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施生态品牌战略 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林  喻林  刘克春 《求实》2012,(1):52-54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处理好改善生态环境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断前行,而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生态品牌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路径。由于生态农业的特殊性,我国生态农业企业比一般农业企业生存压力更大,因此,从基地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甚至产品销售环节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生态支持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实践》2009,(11):I0001-I0001
2009年,五原县设施农业面积达11760亩,占巴彦淖尔全市设施农业面积15670亩的75%,这昭示着五原县已经开始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1.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第一,我国的生态农业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与技术体系,是对国际持续农业发展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创新。我国生态农业在其技术体系方面也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它以复合型的技术组合为特征,高度体现了智能及技术特点,符合了农业技术由单纯物质型投入向以知识、智力、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技术过渡的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4.
5.
殷强 《唯实》2014,(7):58-60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江苏省委1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加快发展生态友好型现代农业,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洪泽县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水域面积占比达54%,大型河流、湖泊水质达三类以上;全县35万亩耕地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白马湖沿线10万亩土地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种植条件;全县空气质量达良好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2%以上,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定量考核保持在全省前十名,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标准。基于这一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洪泽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意见,以培育和打造生态产业、生态园区和生态品牌为突破,着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食用菌、优质稻米以及以“三水”(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有效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21项农业现代化指标全部达超序时进度,其中已有10项建设指标全部完成。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全省同类县区前列,先后获得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粮食生产示范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和国家级有机水产品基地、丰产粮示范区等多项称号。  相似文献   

6.
山西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与实践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山西有自然生态环境独特多样的自然资源条件,土地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山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采用不同模式,即立体农业模式、综合农业模式和多级循环利用农业模式等。山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脱贫、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为重点,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理论指导上应体现既重视生态恢复重建又要同步发展农业经济的指导思想,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吕兴久 《奋斗》2002,(1):16-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以高消耗追求高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人们正在努力寻求和探索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是强农富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以生态农业促农村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一、思南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全县已规划了"塘头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思南县高山草原生态畜牧示范园区、长坝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大坝场红豆杉生态种植农业园区、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香坝环保水产养殖示范园区、鹦鹉溪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区、胡家湾核桃产业园区、孙家坝特种养殖示范园区、瓮溪特色优势产业园区"等13个县级农业产业园区,重点打造了张家寨现代生态茶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0.
甘应绪 《学习月刊》2014,(20):117-117
恩施州委六届七次全会上,王海涛书记作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以改革创新求实精神建设美丽恩施"的主题报告,强调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实施"四个重点领域"生态综合治理,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为我们指明了农业发展方向。耕地是农业之本。  相似文献   

11.
出于西部特殊的区域状况,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全面的开发是在资源富集与生态环境严重恶劣的矛盾下起步的。本文从理论前提和现实要求论证了西部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发展的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马荣芳 《共产党人》2009,(23):33-34
“生态农业”最早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土壤专家William Albrecht于1971年提出的,指的是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生长机能,通过科学规划,培育自然能量的多级利用以及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系统对能量与物质的转化效率,最后达到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双重目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而且对宁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郎溪模式”是全国五种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之一,为农业人口较多、自然条件多样的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经验,也为成都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诸如:激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活力,推进合理适度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水平,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石阡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农村经济落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收入低,要改变这一状况现实出路就是努力搞好生态农业建设,实施产业化经营,走"特色、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围绕县情,石阡县提出了"以生态化的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的方式建设生态"的发展观.发展思路为:以生态化为前提,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产业化建设为重点,坚持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市场化经营的原则,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打基础,产业化链条作延伸,市场化经营来牵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强势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颍组 《江淮》2012,(5):28
近年来,颍上县以保护农业生态为前提,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发展生态农业,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开创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4,(18):I0001-I0001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贵州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走绿色生态、优势特色、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74.26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029.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11元增长到2013年的5434元。本刊编辑部通过采访调查,特别遴选出贵州科技支撑生态农业发展十大亮点事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的愿望,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拓展深化,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8.
王行水 《学习导报》2011,(22):23-24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怀化是后发展地区,农业人口和农业经济比重较高,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比较繁重,必须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理念谋划和推进农业,着重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经营形式、制度创新、智力保障等方面进行突破,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19.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农业生产主要集中于绿洲,是典型的干旱区绿洲灌溉农业区。建立具有新疆特色的以绿洲生态为基本特征的灌溉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也是农业实现自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面临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环保意识,促进新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结合优势,发展一批生态经济产业;降低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积极开拓和培育市场;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业生态环境整体呈改善势头,但是成效基础还并不巩固。农业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还具有保护自然、稳定生态的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产业和能动产业。新时代人民群众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拓展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