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苏区中央分局和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为统一领导和坚持闽西南游击战争的任务,特成立了闽西南几个作战区,以红九团兼第二分区。该团司令部政治部兼任第二分区司令部政治部,以吴胜兼分区司令员,谢育才兼政治委员,赖荣传兼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红九团和游击队。红九团为执行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指令,挺进闽南,完成与闽南游击区红三团、红三大队打成一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当中央主力红军处于艰难的长征途中,战斗于闽西南地区的党和红军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开展了猛烈的游击战争,竭力牵制敌军,以配合中央红军顺利北上转移.1935年仲夏,为实现闽西南区域游击战争新的战略部署,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命令闽西红九团挥师突入闽粤边界,相机与战斗在这里的闽粤边红三团取得联系,共同打通闽西南,开拓闽西南游击战争的新局面.5月,红九团奉命开始了闽西南红军的一次长征,  相似文献   

3.
红三团、红九团三坪会师,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西南地区的一件大事,但由于三坪会师的时间历来说法不一,从而影响了人们对这一事件的深入研究。在此笔者特就红三团、红九团三坪会师时间作一考证,不足之处恳望知者指正。目前见到的有关三坪会师的时间,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相似文献   

4.
方方同志是我党优秀党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和杰出的侨务工作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34年春,他担任红九团政委.红军长征后,他留在闽西南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一起,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本文阐述方方在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中的贡献,以求识者指正.出色地完成中革军委交给的敌后斗争任务1934年4月,方方在瑞金接受中革军委关于组建红九团挺进东线敌后的命令后,带领原属第三分区的宁化独立营抵达永安,召开红九团营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革军委的决定.中革军委赋予  相似文献   

5.
在闽西南永(定)(平)和(南)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版寮基点村土楼群里,共有32位青壮年参加红九团。1938年春,红九团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32 位青壮年中北上抗日的有李长绵、李羡椿、李锦洲、刘清金、刘传芳、黄和泉、杨中央、李听乾、李胜登9位。以下介绍的是其中3位抗日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1936年的春天,一个雨后初晴的下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派阮文松来到我们驻地,传达军政委员会的决定,将我们原红九团保存下来的80多名指战员改编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特务大队,由赵群任大队长,张清辉任政治委员。队伍改编之后,我们特务大队挺进平和、大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七年八月,南方局派我和罗化成同志回闽西南工作。我们原来就一直要求到延安、到抗日前线去,一听到这个决定,就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第二天,我们就动身,一路辗转,回到了闽西南。当我们见到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领导同志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曲折,今天终于回到了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又能为党的事业,为民族解放事业战斗了,心情十分激动。  相似文献   

8.
谢育才是福建重要的党史人物,1931年8月至1941年5月间,他在闽西南整整战斗了10年,担任过福建军区后方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福建军区武装动员部部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九团政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作战分区政委、闽西国共和谈共方总代表、中共闽粤赣省委副书记、中共闽西南分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9.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岩南漳游击队和红八团密切配合,同数十倍于我的国民党军和地方反动团匪展开殊死搏斗,在漳平境内形成了以永福为中心,辐射官田、拱桥等乡镇的游击形势,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龙)岩南(靖)漳(平)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漳平人民竭尽全力支持红军游击队,使漳平成为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远殖游击反"围剿"1934年4月中旬,为配合中央主力红军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军  相似文献   

10.
这一次,红军老战士宋国仕讲的是他60年前一次“扩红”的故事。记得是1937年10月初,我在八路军129师771团宣传股当代理宣传干事。这天下午,副团长韩东山找我谈话,说是考虑到我在原红91师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参加过扩红,又会写上几个字,要我当“扩军小队长”,到高平县的柿庄去接新兵。并强调任务既重要又紧迫,要我作好了准备就出发。日本鬼子发动“七七事变”,扬言三个月内要占领全中国。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穿三晋大地,挺进太行山。当时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才25000人。  相似文献   

11.
红九军团执行护送任务,是在广昌大会战之后。我军团实际只有一个师的兵力,约四千多人。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七军团军长寻淮州、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格等同志来我军驻地广昌南新安镇,研究了战斗行动计划,规定我军在七军团后交错前进。我们随即召开排长以上的动员大会,宣传掩护七军团北上抗日的光荣任务。七月七日整装出发,经铎前、石城、宁化、清流、到小陶、嵩口。此时七军团已将永安城包围。我军经安沙,接七军团包围永安任务。当时永安有一团敌军,消灭该敌,占领县城,不是什么困难任务,但怕拖延时间影响渡江,所以虚张攻势,实际不让他阻碍我军前进。对卢兴邦的老巢尤溪也是如此办理。我军  相似文献   

12.
(一)新二支队的组建情况皖南事变的新四军新二支队是老二支队(司令张鼎丞、副司令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主任王集成)的三团和四团一营发展起来的。坚持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于一九三八年一月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以红八团(三支队)、岩宁连一支队、上杭七支队、汀瑞支队、岩连漳、龙岩等  相似文献   

13.
和谈前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与党中央失去联系长达一年多。这期间,得不到中央指示,对全国情况与政局变化,只能从香港、汕头以及国民党的报纸上了解。他们派方方去西安找中央办事处转赴延安,向中央请示和汇报工作。方方起程后不久,与在香港的南方工委有联系的闽南红三团,转来了南方工委给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信,他们才知道中央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艰难的跋涉1933年5月,中央红军在江西苏区扩红,我不到20岁,担任乡苏维埃政府青年团主任。我带了7个青年参加红军,我们被编在红军第三师九团当战士,我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任团司令部书记。1934年10月,主力红军北上抗日,我所在的红九军团通过绵江上路了。我的工作是负责部队的宿营报告和转达次日出发时间、电令文件等。每打完一仗,我都要及时将下面报来的资料分类报告给首长,为此经常饿着肚皮来往于首长和前线之间。  相似文献   

15.
1935年是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的岁月。这年4月,根据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决定,在宁洋、连城游击的红九团第二营与明光独立营成立第一作战分区,罗忠毅任司令员,方方任政委,5月温含珍被任命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温含珍同志是上杭县茶地乡人,教师出身,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一位优  相似文献   

16.
1936年6月28日我红三团(即闽南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团)向白泉村发起进攻。展开历史上有名的白泉战斗。这一仗,我军死伤30余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红三团团长张长水同志也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白泉战斗为什么失利?是我军力量薄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2月14日,我一打开《人民日报》,就看到翟泰丰同志写的《痛失“一团火”——哭柯岩同志》这篇文章。由于这是我最尊敬的一位中宣部老部长写的文章,又因为他哭的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位著名的人民作家,所以我非常动情地读完了翟部长的这篇文章,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8.
济南军区顾问、山东省军区原政治委员何志远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多了。 1931年,我们就和何志远相识。他曾任赣南独立第3师3团政治委员,福建军区政治部宣传队队长,闽西南中共岩宁县分区委书记,代县委书记。在中央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中的龙  相似文献   

19.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建立过五支红九军。闽西红九军: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成立了闽西苏维埃政府。为统一对闽西红军的领导,闽西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于3月底在龙岩组建了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全军共编6个团,3000多人,2000多支枪。193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闽西苏维埃政府军委将红九军改称为红十二军。唐山红九军:1930年3月,在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和兵委负责人薄一波领导下,派谷雄一、李志敏到驻唐山的晋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二一四团,准备发动兵变。队伍的番号上级决定叫北方红军第九路军,3月4日,正要举事,  相似文献   

20.
长征时代我们父亲周光坦作为李先念同志的战友和部下曾经与先念同志并肩浴血战斗过。1927年篾匠周光坦与木匠李先念都参加了黄麻暴动。根据史料记载,先念同志担任红四方面军11师33团政治委员时,我父亲周光坦任12师38团政治委员;后来先念同志担任红11师政治委员时,我的父亲担任过11师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