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整个WTO体制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机制。中国入世后已经并将继续面临争端解决的重大挑战。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或主动出击,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分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态势与《中国入世议定书》的规定入手,探讨中国的WTO争端解决对策以及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GATT争端解决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长处,在有效解决经贸投资领域争端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本文围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和发展、WTO争端解决的主要特点等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入世”与争端解决机制作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源远流长,自中国入世之后,中美贸易争端日趋频繁。梳理总结中美在WTO下的已有贸易争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两国的贸易关系和美国在WTO中的参与实践。同时,中国也正是在和美国不断“交手”的过程中日渐成长。但是迄今为止,美国在WTO中的参与能力仍是中国所难以企及的。展望中美贸易未来,贸易争端还将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4.
2001年7月24日,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DSB)公布一项上诉机构报告(案号:WT/DS184/AB/R),对美日热轧钢产品反倾销争端案作出裁决①,裁定美国在该案中的反倾销措施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违反了WTO《反倾销协议》和WTO协定。本案是WTO成立和争端解决机构运行以来国际贸易争端的又一典型。中国"入世"在即,笔者选择介绍这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加以评述,相信对于吸取经验以应对入世后我国与其他成员方之间可能出现的争端,以及进一步熟悉和理解相关协议都将有所裨益。一、案 情 简 介   1998年9月30日,美洲联合炼钢厂(Un…  相似文献   

5.
于洋  梁咏 《行政与法》2007,(1):120-123
虽然目前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严重受挫,但这并不意味着与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性将逐渐降低,只要WTO继续存在,其争端解决机制仍必将继续在整个WTO多边贸易体制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国已于2006年12月11日迎来了入世五周年,因而非常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回顾、总结和展望。但这五年来,中国未能在争端解决机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有关现状及未来在该争端解决机制中实现角色转换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胡加祥 《当代法学》2014,(2):147-160
经过16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中可见一斑。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贸易纠纷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具体。争端解决机构在审理这些纠纷时,不仅依据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协议,还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中国在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中所作的具体承诺,有些争议则是直接依据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作出裁决的。因此,厘清中国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的法律性质,这对我们理性看待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以及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应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龙 《法制与社会》2011,(11):107-107
WTO争端解决机制自建立以来,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国际贸易争端,为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可预见性和保障多边贸易体制有效运行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日益取得发展中国家的信赖。但是,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若干缺陷,暴露出许多问题。我国加入WTO后,贸易争端大幅度上升,深入研究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并针对中国的特点和现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十分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WTO(世界贸易组织 )是当今最具广泛性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共同构成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其主要职能,一是制定国际经济贸易的规则;二是组织世界贸易成员进行开放市场的谈判;三是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入世”是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一旦“入世”,我国律师业将面临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研究 WTO与中国律师业,不能就律师业谈律师业,而是必须把中国律师业放在整个服务产业、放在国内外两个市场、放在经…  相似文献   

9.
张玉卿 《中国法律》2002,(1):9-11,61-65
中国加入WTO以后,与其它成员方的贸易纠纷要受到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约束。许多人认为WTO争端解决机制使WTO长上了牙齿,不再是过去的商留总协定像支纸老虎。究竟这一机制性质如何,怎么认识我们应如何应对,现提出一些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商品实施"双反"措施有其一定的WTO法依据,但其国内法依据不足。目前,美国正在通过制定和修改其国内相关成文法和判例法,以弥补该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整理自身的补贴措施和"双反"规则,不授人以柄;另一方面,应积极应诉,防范和抗辩美国利用WTO《反倾销协议》、《SCM协定》等WTO规则语义的模糊性,不充分遵循《中国入世议定书》和《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书》的相关规定,从而滥用这些规定等现象;并把这些争端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力争在国际规则的框架里解决类似争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双反"规则被滥用的问题,为我国争取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邬临风 《法制与社会》2012,(24):107-108
在经济危机时代,中国作为争端方参与WTO争端解决程序的案例正在逐渐增多,如何在具体的WTO争端解决过程中应对,是中国维护自身利益非常重要的一点.通过对中国参与的案件进行分析,试发现中国在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入世”问题的研究,法学研究者具有话语优先权,因为WTO的法律属性决定了对其的正确解读只有一种,而这正是长于严谨思维的法学研究者的使命。然而.目前对WTO协定的误读和误解在原则性和技术性层面上同时存在。在原则性层面上,关于WTO的体系、基本原则、“部门法化研究倾向”、论述的行文逻辑等都存在可商榷之处;在技术性层面上,对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反倾销规则、争端解决机制等的理解都难谓尽然准确。因而,对于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一反思至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是WTO这个多边贸易体制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争端解决程序和规则的谅解>(DSU)架构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诉讼程序.自1995年开始运作以来,WTO争端解决机制对解决贸易纠纷、促进和发展WTO规则、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稳定和WTO规则的严肃性、推动全球贸易进一步自由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法与WTO规则不一致情况下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用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WTO规则中协定和协议及具体条款的分类。保证WTO规则在我国准确、全面地实施,既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为了履行承诺、减少贸易争端、减少我国中央政府在DSB中成为被告甚至是败诉的可能性。而有效地减少这种可能性,就是尽可能使得国内法律规范与WTO规则不相冲突。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而言,就是尽可能在法律适用方面体现WTO规则的精神,防止因裁判而导致违背了WTO规则和入世承诺。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可以放在具体分析经常引发贸易争端的协定和条款上,从中找出解决这些经常引发争端的协定和条款…  相似文献   

15.
阎建明 《中国司法》2002,(10):50-51
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入世承诺中,我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将保证其有关或影响贸易的法律法规符合《WTO协定》及其承诺,以便全面履行其国际义务(《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67段)”。作为承担法律服务的公证行业,入世后必然要介入到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贸易争端等领域。公证介入到这些领域后,公证行为必须符合WTO规则的要求。鉴于我国目前适用的公证法律规范与WTO规则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加快公证立法就成为履行我国入世承诺的一项迫切需要。一、对我国现行公证法规的评析20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入世承诺中,我国政府明确表示:“中国将保证其有关或影响贸易的法律法规符合《WTO协定》及其承诺,以便全面履行其国际义务(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67段)”。这意味着,作为承担国家法律服务的公证行业,必然将更多地介入到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贸易争端等领域。然而,我国目前适用的公证法律规范与WTO规则要求尚不相适应,因此,加快公证立法是履行我国入世承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WTOLitigation-《WTO诉讼》,共935页,定价为310法郎,折合1750元人民币,在瑞士日内瓦WTO总部的书店被一次买走了7本。这是一本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程序和案例研究专著。售书的老太太见一次买走这么多价格昂贵的书,惊讶地问:Whereareyoufrom?Japan?她听到的答复却是China。买书者是中国派往日内瓦参加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专家组首次听证会的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们。这是中国入世之后,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到WTO打官司。诉讼的起因是2000年3月20日美国根据其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款对全球输入美国的10种钢铁产品采取了保障措施,损害了很多WTO成员的利益,包括中国在内。  相似文献   

18.
WTOLitigation-《WTO诉讼》,共935页,定价为310法郎,折合1750元人民币,在瑞士日内瓦WTO总部的书店被一次买走了7本。这是一本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程序和案例研究专著。售书的老太太见一次买走这么多价格昂贵的书,惊讶地问:Whereareyoufrom?Japan?她听到的答复却是China。买书者是中国派往日内瓦参加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专家组首次听证会的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们。这是中国入世之后,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到WTO打官司。诉讼的起因是2000年3月20日美国根据其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款对全球输入美国的10种钢铁产品采取了保障措施,损害了很多WTO成员的利益,包括中国在内。  相似文献   

19.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是中国加入WTO所作出的特殊承诺,其法律依据是《中国入世议定书》。该议定书历经1994、1997年两个版本,并以《中美入世双边协议》相关条款为参照,于2001年11月10日最终形成。本文以《中国入世议定书》的不同草案为主线,论述中国和WTO其他成员在入世谈判中的相互博弈和利益权衡,从更深的层次来剖析现行特保机制背后的政治因素和立法背景。  相似文献   

20.
《环球时报》2009年8月21日刊登了标题为《探访WTO争端解决机构》的文章,该文报道,加入WTO以来,中国在WTO作为起诉方发起4起争端解决案件,被诉16起,但是败诉多,胜诉少。对此,有人认为造成中国败多胜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中国缺乏法制的传统,不习惯打官司;二是在语言和规则的运用上存在障碍;三是我国律师在国际诉讼案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不够准确。中国在WTO提起的5起申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