力,渐进性消瘦,喜卧,呈四肢集于腹下或右侧卧姿势;体温40.5℃,呼吸急促、42次/min,心悸,脉搏88次/min;死前全身抽搐、角弓反张、在痉挛发作中死亡。剖检变化 结膜苍白,胃、肠、气管、肺均呈现卡他性炎症变化,右肾前端…  相似文献   

14.
发病情况:1984年2~6月我县北宅乡双石屋村的羊群发生以蹄部脓肿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全村养奶羊250多只,在三个养羊户中先后有11只羊发病,其中一户养的7只羊全部发病后而宰杀,其他两户的4只羊经精心护理和治疗,陆续恢复健康。 临床症状 发病的11只羊全是成年羊,初期产奶量下降,随之泌乳停止。食欲、体温和精神无明显变化,蹄部红肿、跛行。病羊多为1~2蹄发病,个别的4蹄均发病。随病情发展,深部化脓,不久破溃而排出无味乳白色的粘稠脓汁。创口如不及时处理,愈合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15.
某养鹅户于1989年5月28日购进雏鹅300只。7月12日发现病鹅4只,以后逐日增多。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拉稀粪,食欲减退,经用喹乙醇片,敌菌净片内服治疗无效,病情继续蔓延,病鹅日渐增多,继而开始死亡。至8月2日共发病143只,死亡89只,病程7~10天。  相似文献   

16.
华南虎伊氏锥虫病病例报道极少 ,在我国仅见于南方少数动物园报道的病例。 1999年 10月 ,本园 10岁龄雌性华南虎发生伊氏锥虫病 ,发病后即对病虎血常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 ,同时镜检发现伊氏锥虫虫体。1 发病情况该虎 1990年出生 ,国际系谱号 2 16 ;1999年 10月 30日发病 ,当日即送到本院治疗。病虎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顿、两眼无光、呆立或伏卧 ,驱赶走动全身肌肉震颤 ,可视粘膜苍白 ,眼角膜混浊 ,结膜有出血斑 ;出现怕冷、流涕等感冒症状 ;病虎胸前、腹部、四肢和尾部出现水肿、淤血和溃烂 ;被毛无光泽 ,且易脱落 ;病虎头不停转向右侧 ,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 我县中堡公社1982年从辽宁省大林华侨果树农场引进了艾虎38只,于11月30日由海运到我县。由于途中连续阴雨,艾虎被淋受寒,途中死亡1只。到场第二天,又死亡1只。其余36只,大多数不喜吃食,并有严重的肠炎。曾采用抗菌类药治疗,病情似有好转,食欲、膘情均有所增。但自1983年3月20日以后,病情突变加剧。10天内发病18只,发病率达50%,全群大部分病兽消瘦,精神沉郁,体重急骤下降(平均由1000克下降为650克)母兽均不发情。  相似文献   

18.
1990年7月4日,我校饲养的1月龄肉用种鸽死亡3只,同一栋舍内的7日龄雏鸽于2天后发病死亡30多只,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急性巴氏杆菌病。症状及解剖变化 病鸽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喜饮水,口流粘液,拉稀粪,有的不表现症状即死  相似文献   

19.
我市二·一九公园动物园共饲养孔雀13只,其中雄性6只,雌性7只。于1987年5~10月先后有3只孔雀发病,全部死亡,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和组织滴虫检查,确诊为孔雀组织滴虫病。现将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 患病孔雀初期体温40~42℃,精神萎顿,缩颈呆立,闭目嗜睡,行动迟缓,羽毛蓬乱,两翅下垂,食欲减退,饮欲减少,排出硫磺色或淡绿色稀便,有时排出带气泡粪便。后期表现消瘦,衰竭,食、饮欲废绝,头部郁血,精神高度沉郁,卧地不起,体温降至27~39℃,口吐白色粘液,排出水样粪便,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9月 1 2日 ,笔者所在动物园一头老年狍子出现渐进性消瘦和慢性化脓性感染 ,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经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证实该狍子长期受到肺丝虫与住肉孢子虫的混合感染 ,最终继发细菌性的全身感染而死亡。1 发病情况该狍子年龄较大 ,平时活动量较少 ,喜卧 ,营养状况一般 ;9月以来 ,表现渐进性消瘦 ,精神不如以前活泼 ,食欲下降 ,经常被其他狍子驱赶 ,头部常有一些经久不愈的小创口 ;9日发现该狍子跛行 ,捕捉检查发现其四肢蹄底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烂 ,右前肢及左后肢最严重 ,溃烂面大 ,累及蹄冠 ,可见多量絮状腐肉 ,两后肢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