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围脖     
<正>编者按: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  相似文献   

2.
前段时间,广东省政协在肇庆开了一个务虚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我也讲了一些意见,大致意思是: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年”,统计数据显示,大概有6500万网友活跃在各大微博空间上,2011年开始已超过1亿了,可见微博的影响力是很大的。2010年9月,我也在网上开通了微博,主要供我的同事、研究生包括毕业了的学生内部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新浪微博火了"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2010年11月16日,新浪在其主办的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颇具震撼力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从2010年2月广东肇庆公安局率先开通微博,经过整整一年,公安微博已经发展到500家,占全国政府微博的70%,关注的民众已经超过千万。  相似文献   

5.
微博作为"个人信息即时共享综合平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无论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日常生活方面,微博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本文通过对微博的兴起、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分析,共同探讨微博问政的真正意义所在。一、微博的兴起微博,全称"微博客"(MicroBlog),2006年3月最早由美国twitter公司发明,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即时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2007年进入我国,2010年逐渐壮大,2010年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的微博不是2010年才在互联网上诞生,但这一互联网工具在过去的一年对中国现实社会的影响又是如此深刻。网民通过微博围观再加上媒体的参与,使一起起原本马上会湮灭的公共事件,完全暴露在网络上,部分改变了某些公共事件的进程。于是,我们乐观地说,“围观改变中国、”但这样的口号又是如此熟悉,  相似文献   

7.
2010年国内微博用户出现爆炸性增长。微博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有相似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微博用户出现结构化的分层,而微博认证实际上使少部分用户精英化。这一趋势在短时间内的确可以增加微博的黏性,但从长期看,可能会使微博掉入传统媒体陷阱,不利于微博建立自己的独特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8.
2010年微博的发展有不少"虚火"。而2011年以来,在多方力量的推手作用下,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开始进入实热阶段,并形成了有一定中国特色的微博传播"景观"。当前,中国成为世界微博用户和微博网站数量第一大国,也拥有着最大和最复杂的微博传播空间,微博传播的"双刃剑"效能更为凸显。从全球来看,加强微博治理是各国普遍的趋向。一、全球微博发展特征1.微博是顺应网络移动化发展大势而兴的新媒体应用。近几年,移动化成为网络的重要发展方向,微博的火热正是顺应互联网新媒体快速移动化的发展大势。随着世界第一个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28日,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腾讯公司在北京召开的公安微博研讨会。会后,采访了腾讯公司常务副总编李方,请他就公安微博的互动情况、发展前景和一些公安民警关心的微博技术问题回答了提问。  相似文献   

10.
姜胜洪 《传承》2011,(13):67-69
2010年,在网络媒体发展迅猛的同时,以短平快、互动性强为优势的微博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迅速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已有4.57亿,其中有6311万人使用微博。微博又叫微博客,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当前,微博已成为民众关注公共事  相似文献   

11.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微博,这个互联网“新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呈现爆炸式发展势头。它在各个领域成为时尚的沟通方式,并推动了焦点事件的传播力度和范围。由于微博的信息密度、传播频率,以及所导致的网民联结度前所未见,因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姜胜洪 《传承》2011,(5):67-69
2010年,在网络媒体发展迅猛的同时,以短平快、互动性强为优势的微博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迅速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已有4.57亿,其中有6311万人使用微博。微博又叫微博客,是微型博客的简称。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9月公布的首份《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中预测,2013年国内微博市场将进入成熟期。有人甚至开始揣测这一成熟期将提前到来。很多有思想的商界大佬,显然已经看到了微博在公众营销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并且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潘石屹、任志强、柳传志、俞敏洪、沈国军、倪捷……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纷纷进入了微博平台。他们的微博不仅仅是他们  相似文献   

14.
陈永博 《人民公安》2011,(18):16-17
在网友的骂声中听取民众疾苦,在网友的咒语声中体察民情,在网友的板砖声中,提高我们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自从2010年2月25日,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平安肇庆"新浪微博开中国公安微博先河以来,走过了辉煌的路程: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15):10-13
如果说网络问政是一辆高速奔驰的汽车,那么它就是前后驱动:思想引领和技术支撑。微博和微信两种新的网络技术的产生,让汽车载着整个社会不经意间已经驶入“微时代”。如果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的话,2011年则因为政务微博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被媒体称之为“政务微博元年”。2012年,政务微博大行其道;2013年微博仍然强劲,但已然面临微信的挑战。无论是晋中市公安局,还是肇庆市公安局。他们试水微信,并非要取代微博等其他网络问政平台。而是多一条联系外界的途径,进而改变沟通方式。技术进步倒逼观念更新。在网络问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观念更新必将推进社会制度改革,这也是我们本期策划的题中之意。本期关键词:问政“微时代”  相似文献   

16.
本刊综述 《创造》2012,(10):22-23
2012年,政务微博在学界被视为“应用深化年”。对很多人来说,微博只是玩。但是政府微博不像个人微博那样,发错了删掉,一了百了。相反,它发上来,就是政府的声音,是官民沟通、良性互动的新平台。政务微博亲近民众、公开透明、平等互动的声音,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5亿,而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相比较被称为微博元年的2010年,人们更加熟悉的应用微博获取信息、沟通交流、休闲娱乐,政府部门也更趋向于通过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微博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2011年微博的火爆景象,不禁令人称为微博红年。  相似文献   

18.
吕玥  米一 《浙江人大》2011,(5):25-27
简短文本(140个字)、即时发布(与手机联网)、裂变式传播(点—面—面)、自媒体(大众传播)、去中心化(草根与精英均可表达)等特征,让微博成为网络新贵。而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加入,更是刷新了官民间的沟通方式。2010年被许多人称为"中国微博元年"。而2011年伊始,微博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上亿用户涌现各大网站。这其中,被称为"官博"的政府微博无疑是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10,(20):66-66
据《时代周报》报道,最近网上流传着所谓“捉奸门”事件:2010年9月8日,女画家“赵庭景美”利用自己的微博。将丈夫“北京陈青蓝”“捉奸在床”的全过程予以直播,其中夹杂着家暴、经济纠纷等家庭内情,且使用了真名实姓。此事经微博等网络媒体“极速传播”,引发广大网民热议,并被称为“微博诞生以来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20.
龙曦 《民主与法制》2011,(34):22-26
微博问政 如果说2010是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就可以称为微博红年,因为就连“两会”也泛起了微博热。“两会”中,代表委员们争相戴“围脖”,套用微博推广商的一句广告语:这年头参加“两会”不戴个围脖,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