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央与地方分税改革的演进过程及当下特点,对未来改革路径具有启示意义在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税收的划分,不仅是政府间财政利益的分配,而且也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税收调控功能的发挥、税收的行政效率以及地区间的收入分配等诸多重大问题。央地分税现状及特征依据财权事权相结合的原则,我国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将税收划分为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这对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分税制下,地方财政压力日益增大,使得地方政府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治理环境的动力不足,造成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恶化。以我国财政分权实践为背景,探讨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协调中央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关系;进行官员晋升考核制度改革;转变政府发展理念;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肖雪涛 《学理论》2013,(21):10-11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在基本的政治原则、制度内涵、运行机制、外部环境都是大致相同,在局部地区对原有体制进行重构和改革的成效、结果与在中央层次的改革成效、结果不会相差太大。在少数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改革,即使改革出了问题,影响范围较小,风险、成本、后果也是可控的。改革造成的损失也可以由上级党委、政府乃至中央迅速进行弥补。当地方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已经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即使高层次的改革出现了问题,由于地方层次经过改革已经具备完善而行之有效地制度和规范,地方政府也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化解来自上层乃至中央层面决策失误,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层面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4.
胡书东 《理论视野》2013,(11):34-37
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必须尊重、促进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合理化。通过改革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解决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科学、不匹配的问题;通过改革完善预决算制度和财政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效能。  相似文献   

5.
如何进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合理调整其利益结构,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目前政府分权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理分权和利益协调的建议,主张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法制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税费转型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但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房价畸高,房地产市场运行越来越偏离正常的轨道。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房地产市场税费制度不合理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我国房地产税费制度一直处于改革完善之中,但仍然存在费明显重于税,税收分布结构、计税依据和征税范围不合理,地方政府短视,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要建立新的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现行房地产税,把房地产税划归地方政府,做好税收体制改革之前的各种准备,提高地方政府公共预算的透明度,加强房地产税收和评估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说到底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我国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只有正确合理地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坚持合理集权与适度分权的有机结合,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机制和中央与地方的互利合作机制,加强法制化建设,才能真正保证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协调平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部制下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初探——以某沿海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制改革的本质是解决“三权”的合理划分与相对分离。大部制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遵循满足需要、总体统筹、系统整合、制约协调、总揽分别的原则;既要体现与中央大部制改革的对应性又要体现自身特色,从国家权力结构划分层面予以推进。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仍然存在着机构林立、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推诿挚肘等问题,势必会减弱中央宏观调控力度,影响地方政府服务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在地方政府推行大部制改革,科学合理地设计地方机构改革方案,并加以有效地组织实施。本文以某沿海城市为例,在分析其机构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大部制的理念设计了其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以期对即将展开的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杨宏山 《理论视野》2011,(11):28-31
美国地方政府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它主要针对不动产征税,以财产估价为计税依据。财产税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税收来源,同时也激励地方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务。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必要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为市、县财政提供主体税种。房产税改革有利于提高土地和住房利用率,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对完善地方税收法律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是完善地方税收法律体系的前提;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是完善地方税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优化地方税种配置,是完善地方税收法律体系的中心内容;建立统一的、多层级的地方税收规范体系,是当前完善地方税收法律体系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政府体系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原则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上,并没有转化为科学的法制规范。以至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常常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若干重大关系的一个突出问题。要使中央与地方关系保持一种良性化发展的态势,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把中央与地方关系纳入民主集中制的法制规范之中,尤其是把民主集中制规范为一种操作性和刚性兼并的法则。本文着重于地方政府组织体系的法制构建,其目的就是使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以及地方内部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受到法制规范,并使地方政府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政治、经济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就,但也面临着权力运行无序、决策制度短缺、公共治理转型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局限;实现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从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重构地方政府结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0)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入手,在借鉴国外有关防范债务风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改革现行财税体制,适当加大主体税种的地方留成比例;改革政府预算体制,将地方债全面纳入政府预算进行反映和管理;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建立地方债务约束机制,改革地方官员考核制度;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承担的政府融资职能,重新对各融资平台进行定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执行力: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着政令不畅、地方规则胜过中央政策、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公务员的隐形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在对上述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应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的行为博弈与其外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 ,随着中央与地方分权化的改革进程 ,部分地确立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地位、增强了其独立的利益目标 ,一方面 ,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给定的约束线内进行自主性决策 ,市场主体地位增强 ;另一方面 ,分税制以及财政分级预算使地方政府追求经济绩效有了强大的激励机制 ,地方经济利益增进目标突出。但是 ,地方政府在和中央政府以及企业行为博弈的过程中也已引起了一些外在性问题 ,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6.
张岩鸿 《求知》2006,(7):9-11
地方发展的方向与水平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会激发地方发展的活力,否则,则会抑制整个地方发展的生机。而要设计规划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方案,核心问题是理清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因为地方政府改革的实质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所承担的各项职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借鉴具有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事务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的国外政府改革经验,可以使我们在地方政府的改革中少走弯路,尽快通过改革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7.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所作的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和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原有体制下中央集中过多的状况已有较大改观.但传统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根除,同时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一是提升中央政府的权威及其宏观调控能力;二是建构中央与地方的优势互补关系;三是加快经济性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四是明晰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责权限划分,并使之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含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三个层面。其中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法律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最大变化,表现为经济关系的变化。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的改革,一般都是经济关系变化的延伸和发展,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应,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制度竞合:中央与地方关系演进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激活了当地经济,但中央对这种创新行为回应的滞后甚至默许又造成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制度罅隙,进而形成地方保护。因此,必须通过分化政府职能、调整权力结构、健全决策过程以及重构绩效评估机制来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制度竞合。  相似文献   

20.
李崴 《团结》2010,(3):41-42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理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分配关系,促进了各级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中央为了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促进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前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