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伦理基础,但"诚信缺失"现象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极为常见。基于这一现状,如何重识诚实信用原则,构建并完善我国的市场信用体系,是一个紧迫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一个人的重要道德品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后,我国出现了诚信危机,它的出现尽管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源,但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法制不健全,所以构建科学有效的诚信机制,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使诚信与法制真正成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左膀右臂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市场中广泛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本文将从诚实信用原则的历史发展出发,分析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及功能,从而提出重新构建市场经济诚信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从银行信贷起步。逐步发展到商务诚信、行业诚信、社会诚信、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一个缺失诚信、不守信诺的社会不可能建立起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诚信从将道德范畴逐渐发展到法律范畴之中。法律的干预应该在诚信建设中发挥作用。基于诚信订立契约。是各种市场行为的基础。市场经济本就是一种信用经济,诚信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建立在市场逻辑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强化诚信意识 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遵守承诺的契约基础上的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我国的诚信缺失给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强化诚信意识,使我国的市场经济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矫宇 《行政与法》2008,(2):27-29
诚信危机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较为现实的社会问题。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社会病态心理的体现,它的存在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风气的和谐。本文针对诚信危机产生的社会心理进。行了阐释和剖析,并对重塑诚信风尚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当然也更应是诚信经济。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没有企业就没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企业诚信是企业维持其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经济秩序,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就难以实现。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2月27日上午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对于大学生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谈到,社会的诚信现在影响了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企业诚信作为社会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已成为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诚信作为一种德行,是各个民族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是做人的根本,对社会来说是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的根基。文明史证明,诚信确保了人类社会健康运转。然而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失信现象日益严重,信用失范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转型期信用危机不容我们忽视。本文旨在从法理学角度通过对我国信用现状、失信原因以及危害的分析,具体论证和谐社会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应当关注政府信用和提高公民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9.
孙路 《法制与社会》2010,(12):121-122
司法诚信在我国的诉讼程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法官诚信是目前司法环境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避免产生法律依赖危机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司法诚信的概念、构成的阐述,分析了我国目前司法不诚信的原因,并讨论了如何更好的构建司法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缺失现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诚信危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从根本上扭转诚信缺失现象是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了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诚信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诚信为公证插上飞翔的翅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黄金法则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诚信就没有真实的产品和服务交易.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等都把"诚实信用"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诚信是现代精神文明的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信度的要求就越高.按照市场经济法则,信用是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是市场主体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基石。本文论述了诚信对于社会政治文明、社会精神文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阐述了诚信对和谐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规范信用秩序与构建诚信政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正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环境。由于政府信用与民间信用有着不同的意义,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因此,当前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应把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构建诚信政府放在首要位置,并着重在更新观念、政府官员带头讲信用、限制政府权力、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以规则约束政府行为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构建公证诚信制度不仅是我国公证行业的呼唤.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我国公证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陆秀芬 《法制与经济》2008,(18):115-116
本文通过分析和谐社会、社会诚信与会计诚信的逻辑关系,以及和谐社会、和谐会计与会计诚信的逻辑关系,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会计诚信是一个重要基础。没有会计诚信,就没有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了,则会给会计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会计诚信应提升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高度。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高度重视会计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功不可没。然而由于旅行社经营的诚信缺失不仅破坏了旅行社业内的合作与发展,也造成了旅游消费者利益的损害,给旅行社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研讨旅行社的诚信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对旅行社业诚信体系构建的问题做出讨论,并对诚信体系构建提出构想,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旅游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政 《刑警与科技》2006,(11A):34-34
企业诚信,几乎是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与企业界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呼唤诚信道德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种最强音。我国虽然已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和竞争机制,但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制度和体系。在今天,各种各样的信用危机触目惊心: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不能履行、经理人缺乏诚信、各种故意性的经济诈骗以及普遍性的相互拖欠现象等等,暴露出中国企业的信用危机。曾为2002年中国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之一的张维迎教授,在其“大国家,小企业”的理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往往做不大,其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我国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企业对外的诚信限制了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信用缺失,意味着公平的缺失和效率的损失.大量而又普遍的失信现象还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人们对诚信价值产生怀疑、新的信用手段不能广泛采用,这些问题成为我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诚信危机,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加快诚信立法.  相似文献   

20.
诚信原则作为民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道德的法律化,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本文分析了诚信原则的涵义,同时探讨了诚信原则对我国司法活动的价值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