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据统计预计,宜都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较2006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6%;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38.9%;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5年分别年均递增10%、17.6%;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7,(24):25-26,32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宁县立足县情,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9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86.6%;农民人均纯收入357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3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56%。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9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2.01倍,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1.6%;实现利税7708万元,比2001年增长11.7倍,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74.5%。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张震龙 《学习月刊》2010,(10):56-57
近年来,荆州市荆州区委、区政府坚r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项目兴区、特色立区”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抓转型,惠民生、促和谐,县域经济步人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GDP首次突破百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财政收入近6亿元.增长37.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增长7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8亿元.增长59.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亿元。增长27.8%;外贸出口7063万美元.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0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6011元.增长12.4%。经济综合实力在荆州市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4.
乔树江 《奋斗》2006,(9):40-40
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双城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工业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平原农区加快发展的强县之路。去年,实现生产总值147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45.5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3.5倍。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35%、76%和50%。实践中,我们侧重抓了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京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深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发展机遇的认识.积极探索“两型社会”建设之路.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唱响生态旋律.初步创建出了一条符合京山县情、具有京山特色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1亿元.可比增长17.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23%;全社会阎定资产投资48.22亿元,增长5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589元.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5362元.增长15.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5.4%和2%。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8,(10):F0002-F0002,I0001
近年来,大武口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办工业、大建城市、提升农村、大干绿化、突破旅游、突出招商、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三大战役”。扎实推进“五大战略”,着力构筑“八大体系”,全力抓好76项重点项目(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19亿元,增长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44.2%:固定资产投资28.6亿元,增长3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5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3535元,增长13.6%。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0,(2):60-60,F0003
2009年,盐池县牢固树立“求实、创新、争先”工作理念,按照“12335”工作思路,抓重点、攻难点、求突破,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9.4亿元,增长11.1%;社会同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增长13.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3362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0元,增长12%。  相似文献   

8.
《实践》2006,(9):I0001-I0001
清水河县隶属于呼和浩特市。全县总面积2859平方公里,下辖3镇3乡,102个行政村,780个自然村,总人口1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万人。在首府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下,“十五”期间,清水河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14.5亿元、8475万元、6200元和3282元,增速分别达到27.2%、39.5%、18.3%和27.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在“九五”期末基础上的翻番目标。为全县“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9.
庄光明 《学习月刊》2014,(14):126-127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围绕“全国百强县市”目标.按照“竞进提质、效速兼取”的总要求,主动转型,加快赶超.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2.8亿元.增长12.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360.4亿元,增长33.2%:农民人均纯收入11693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3元.增长11.6%。  相似文献   

10.
任波 《党建文汇》2009,(8):F0003-F0003
阜新市细河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领导关于“突破阜新”的讲话精神,围绕阜新市委提出的“三年翻番”目标,带领全区20万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经济建设实现了突破发展。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9.8亿元,增长3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增长6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95万元,增长5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年均递增17%;  相似文献   

11.
聂耕寰 《奋斗》2006,(12):14-1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区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从肇东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新一轮加快发展机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推动市域经济跨越攀升。2005年,肇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亿元、财政收入6+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1元,分别增长16.2%、10.3%、9.1%和6.9%,  相似文献   

12.
刘洪久 《奋斗》2011,(5):18-19
“十一五”时期,呼玛县经济逆势上扬。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621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1.3%,年均增长13.9%。全口径财政收入8032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40.6%,年均增长34.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7.61倍。  相似文献   

13.
那顺孟和 《实践》2009,(11):32-32
自治区实施振兴东部盟市经济发展战略五年来.通辽市加快经济转型,初步探索出一条在农牧业资源富集地区推进工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向工业化引领的转型。今年1-9月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64L元,增长21.2%;地方财政总收入62.8亿元,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84元,增长17.3%: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5582元,增长10.5%。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08,(6):22-25
近几年,呼包鄂三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区域合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不断扩大、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民生改善明显的良好态势。2007年,三市经济总量达3526.83亿元,占全区比重53.2%,比上年增长21.1%;人均生产总值达53205元,比上年增长19.3%;财政收入达518.88亿元,占全区比重51%,增长33.8%。特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7178元,比上年增长20.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9元,增长15.3%,已接近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4月中旬,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包头市召开了第五次呼包鄂经济工作座谈会。会议对呼包鄂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三种意识”;要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市品质功能、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创业环境质量“四种提高”;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要求,促进社会和谐。会上,呼包鄂三市针对新的目标要求,提出新的发展规划和策略。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更多信息,我们编发了呼包鄂三市领导代表市委、政府在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5.
王宏业  李涛 《党的生活(河南)》2009,(11):F0004-F0004
60年来,禹州市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有这样一组数字:从1949年到2009年,禹州市GDP从0.2亿元增加到264.8亿元,财政收入从614万元增加到12.6亿元,人均GDP从34元增加到21817元,剔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了176.1倍、205倍、277.1倍。尤其是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禹州市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4亿元,增长10.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9亿元,增长9.5%,总量在全省县级中排第2位,增速排第6位。  相似文献   

16.
赵洪君 《奋斗》2006,(8):28-28
几年来,我们通河县努力加快建设步伐,实现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实现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比“九五”期末增长62.4%。  相似文献   

17.
“九五”以来,湟中县各级党组织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九五”末,全县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65亿元,年递增8.9%;实现地方一般财政收入2925万元。年递增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0元,年递增9.2%,为加快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宋文豹 《学习月刊》2010,(10):61-62
2009年,宜都市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逆势而上调结构,加快步伐促转型,全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发展提速、产业提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规模工业总产值224.8亿元.增长5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4亿元.增长57.8%:财政总收入完成11.4亿元,增长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6元。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民和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一城两区”建设.着眼“四个发展”.在民和这片广袤富饶的河湟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曲振奋人心的发展凯歌。截至6月底.全县完战地区生产总值9.46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行政辖区固定资产投资7.53亿元,同比增长44.64%;完成工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14.8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511万元.同比增长25.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85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11.37元,同比增长19.8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亿元,同比增长22.85%。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1,(12):F0002-F0002
近年来,垫江县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和坚持走好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全县实现GDPI13.9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0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821元和5662元,同比增长11.5%、1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